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1 / 2)

不過很可惜的是,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孫子馬萬年兩個人在歷史上都投降了韃清,這一點就已經讓如今的崇禎皇帝如鯁在喉。

聽到他們兩個率領白桿兵前來匯合,崇禎皇帝表示自己並沒有任何高興的意思,只是心中有些遺憾沒能見到秦良玉,這位華夏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巾幗英雄。

想來此時的秦良玉已經七十多歲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有下一次機會再見到她。

看著眼前頗有英武之氣的兩個人,崇禎一時也不知說些什么好,誇贊吧,畢竟這兩位歷史上都做了漢奸,總歸不是那么回事兒。

可自己要是什么都不說,會不會又對白桿兵太過苛刻了?畢竟投清是秦翼明和馬萬年做的主,卻不是他們這批白桿兵。

「不知女將軍近來身子骨可還硬朗?」

聽到崇禎皇帝問話中深深的擔憂之情,馬萬年和秦翼明對視一眼,都是有些自豪之感,畢竟這也代表著皇帝重視自家,很快後者便是答道:

「回陛下,謝陛下的關心,姑姑身子很好,能提刀上馬,將那些不服從本朝的土司治理得服服帖帖,前不久還上陣砍了不少西賊首級。」

「如此,朕也就放心了。」崇禎皇帝知道秦翼明話中所謂的『西賊』便是張獻忠那個勞什子的大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很快又問道:

「女將軍臨行前可有吩咐過你什么?」

「哦,臣下忘了。」秦翼明這才想起來,連聲告罪,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折,恭恭敬敬呈給站在御前的牛大壯,「這是姑姑親筆所寫的奏折,囑咐臣下一定要親筆交給陛下,請陛下過目。」

牛大壯看都不敢多看一眼,開玩笑,這可是巾幗女將秦良玉給當今皇帝的親筆折子,什么時候也輪不到自己,便是趕緊呈了上去。

「臣秦良玉,見過吾皇萬歲萬萬歲:

頓首三拜,以謝皇上天恩。

臣於川蜀之地,聞國朝兩面受賊,事欲難為,當是痛心疾首,未能及時救駕行援,非臣屍位素餐,還請陛下聽臣一言。

若臣言之不若,陛下再怪不遲。

十七年初時,獻賊破成都、犯夔州。時臣率軍救援,左右竟不能援,臣雖奮力死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敗於賊手。

臣曾思量,此敗,是臣下之軍戰力屢漸低下,不低獻賊?臣道非也,國朝之積弊,實非數年之患,陛下乾綱獨斷,欲挽大廈,亦非一時之功。

國朝危亡全系陛下一人,臣懇請陛下行事三思而定。

臣已知罪孽深重,枉負國朝天恩,該當以死恕罪。然百般思量,千乘之願於此乎?馬門忠烈該絕乎?

臣非懼死,今年已七十有余,該是隨千乘而去之時。然臣放心不下陛下,放心不下如今這四處糜爛的大明,更放心不下我家那幾個後生小輩。

若臣先去,小輩不能續忠於朝,臣死不瞑目,九泉之下亦無面目前我馬門列祖列宗。

臣留有用之身,一可續效於朝,二亦能為吾家小輩言明利弊,規整道路,使其為陛下、國朝盡忠盡力,戰死疆場。如此,方為臣心中所想。

驚聞陛下御駕親征獲良鄉大捷,震動九邊,天下傳首,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已泣不成聲,此實為國朝百興之先兆。

陛下二次親征,臣附議可行,然臣畢竟老邁昏聵,川蜀之地唯有臣方能與獻賊一爭,臣若一走,川蜀必失。

思來想去,唯有遣侄翼明、萬年率軍助戰此路可行。

馬家一門忠烈為國朝效力,全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三十余年,到現在這種地步,雖國事已難為,卻也敢與賊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