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1 / 2)

順天府武學院,於兩年前正式更名為大明皇家武學院,與書香閣同樣都是崇禎皇帝欽定的士子、武人的最高學府。

武學院的大明如今嗎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是武人學子進修的天府之地,天下習武之人,無不以入選武學院為榮。

甚至於,就是一些來中原留學的東瀛、西方、安南等國家的學子,也都是擠破了頭想要到武學院中學習上等的知識。

原本士子、武生參加科舉是唯一出路,但如今從武學院和書香閣順利畢業出來的,起步點和各種資源就普遍要比這些沒有入選的舉人、秀才們要高得多。

從武學院和書香閣出來的學生,都會實打實的被授予「天子門生」這一稱號,都是大明頂尖的文武之才,吏部、兵部會嚴格按照特甲乙丙四個等級,分別授予他們基層軍官和文吏的職務。

崇禎二十年,乃是順天武學院首批學員陸續畢業分派入軍的一年,最近幾屆的武學院之中都可以稱得上是藏龍卧虎。

當屆的武科狀元徐彥琦是正兒八經靠武舉上來的,入選武學院之後,本領更是一騎絕塵,早在去年中旬就已經晉升為特等武生。

又要有曾偉、李萬兩二人,從前不過是農戶、流民出身,卻在武學院中大放異彩,被加重培養,今年初也順利的晉升為甲等武生。

除了這些底層出身的,各地將門之中也是英傑輩出,發現了許許多多在歷史上不怎么有名氣,但卻十分有才能的後輩。

又要以戚家的長子戚元功最為出類拔萃,在去年中旬和徐彥琦同批晉升為特等武生。

實際上,戚元功在武學院中進修這幾年,戚家另外兩個小輩戚元輔和戚元弼,就已經憑借一身過硬的本領連續建功,最近的汾南大捷,他們也有出色表現。

除此之外,高傑之子許元爵、山東總兵牟文綬長子牟國俊也均位列武生甲等,在各地將門子弟中位列前茅。

勛戚之內,同樣出了一些將才。

新建伯王先通之子王業泰文武雙全,在去年的全員比武當中,與徐彥琦、戚元功三人首批晉列特等武生,乃是所有勛戚子弟中的獨一份,自是風光無限。

說起來,這王業泰才能強的簡直不像是個勛戚,武力稍遜徐彥琦,戰策卻強於戚元功。

每逢戰策演練,就仿佛到了王業泰的主場,那些變幻莫測的戰策,使得戚元功和徐彥琦都是敬服不已,乃是武學院當之無愧的第二人。

除他之外,又要有英國公張世澤之子張戎等位列甲等,碩大個武學院之內,真可謂將才雲集,群星閃耀了。

不過若是真的去比,還是各處底層出身的人之中,有才能者更多,現如今還留在武學院當中的,十有七成都是各地的底層百姓出身。

其次便是各地將門之後,出彩最少的就是現如今南北兩地的勛戚子弟了,只有王業泰一人在苦苦支撐著勛戚的門面。

若是將晉列特等的王業泰等三人拋出不算,整個勛戚一派,也就只有英國公張世澤之子張戎在一個月前的全院復試當中,勉強墊底成為甲等武生。

余者那些家,乙等只有十幾人,大部分都在丙等,三年來因各種成績不合格而被剔除武學院的,竟有六成都是勛戚子弟。

如今勛戚子弟才能的薄弱,就是張世澤都時常嗟嘆不已,但又無可奈何。

看著這些底層出身的大放異彩,幾乎連年都包攬了武學院半數以上的獎項,將門和勛戚子弟,都是既嫉妒又無奈。

畢竟人家是真的有實力,這些東西是嫉妒不來的,只有在武學院中全力提升自己,出去以後又有世家的幫扶,應該也不會比這些底層出身的差到哪去。

......

崇禎二十年九月初一,崇禎皇帝率領朝堂文武百官,以及近日奉詔調集來京師的七八萬各處將士,在郊外舉行大規模的祭禮儀式。

這次祭禮,主要是針對陳奇瑜、孫傳庭、盧象升三人,其余還有曹文昭、曹變蛟等一些歷年戰死在剿匪事業中的文官武將。

崇禎皇帝實際上在前兩年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追贈,但這次是用王侯等級的祭禮,為他們徹底翻案昭雪,將他們的功績昭告世人。

祭禮之後,這些人將全數入奉剛建好不久的中興閣,崇禎又責令史官,讓他們為這些人全都編錄自己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