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七章 定天山(2 / 2)

國色生梟 沙漠 1597 字 2020-08-09

韓英點頭道:「黃大人,你說的固然不錯,可是兵馬不去,天山還有十幾座城池,那些城池如果依然控制在朱凌岳殘黨手中,天山就不得太平。」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讓天山官員的心也安定下來,事情就好辦得多。」黃玉譚正色道:「安定天山,無非是要安定三大人心,官員士紳之心,天山兵馬之心,還有最為重要的,便是天山百姓之心,只要能夠制定出妥善的策略,下官以為,不戰而穩定天山,並非困難之事。」

楚歡見黃玉譚頗有幾分自信,歡喜道:「如果當真不必用流血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那當然是上上之策,黃大人,你可有什么良策?」

「楚督,天山官員士紳為何心里不安,說到底,不就是因為朱凌岳。」黃玉譚道:「天山各州府縣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朱凌岳提拔起來的官員,如今朱凌岳大敗,蹤跡難覓,天山官員心中自然是惶恐不安。朱凌岳出兵西關,與楚督一番大戰,所有人都會覺得楚督和朱凌岳水火不容,這種情況下,天山官員當然都會擔心楚歡會秋後算賬,放他們不過,有了這樣的心思,他們當然不會束手就擒,拼死也要抵擋。」

「正是如此。」楚歡頷首道。

黃玉譚想了一下,才道:「所以下官以為,如果楚督下一道命令,告訴天山官員,他們都只是被朱凌岳脅迫,並無大過,只要改過自新,楚督將不會對他們進行懲處,他們的性命和家產,都能夠得到保證,如此一來,下官以為,他們必然不會再拼死抵抗。」

許邵皺眉道:「黃大人,這雖然是條策略,也可以化解他們的抵抗之心,可是他們終究是朱凌岳的黨羽,如果就此放過,而且還讓他們繼續擔任官職,只怕後患無窮,一旦有了時機,那些人只怕還會生亂。」

「許統制的擔心,當然有道理。」黃玉譚道:「其實這也不必著急,先安其心,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可以消除他們的斗志,等到天山穩定下來,下官以為,可以進行官員考核,就如同當初越州知州公孫楚公孫大人所為,對轄內的管理進行考核,有能力者,可以繼續留任,否則便予以罷免,另行提拔,那也未嘗不可。雖說朱凌岳任人唯親,但是據我所知,天山官員之中,卻也不乏能吏,如果這個時候,將天山各州府縣官員盡數罷免,那可是要空缺出來數百個位置,咱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這些空缺全部補上,如此一來,整個天山的政事反而會因此癱瘓,後果必將更為嚴重。」

裴績點頭道:「黃大人言之有理,楚督,這是老成謀事之言。如果真的因為官員是朱凌岳提拔,便盡數罷免廢黜,後果反而更為嚴重。如果下令只除首惡,其他人等既往不咎,不但可以讓天山的官員們安心,而且還能夠讓天山的政務依然可以運轉下去,而且如此一來,楚督寬宏大量,他們必然會有許多人心生感激,這也未必是壞事,等到天山完全穩定下來,再進行官員考核,存良去莠,那是誰也無話可說。」

楚歡笑道:「黃大人果然是智計在胸,如此就按照你所言去辦,本督即可下令,傳達天山。」又問:「那天山兵馬和天山百姓又如何應對?」

「楚督,下官剛才說過,城外兩萬天山兵士處理得好,就等若是解決了天山的大事。」黃玉譚道:「據下官所知,城外那兩萬多兵馬,除了極少數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朱凌岳這幾年征調的新兵,許多人甚至是被強行拉進行伍,幾年前還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許多人並不喜歡上陣,楚督可以下令,這些俘虜,如果願意回鄉務農,可以解除他的軍籍,放他歸鄉務農,如果還有人願意留下來當兵,那就進行篩選考核,有資格留下來的,可以繼續當兵,否則依然要回鄉務農……這個時候,楚督的均田令,將會派上大大的用場……!」

「均田令?」

「正是。」黃玉譚肅然道:「縱觀古往今來普天下的百姓,他們視土地如生命,這一點,從西關進行的均田改革就可見一斑。如果將這均田令繼續推廣到天山,下官以為,必然會得到天山百姓的擁護,便是城外的兩萬將士,相信知道此事之後,也會有大部分人願意回鄉耕田。西關施行均田令,進行租庸調制,而且三年之內,百姓只需要繳納三成的賦稅,這些政策,也大可以在天山推行,他們必然是求之不得。」

眾人聞言,都是微微點頭。

祁宏一直跟在楚歡身邊,對均田令的具體內容了解的自然更為透徹一些,此時忍不住問道:「黃大人,均田令固然是利民的良策,可是西關施行均田令,那是環境使然……!」看了楚歡一眼,道:「楚督也曾說過,西關能夠順利施行均田令,其最根本的一點,便是西關曾經有不少的荒蕪田地,這些荒蕪田地數量龐大,開荒出來,便有了足夠的土地資源,天山這一點,只怕比不了西關,要施行均田令,需要可以分配的田地,天山哪里有那么多的田地?」

黃玉譚笑道:「問的好,其實這邊是天山均田令施行的最關鍵一點。均田令施行,一要人力,二要土地,人力方面,天山自然不缺乏,其實真要說起來,天山施行均田令的土地也是有辦法解決。」

「哦?」楚歡饒有興趣道:「黃大人,天山施行均田令的土地,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