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嘆(求月票)(1 / 2)

大醫凌然 志鳥村 1359 字 2020-06-10

凌然最近做了不少的高齡肝癌的肝切除,本身就培養出了一些手感。

今天小試牛刀,並沒有先掰肝看癌細胞的浸潤范圍,而是一刀切下去,測試自己的判斷。

事實證明,切的確實很准。

多切下來的肝臟部位不多於1厘米。

相比較來說,在正常的肝癌切除中,外科醫生的習慣是多切3厘米左右。那對於身體條件比較好的病人來說,還是能夠承受的,對於高齡且肝功能衰弱的病人來說,生存率就太低了,按照通常的流程去做的話,蘇醒不過來都很有可能。

能切准的關鍵,既是在於判斷,也在於熟練。

凌然多花了幾分鍾時間,全用來審視自己切除的准確度了。按照他的計劃,在接下來的手術里,他就可以嘗試著不使用虛擬人了。

虛擬人的時間有限,也不好給其他醫院推廣,終究是要用正常人的方式來做手術的。

臨床醫學本來就是經驗醫學,太多太多的東西,都是練出來的,並不需要真的講一個道理。或者說,講一下道理也是可以的,但並不需要講真理。

就比如心肺復蘇,最開始講的道理和現在講的道理完全不是一回事了,相應的,心肺復蘇的策略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就是進入21世紀了,心肺復蘇的指南依然在不斷的變化。

最新的循證醫學,在嘗試著不斷改良經驗醫學,但這並不代表就要立刻中止經驗醫學的使用。

類似的,除顫器講的道理也在不斷的變化,硝酸甘油則是用了100多年,救了不知道多少條人命以後,才有人總結原理,將之歸結於內皮細胞松弛因子,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內皮細胞松弛因子又給世界帶來了偉哥。

局限於外科的范疇,來自於經驗的東西就更多了。

像是肝切除中,阻斷肝臟血液的時間,從來就沒有一個確實的說法。開始的時候,外科專家們說阻斷15分鍾可以,後來又說阻斷1個小時也沒關系,再後來,又建議每15分鍾放開5分鍾……原理是沒有什么原理的,就是統計的結果而已。

各大外科之所以會有很嚴格的上下級關系,很多時候就在於經驗的掌握。下級醫生要從上級醫生那里學東西,自然不得不乖巧。

師徒傳承式的外科技術,雖然是在逐步的完善,但越是高端的技術,往往越沒有道理可講。

凌然也不准備講肝切除的道理,方法好用就行了,救活的人命是實實在在的,病人也從來不需要醫生講道理,病人就是想治好病,活下來,活久一點。

而外科醫生們,其實也不是那么講道理的。

多少外科醫生用的方法,都是講不清原理,也不一定是真理的。

凌然更沒有這樣的糾結。

他只要確定沒有虛擬人也能切就行了,至於說需要訓練幾十例或者幾百例才能切,都不是問題。外科醫生的學習,先看再助,積累兩三年的時間學一種術式是很平常的。

普通的肝切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以死亡率高企而著稱的。

學的人多了,用的人多了,總結的經驗多了,死亡率慢慢的就降下來了。

高齡肝癌本身就不是一件輕易的疾病,凌然繞到手術台前,看了眼手術台上的老太太,示意麻醉醫生繼續推葯,再回到手術位,道:「准備手術。」

等的莫名其妙的手術組終於活泛了起來。

比起京華六院的手術科,東黃區醫院派出的手術組,就明顯要弱一些了,動作和組織度都要散漫些,雖然也在標准以上,而且頗為積極,但看的出來,日常的手術訓練,肯定是達不到雲華標准的。

不過,怎么說也是三甲級的醫院,下限總是受控的,凌然稍稍放慢了一些速度,再緩慢提高速度,從而讓手術組適應一些。

來參觀手術的醫生們,也就看的頗為輕松。

「做的挺不錯的。」普外科的主任許錦億就站在凌然對面,跟副院長都踩在一個踏腳凳上,雙手抱胸,視野很清楚。

東黃區醫院沒有參觀室的配置,也就是現場看起來比較舒服。

旁邊的普外科副高同樣笑著點頭:「做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