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1 / 2)

不知為何,看著即將結束的圍城戰,波拉斯卻有些惶恐般的問道:「傳令下去,入城之後,要以搜集戰利品為主。」

這道命令的來源,實際上是因為多年以前克里特戰爭前夕,也就是處於波拉斯相同位置的上一任元帥。

那位帝國元帥及下屬的將軍們在克里特戰役中前仆後繼,終於徹底擊潰威尼斯海軍,並且團團圍住坎地亞城,一雪前恥。

正當他們攜帶著勝利之榮光回到伊斯坦布爾以後,誰曾料想,等待著他們的,竟是冰冷的斷頭台。

奧斯曼帝國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將這批功臣砍掉的原因,僅是由於他後宮中妃嬪認為戰利品太少。

在那些貌美妃嬪的左右游說下,默罕默德四世認為那位元帥和將軍們拿回如此之少的戰利品,是對自己的不尊敬,毅然決然將他們送上了斷頭台。

作為帝國最富具盛名的元帥,波拉斯統領著全帝國作為精銳的蘇丹親衛軍,但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對這位剛剛執政幾年的蘇丹有些抵觸。

在波拉斯接手以後,圍城的奧斯曼軍隊身上再也見不到此前那種為了擴張和征服的鐵血精神。

正相反,絕大多數人都對此有抵觸情緒,就算拿下坎地亞又能如何呢,伊斯坦布爾宮廷妃嬪的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為之奮戰一生的事業葬送,甚至會因此被送上斷頭台。

即便有波拉斯坐鎮於此,那些繼續戰爭的帝國將領也難免有兔死狗烹之感——沒人會繼續為蘇丹賣命了。

波拉斯用幾場小勝,稍微讓軍中的悲傷情緒有些減弱,但他很快發現,這已經於事無補。

中下層將領和士兵對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及其妃嬪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因而,奧斯曼對克里特島首府坎地亞城的圍攻最終由碾壓戰變成了拉鋸戰。

由於士兵和將領們不肯賣命,波拉斯一直看不到有速勝的希望。

波拉斯時常用各種冠冕堂皇的口號去安危軍官、士兵們,可當他發現有破城機會時,卻有些猶豫。

這城真的該攻破嗎。

這么耗下去還好,他手握重兵,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始終不敢太過激進,可城破以後回到伊斯坦布爾,他可就成了案板上的肉。

波拉斯甚至在想,要是沒能管束住大部分士兵,手中沒有足夠的戰利品,會不會步前者後塵?

在這樣的情緒下,波拉斯遲遲沒有下達全面進攻的命令,在城頭的皮埃里克也想不明白,但他決定不浪費一絲一毫的機會。

趁著波拉斯猶豫不決的時間,自巴爾干半島登陸的明軍擊破了奧斯曼在海上停泊的艦隊群,並且逐步掃清了一個又一個壁壘。

當波拉斯總算下達總攻命令以後,早就醞釀已久的奧斯曼人也開始前進,打算征服這座克里特島上的最後殘敵。

在奧斯曼人看來,皮埃里克或許早就該保留體面的投降,讓他們順利進入坎地亞城,而不是頑抗兩年之久。

他們與當初的心思已經不一樣了,此前對默罕默德四世的不滿情緒,現在都將由坎地亞城內的威尼斯居民承受。

「嗚——」

伴隨著綿長的號角聲,奧斯曼一望無際的軍隊開始整齊前進,走在最前面的,是雜亂的突尼斯海盜團。

這些地中海的慣匪盜賊們,因為默罕默德四世的某些法令,現在已經加入了奧斯曼的軍隊序列,堂而皇之的行使著殺掠的權利。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巴巴里海盜都是奧斯曼帝國艦隊的主要力量,但默罕默德四世統治下的奧斯曼正逐漸衰弱,對巴巴里地區的完全控制正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