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星海跳躍矩陣(2 / 2)

修真四萬年 卧牛真人 1757 字 2020-05-28

唐曉星解釋道,「螢火蟲號擁有整個宇宙最先進的陣列式星海跳躍單元,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大大縮短兩艘星艦在同時進行星海跳躍時的間隔距離,甚至能收縮到數百米的驚人程度,依舊不產生互相干擾——林前輩能理解我這句話的含義嗎?」

李耀點頭。

所謂星海跳躍,是從三維世界「跳躍」到四維世界,再從四維世界「還原」到三維世界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跳躍或者說傳送的物體,勢必會在跳躍點和到達點都掀起時空碎片的漣漪——正所謂「破碎虛空」么!

這樣的空間波動,毫無疑問會對旁邊的事物產生強烈干擾。

假設有兩艘星艦,在近在咫尺的距離,比方說一兩公里之內——在宇宙層面上,這是微乎其微的距離——同時進行星海跳躍,又跳躍到同一個目的地的話,極有可能會發生碰撞甚至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遼闊無垠的星辰大海中,非但適合用來建設「星空之門」,實施大規模星海跳躍的星域其實並不多,而且就算找到了適合的星域,戰艦之間往往都要相隔上百公里距離,確保互不干擾之後,才能進行星海跳躍。

規模越大的戰艦,要跨越的距離越長,在「破碎虛空」中掀起的破壞性漣漪就越強,四周就需要留出越大的空隙。

很多時候,倘若要調集一支規模龐大的星海艦隊,遠征億萬光年之外的另一個大千世界,是不可能一口氣將所有規模巨大的主力戰艦都傳送過去的——這么做,只會導致艦隊在目的地變成一堆疊加在一起,不斷爆炸的鐵疙瘩。

所以,往往要三五天甚至一兩個星期,才能完成整支艦隊的跳躍和部署。

而在遠征大軍進行跳躍的時候,也就是它最脆弱的時候——已經跳躍到目的地的星艦往往都分得很開,毫無戰線和陣型的概念可言;後續星艦仍舊滯留在億萬光年之外的出發點,既不可能瞬間傳送到目的地,即便傳送過來了,處在「破碎虛空後遺症」中的船員以及被空間漣漪纏繞的星艦,亦發揮不出十分之一的戰力。

那就好像古代正在渡過湍急大河的軍隊一樣脆弱,所謂「半渡而擊」,可不是開玩笑的。

但唐曉星竟然說,螢火蟲號上的星海跳躍矩陣,可以將星艦之間的跳躍間隔距離,縮短到幾百米?

如此一來,螢火蟲號對於跳躍目的地的星域穩定性要求,就大大降低了,而且其靈活性、隱蔽性和機動性都大大提升,稍有風吹草動,被接駁在一起的幾百艘星艦完全可以瞬間逃走!

這樣的技術,在星海戰爭中的價值,簡直不可估量!

李耀飛快眨巴著眼睛:「同樣的技術,帝國和聖盟沒有么?」

唐曉星道:「應該沒有吧,我們螢火蟲號的前身是一艘正在建設當中的試驗艦,據說動用了不少星海帝國時代的法寶,甚至是上古洪荒時代的遺跡技術,很多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奪取了這艘試驗艦之後,正是依靠這樣神通廣大的星海跳躍矩陣,我們才能在真人類帝國大軍的圍困之下,東躲西藏了上千年的,如果他們也有同樣的星海跳躍技術,恐怕我們早就被抓住了!」

「不過,經過漫長一千年的逃亡,我們的星海跳躍矩陣早就不堪重負,需要全面保養和大修,而我正好是負責維護星海跳躍矩陣的煉器師之一。」

-------------

今天和一位書友聊,說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說——本文里很多年輕人,比方唐曉星這樣看起來嫩出水來的,竟然都是很厲害的煉器師,還是什么重要項目負責人,或者大學老師之類,會不會有點兒不太真實,她的資歷、經驗和水平夠嗎?是不是為了刺激,故意這么寫的?

畢竟安排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和李老魔一起冒險,好像……不太好?

正好,老牛看了今天的新聞,說剛剛發射成功的長征五號,整個科研團隊的平均年齡是33歲,而且還有三名90後。

我想,這應該足以說明問題了吧?

最後,祝賀長征五號發射成功,我們的過去是萬國來朝,我們的未來是星辰大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