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1 / 2)

至於文舉探花瞿昌文,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記載很少,不過所幸,崇禎皇帝從廠衛手中了解到了一些有關的信息。

此人在童試和鄉試中成績並不算很突出,最多只能算是名列前茅,若是拿這一點去和夏完淳、黃淵耀甚至其他考生來比,瞿昌文並沒有任何優勢。

但瞿昌文能被欽點為丙戍科文舉探花,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首先,瞿昌文是歷史上著名南明重臣瞿式耜的孫子,嚴格來說,他爺爺是著名的東林黨,但同時也是鐵桿實干派,南明的民族英雄。

在崇禎皇帝夷平錢謙益十族以後,南北東林幾乎都被誅滅殆盡,瞿式耜仍然讓他孫子來京參加殿試,用意就很簡單了。

雖然瞿家累世東林,但國破山河危難之際,諸如陳子龍、瞿式耜等真正有作為的東林黨,實際上並不會因此動搖自己的忠君護國之念。

瞿昌文深受瞿式耜的教誨,其思想實際上算是比較保守,但是他在殿試提出的「實心行實政之策」卻是實實在在利國利民,自然和那些所謂的東林黨有著天差地別。

實際上,東林黨也未必就不能成為皇黨。

最明顯的例子,上一任的內閣首輔魏藻德從前就是鐵桿東林黨,貪污受賄也不少,但是如今將家財一交,卻也落得個在家清閑了卻余生的結局。

所謂不問世事,閑雲野鶴,正是如此。

一向嚴打東林的崇禎皇帝將瞿昌文欽點為第三名,雖然名次比眾人想到的要低,但卻直接授其為通政司正八品經歷,掌收發文移及用印之事,可謂也是重用。

對於內閣首輔蔣德璟而言,崇禎皇帝的用意自然顯而易見,瞿昌文這樣的人受到重用,自然會對其它復社、東林中如陳子龍般真正忠君為國士子起到帶頭作用。

其實崇禎皇帝也明白,這次科舉很多人都是打著觀望的心思,陳子龍、方以智這些人更是一個都沒見到,來的都是小輩後生。

此次殿試文舉結果,一甲前三名,一個直接進入內閣輔政,一個作為道督查御史替皇帝監察地方,還有一個則在京通政司任經歷,此令一出,滿朝嘩然。

相比歷朝科舉,崇禎年丙戍科算得上是歷次舉人任用最高的一次,並且崇禎皇帝無視了幾乎所有有關科舉任用的成規墨法,直接通過內閣下令任用,又是開了一次先河。

當然,此時的大明朝堂,文武臣工們多半只能干瞪眼看著這位皇帝去操作,至於跳出來說句話,已經沒人那么傻了,敢跳的墳頭草都不低了。

這位皇帝大權獨攬,內閣和六部尚書幾乎全是皇黨的人,可不是那么好說動的。

除一甲前三名之外,一甲其余「舉人及第」者,基本都直接留在京內各部院衙門任職,二甲「舉人出身」者一樣被留在京內,其余二甲以及三甲眾人皆被分派往京畿各處任職。

說來也是有意思,此次文武科舉選出來的,武生全部留在京城皇家武學院進修,沒一個出京城的,文士也差不多,有一半都直接在京任職,剩下一半也是前往京畿各州府縣衙門有司補缺,沒有一個被派去江南和其它省份的。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一甲第一名夏完淳直接進內閣輔政,其余那些舉人雖然多是七品八品的小官,但往往是位低職重,一旦升遷,很容易就能變成「位高權重」。

......

崇禎十九年五月上旬,調查的京師官員人數籍貫等結果被戶部呈交於冬暖閣。

上次核查是在崇禎十年六月,京城六部翰林院等各有司衙門,官員人數在京九萬六千七百零四人,這個數字已經讓當時聽到的崇禎皇帝吃了一驚。

眼下崇禎十九年倪元璐主責重新核查在京官員,更是讓崇禎皇帝不敢相信。

據戶部呈報,截止崇禎十九年平五月,京師內各大小部院衙門官員十二萬三千六百零五人,崇禎皇帝聽到之後,心中怒罵,真是一群蟻附吸血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