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1 / 2)

此時大明國內軍事方面的兩個大事,一是引進仿造歐洲火器,一就是發展航海貿易和海軍實力。

自從武力拿下澳門以後,遠東第一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被收歸大明國有,這使得葡萄牙荷蘭等國的先進火炮,先後被引入明軍,大量改裝生產。

但這些佛郎機、紅夷炮的火炮放在歐洲人眼里,大明改裝版大炮的殺傷力如何?

無數次貶低過大明天文,又贊過明朝手工業的西班牙教會紅衣傳教士拉達,對此時明軍的軍火水平,也是很不屑。

他出使福建的時候還是崇禎二年,當時他見過明朝衛所軍裝備的火炮,認為這些玩意兒中看不中用,而且制作粗劣,款式也太老,只能發射石,威力不高。

其實這小子說的沒錯,別說他了,就是很多當時的衛所軍士卒都不願意用那些火器。

但拉達來的時候畢竟是幾十年前,在崇禎十八年真正和明軍打過仗的一些駐守澳門西班牙軍官,卻不這樣看。

按當時澳門某皇家艦隊的艦長寫給腓力四世信里的說法,明軍的部隊都很精銳,大炮的性能都非常出色,而且戰斗力和戰斗意識都是極強。

誰讓他遇見的是崇禎親手改組後的明軍呢。

西班牙歷史學家門多薩,曾經登上過明朝戰船,見過明軍戰船上的弗朗機,評價也中肯,一句話:比我們的造得好,更有威力。

除了火器方面的引進,歐洲人介紹大明最多的,還要屬是四大發明中的一大絕活——印刷術。

雖說現在歐洲也有了造紙和印刷,但大明在這事兒上畢竟是有專利的,獨家優勢,歐洲人也不得不認賬。

以利瑪竇的說法,大明的印刷術比起歐洲人至少早五百年,技術更十分巧妙,出錯易修改,速度更是快。

一塊木版一天能印一千五百多份,你敢信?

看看人家的印刷術,就知道為什么大明的民間有那么多書,價格還比歐洲便宜得多。

對於這些書,崇禎皇帝表示這不是個好事兒,方便了東林猴子們制造輿論,朕還得費勁巴力三令五申的去禁那些書院和書局。

這種壞處歐洲人看不到,他們只是覺得這技術太牛逼,不光能單面印刷,去年六局還琢磨出雙面印刷的技術。

都說西方人瞧不起大明,大明民間又何曾瞧得起西方?

這個時候的民間和後世崇洋媚外上趕著倒貼是兩碼事兒,見著洋毛子就跟見到猴子似的,大部分女子沒覺得帥,反倒覺得難看。

尤其令歐洲人受打擊的是:一開始大明的人根本不信歐洲人自己會印刷,氣的有老外專程回家一趟,運一大堆印好的聖經過來。

瞧瞧,我們也會!

照多年前去世的太醫院御醫王肯堂的說法,歐洲聖經不光兩面都有字,而且還能防水,真是甚異之。

除了印刷術,大明的農業,也是叫歐洲傳教士們都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啥都新鮮。

現在大明的整體農業水平,以欽天監監士湯若望的一句話總結,「遠比歐洲富裕得多」。

一些農民生產場面,都叫歐洲人開眼,好像這壓根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一樣。

水稻一年三熟,稻田里還養魚防瘧疾,門多薩的大中華帝國志里還詳細記錄,大明農民用竹料包好鴨蛋,點稻草加熱,嚴冬竟也能孵蛋。

歐洲人:是不是吹過了???

吹的還不只是這家伙一個,很多知名傳教士也開始集體吹大明,還是往上天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