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1 / 2)

在大明開始擴張以前,世界上各色各樣的強大騎兵部隊有很多。

遠東地區的哥薩克,在廣柔的亞洲北部肆無忌憚,所向披靡,法蘭西騎兵身兼王國守護者的重擔,神聖羅馬帝國皇家騎兵衛隊則是中歐聯軍的骨干力量。

但是這些曾聲名顯赫,立足於整個世界的強大騎兵們全都敗在了一個對手手中——大明騎兵。

中東至非洲的遼闊大地上,奧斯曼帝國的卡普庫魯騎兵剛剛在比特利斯的率領下,前往埃及消滅了曾擊潰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

即便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去篩選,能稱得上「帝國利刃」的騎兵部隊,只有奧斯曼帝國的皇家直屬重騎兵「卡普庫魯」。

這把帝國利刃由「屠夫」比特利斯率領,幾乎從埃及到中歐打了個遍。

比特利斯的手中負債累累,滿是無辜者的鮮血,面對來勢洶洶的大明遠征軍,他拿出了最自信的迎接方式——主動出擊。

在他印象中,這些來自東方的矮子們,根本無法與奧斯曼強大的軍隊所抗衡,接下來的戰斗勢必會是一場愉快的碾壓。

看著眼前這支與曾經戰斗中截然不同的騎兵,不少明軍退卻了,他們握著虎槍的手在不斷顫抖。

「轟隆隆......」

隨著腳下沙碩的上下翻騰,那些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卡普庫魯騎兵,正在像一柄真正的利刃一樣,直直插向明軍看似厚重的軍陣。

越是離的近些,明軍兵士就越能看到這些騎兵與之前遇到那些截然不同的制式裝備,也就愈發覺得心驚膽顫。

卡普庫魯騎兵手中持著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彎刀,這是昔年叱吒風雲的蒙古騎兵結合奧斯曼本地兵刃改制而來。

這種彎刀不同於德里輕騎兵所用,它厚背寬刃,深弧血槽,優美卻又凶悍的弧度下是那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還有靠後的重心,足以保證了能在輕便靈活的程度下,擁有極高的撕扯傷害。

卡普庫魯騎兵們分成六個方向,在各自分隊長官的身先士卒下而倍感激勵。

在明軍眼里,這些穿著黑色披風,揮舞著特色彎刀的奧斯曼騎兵,是前所未有的敵人。

看著對方騎兵愈發臨近,李定國向身邊部將劉體純點了點頭。

後者二話沒說,拉起一桿小旗,明軍陣中頓時人喊馬嘶,經過簡單的變化,卻是早在後方准備的禁軍頂了上來。

禁軍只隨征一營,由於吳啟華鬧病沒有來,再加上李世遙被崇禎特例到武學院進修,便由丙字營總兵胡海龍率領。

這廝雖說功績不高,多年來一直是個總兵,但畢竟勇衛營出身,又一直隨著崇禎皇帝南征北討,是個十足的老將(油條)。

老將領老兵,即便面對如今世界上最頂級的號稱是奧斯曼「帝國之刃」的卡普庫魯騎兵,這一營的禁軍也都是穩若磐石,動都不動。

「守!!」

胡海龍自己就站在第一排,扯著嗓子喊出了這一道命令。

他話音剛落下,後方便是一陣的地動山搖,先是山坡上的火炮部隊集體發聲,沒多久火槍手也開始居高臨下的不斷射擊。

地動山搖,在以往明軍數次作戰中,沒有什么軍隊能在這份死亡的金屬風暴中保持鎮靜。

一下子,差不多千余顆發炮彈落到了卡普庫魯的陣型之中,但是讓後方神武軍火器營坐營官周銳納悶的是,這么多火炮轟炸,對奧斯曼騎兵造成的傷亡非常有限。

在這樣的小島戰場上,火炮的威力很難像平原作戰那樣發揮完全。

更何況,這些卡普庫魯騎兵之所以能成為帝國利刃,靠的可並非是滿清八旗那樣一味的蠻沖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