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1 / 2)

在皇極殿大朝會外頭,到處都是熱熱鬧鬧,慶賀新年,可朝堂上卻是嚴肅的可怕。

一場大朝會下來,接連發布了兩份詔旨,這之後又有無數大小政策的變動。

群臣們自然有高興的也有失望的,有看笑話坐山觀虎斗的,也有不遺余力表示支持皇帝的。

如果說前面的一統詔,是讓群臣振奮鼓舞,那後邊緊接著頒布的詔書就如同是集體被喂了一口米田共。

第二個詔書前半部分還很正常,是對遼東百姓的赦免,鼓勵流民遷徙到遼東。

先不說遼東免賦和遷徙流民墾荒要牽連多少人的利益,就說後邊的,卻是更加耐人尋味。

大赦天下是好的,比如對那些人犯的處置,甚至對養濟院一整套福利制度的改革,這都是無可厚非。

能不能別加上將無主荒地和統計全國田畝這兩大條和無數將要應運而生的小條政策?

現在朝堂上的群臣個個一副人模狗樣兒的,可那是崇禎不願意也懶得去查。

只要想查,廠衛總能給你找出點什么貪腐、弄權的老把式出來,也沒幾個屁股是完全干凈的。

天道有輪回,隨著流寇和滿虜一個接一個的煙消雲散,國內的改革也就勢在必行,成了無法阻擋的歷史洪流。

崇禎皇帝畢竟是後世來的穿越者,看事情往往是穿透迷霧,一下就按到點子上。

自古以來,每個王朝自興轉衰,無不是一個土地兼並的過程。

稍微有些勢力的人,除了斂財以外,最熱衷的莫過於將別人家的地安排到自己名下了。

到了朝代末期,也就是各階層的矛盾無法調和,需要重新洗牌的時候,這便是俗稱的三百年一輪回。

大明至今二百八十多年,那些土地被兼並的百姓,要么被動的成了地主家的佃農,要么就是流離失所,轉而加入了亂軍。

十幾年前,李自成被孫傳庭打成只剩十八騎,但官軍調走後又出山迅速壯大,甚至動搖了國本,最近幾年才將其徹底平定,這就很說明問題。

眼下全國雖然一統,百姓也在歸回原籍,但他們家里沒有余糧,甚至大部分人連屬於自己的土地都沒有。

眼下迫在眉睫的是將他們安頓好,讓百姓擁有自食其力,至少不被餓死的能力。

全國境內看似是一片好轉,可每一個失去土地和家人的百姓,在崇禎看來,都是一個將來可能造反的潛力股。

要是不處理好田地和百姓自食其力問題,崇禎料想很快就可能再蹦出來一個張自成、王自成。

發布一統詔和大赦天下詔書以後,崇禎治下的大明重新為世人所認知,皇權自然也達到了極盛。

這兩份詔書,被後世的磚家和叫獸們稱之為奠定全亞霸權和全國趨於安定的第一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皇帝無論想要推行任何改革,全國各地的軍隊都會毫不猶豫地追隨。

那些朝堂的文武,一是不敢與他作對,二也是根本沒有能力再去阻攔改革的進程。

歸根結底,這位皇帝如今是軍政大權在手,全國各地又有星羅棋布的廠衛勢力忠於皇權,想做什么都沒有人攔得住。

朝臣在崇禎面前,就算做到了內閣首輔蔣德璟這個位子,想要撤掉或殺頭,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還有全國的地主和鄉紳,他們就連廠衛都斗不過,更別提會對崇禎產生威脅了,甚至都不用人家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