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1 / 2)

說話間,那些清軍八旗貝勒貴族們都是附和般的大笑,多爾袞卻眉頭一皺,他分明見到西門瓮城方向,有一股黑影正往這邊狂奔而來。

伴隨著黑影而來的,則是一陣漫天的喊殺聲,多爾袞畢竟是熟學漢語,聽見這些明軍喊出來的話,面色頓時拉沉下去。

不少兩白旗貝勒大臣也多少學了漢話,互相詢問幾句,便是都明白這些明軍是在喊拿下山海關,打出關外之類的話。

很快,這些黑影顯露了真身,前頭那些人的衣甲不少清軍都認得,那是遼東李氏麾下遼東鐵軍的成色,為首的,更是李氏後人李遵祖。

這李遵祖如今是明廷的寧遠伯,爵位很高,但官身特別低,和爵位根本不成正比,堂堂的寧遠伯,卻只是在禁軍中做一個小小的旗牌官。

作為旗牌官,李遵祖的威望還是數一數二的,麾下跟著三百多名驍勇善戰的家丁,就是一些參將、游擊都比之不及。

如今承襲了祖上爵位的李遵祖,雖說還是個小輩後生,但提及他李氏一門,卻無人不對他另眼相看,忌憚萬分。

這李遵祖,乃是先遼東總兵李如柏的長子,遼帥李成梁的嫡孫,正兒八經的遼東李氏將門虎子。

李成梁就不多說了,八千家丁,至今都無人可比,僅有記載,如今有跡可循可循的頭功便多達一千多件,威望比同時期戚繼光都要高出許多。

要知道,如今的山東總兵牟文綬,立過的頭功不過三次而已,就是高傑和黃得功的軍功與他一比,那都成了不值一提,天知道李成梁那一千多次頭功都是怎么打出來的。

不過奇怪的是,戚繼光、李成梁兩人都是本朝赫赫有名的名將,但後世名聲截然相反,結局卻都差不多。

前者窮困潦倒,凄慘死去,後者則被言官交章彈劾,說成是殺良冒功、割據遼左的罪人,名聲一向不怎么樣。

誠然,李成梁的確做過不少這種事,但這不可否認他真正的戰功在有明一朝近三百年來,的確無人可比。

談起李成梁,就連多爾袞對他都是又敬又怕,更別提那些其余的建虜們了。

畢竟,就連他韃清一朝的太祖皇帝都曾在他李氏之下為奴仆,對此多爾袞雖然明知,但這種事他們是根本不會承認的。

按韃清現在官方的說法,他們對外宣稱努爾哈赤只是被抓住「迫害」,曾在李府做奴仆,每天替他到夜壺的事兒那更純屬子虛烏有,他們還編了個故事宣傳。

韃清只是說努爾哈赤被李成梁抓住後就一直被他迫害,然後李成梁小妾覺得努爾哈赤又帥又有男人味,便與他私通。

後來李成梁偶然發現努爾哈赤綠了自己,然後惱羞成怒的派人追殺,然後一陣巴拉巴拉的奇謀妙計,說的是努爾哈赤用他那渾身的勇武韜略從軍備森嚴的李府逃了出來。

當然,這么說有點不大可信,所以韃子們為了證明自己所謂的順應「天命」,還順手編了個烏鴉落身幫助努爾哈赤迷惑李氏追兵的奇葩神跡,這也是烏鴉成為韃子們「聖鳥」的來源。

崇禎覺得很奇怪,聖鳥你編個什么不好,非得編個烏鴉???

這個所謂的逃難神奇故事,後世的崇禎皇帝也讀到過,這是韃清正史的官方說法,可你仔細去看就不難發現其中錯漏百出。

至於錯漏是什么,那就不多說了,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會信的。

說一千道一萬,韃子們敬怕的是當初的遼帥李成梁和遼東鐵軍,如今這李遵祖,一個毛頭小子罷了,如今還只是個小小的旗牌官,又能厲害到哪里去。

雖然如今遼東李氏早已不復往昔,但畢竟前後鎮遼近三十年,余威仍在,見到李遵祖與他麾下那三百打前的家丁,不少清兵都是有些忌憚。

多爾袞靜靜想了想,還是決定除掉這個後患。

「傳本王的話給圖爾格,叫他派最勇猛的戰士,去把李氏的這些人全都殺干凈了,省的日後麻煩。」

「奴才遵攝政王令旨!」

......

此時的戰場上,圖爾格正帶著後軍大約三千余騎後方靜待,余下的五千多騎和眾多步甲則是將牟文綬所部的明軍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