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二章 天馬金車(2 / 2)

國色生梟 沙漠 1686 字 2020-08-09

楚歡自然已經了解到,為了籌備這次祭天大典,朝廷從戶部調撥了本就為數不多的銀子,相比起東南的戰事,皇帝陛下似乎覺得銀子更應該用在祭天大典之上。

祭天大典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楚歡也曾想過皇帝會在祭天大典之前召見自己,畢竟自己從西梁回來之後,皇帝尚未召見自己。

楚歡也希望當著皇帝的面,將西北的所見所聞告知皇帝,他總覺得,當今皇帝陛下既然曾經一統天下,而且還曾一度將國家治理的繁華昌盛,無論怎么說,也該是一個有為的君主,皇帝雖然因為一心求長生疏忽了帝國的治理,但是如今帝國滿目瘡痍,楚歡卻是希望看到皇帝陛下面對帝國如今的困境,能夠從長生夢中有一絲覺醒。

只是直到祭天大典開始,皇帝也一直不曾召見他,或許在祭天大典來臨之際,皇帝的心思也已經全部放在了這場帝國的盛事之上。

通天殿位於洛安城東郊,距離帝國也有半日的路途,早在通天殿動工的時候,許多的道路就已經層層設下了關卡,這是皇帝陛下修道的道場,除了進行工程的人員,閑人是不可輕易靠近。

通天殿耗資巨大,這一座宮殿讓帝國的負擔極其沉重,當年皇帝陛下聽取玄真道宗的提議,在京城東郊准備興建規模宏大的通天殿,此事一出,朝中無數官員立刻上諫,請求皇帝陛下不要有這樣的念頭,甚至有官員直斥玄真道宗乃是妖道,誤國誤君。

甚至於當時的戶部實際操縱者安國公也諫言此時應該緩行。

皇帝為了修道煉丹,每年就已經耗費了國庫中大批的銀兩,煉丹非比尋常,其原材料都是極其昂貴,而且大批昂貴無比的原材料,能夠煉制出來的丹葯寥寥無幾,甚至於時常出現敗爐的狀況,所謂的敗爐,便是煉制丹葯的時間過長或者過短,又或者火勢太旺又或者太弱,導致煉制丹葯失敗,十次之中,能夠成功煉制丹葯也不過兩三次而已,而每一次煉制丹葯的成本,少說也是需要數萬兩銀子,一旦失敗,這數萬兩銀子也就等若打了水漂。

帝國立國之後勵精圖治十余年,本來還算充盈的國庫,僅僅因為煉丹這一事,日漸空虛,而且從上到下的官員更是因為這一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本來已經走上復興之路的中原王朝,瞬間由盛而衰,民間賦稅一增再增,而通天殿的修築,更是讓帝國的財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便是興盛的王朝,也不敢輕易進行大規模的工程建築,更何況已經出現衰弱跡象的大秦帝國。

帝國如今流民作亂,天門道興起,歸期緣由,也正是因為帝國沉重的賦稅讓百姓無力承擔,飢寒交迫之下,天門道趁虛而入。

通天殿是一座雄偉宏闊的道場,占地面積極是龐大,甚至於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帝國承天殿也只有通天殿半個大,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花一草,看似美觀無比,但其背後卻是無數血淚築成,為了這座宮殿,帝國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其目的,僅僅是為了皇帝陛下有一個可以求得長生的修道道場。

這里面,當然不僅僅只是平民百姓的血淚。

為了阻止通天殿的修建,朝中無數官員因此而觸怒龍顏,皇帝大開殺戒,毫不手軟,在皇帝看來,阻止通天殿的修建,就是期盼他早些死去,如此逆天之行,在皇帝陛下的眼中,自然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斬殺,無數官員因此而家破人亡。

即使是在通天殿開始修建之後,在這美輪美奐的道場之下,亦是埋骨無數,數年的時間,為了修建這座宮殿,無數的民夫事故就埋在其下。

祭天大典的日子,當然是司天台精挑細選的黃道吉日。

百官雲集,自皇城列隊緊隨在龍輦之後,向東門而出,數十丈的的道路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最前方是一隊騎兵組成的方陣,清一色的鐵甲寒光,威嚴無比,眾兵士持矛緩行,兩列持旗,神情肅然。

其後則又是一隊騎兵方陣,只是盔甲的眼色更是明亮一些,在明媚的陽光之下,寒光閃閃,煞是威嚴。

一隊隊方陣井然有序前行,甲胄大同小異,但都是金戈鐵甲,充滿了肅殺之氣,瞧見的人們心中都是不油然生出敬畏之心。

明光甲、玄色甲、麒麟甲,貔貅旗、六駁旗,金龍旗目不暇接,讓人眼花繚亂,官員們則是按照等級高低,從前到後排列,整個隊伍顯得氣勢磅礴,威嚴肅穆。

在隊伍的正中間,金光耀眼,一輛金色的車輛正緩緩而行,規模極大,富麗堂皇,就如同一棟金色的大屋子正緩緩緩緩從地面上移動,陽光照耀下,金色的車子光芒萬丈,閃耀著耀眼的金色光芒,色彩斑斕,豪華壯麗,便似乎天地間的光芒,都是從這里散發而出。

人們甚至感覺著有一種朦朧之感,那金色光芒太盛,十分刺眼,甚至無法看清楚這輛大金車的全部輪廓,但是人們卻能夠清晰地看到拉動這輛大金車的是八匹全身雪白的駿馬,白馬難求,更何況是八匹體態幾乎一模一樣的絕世良駒,它們的身上沒有一根雜毛,柔順至極,就如同天上的八匹神駒拉著仙宮來到人間。

大金車四周,自然少不了魁梧的兵士,他們環繞在大金車邊上,其中一人高頭大馬,頭戴黑盔,背負長弓,目不斜視,神情漠然,在那頭盔之下,依稀顯露出雪白發色,正是皇家近衛軍統領,箭神軒轅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