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抱怨(2 / 2)

嬌術 須彌普普 2313 字 2020-06-10

從前楊義府與范真娘敦倫也好,出去打野食也罷,哪里享受過這等待遇,半日下來,只覺得這一個小娘子救得著實太值當了,一時竟是隱隱約約生出一個念頭,有些不舍得將來把此人扔了。

白日偷歡,從來只覺得時光如飛梭。

兩人覆雨翻雲,色飽人足,一時起得來,卻見外頭擺了一個鍋子,下頭還燒著炭,里頭湯湯水水正咕嘟咕嘟沸滾,又有羊肉、鹿肉,又有各色燉菜,恰好墊肚子。

估著時間差不離了,楊義府便把守在院子外頭的下人喚了進來。

對方是自薊縣跟過來的舊人,更是楊義府的親信,此時手中捧著一個包袱,掃眼一看,見胡月娘目含春水,一張臉嬌滴滴的,行動間有些局促,又與楊義府黏糊在一處,哪里還不曉得這一回終於成了事。

他是個醒目的,也不親自動手,只把包袱遞給了胡月娘,低眉順眼地滾得出去,不忘把門拉了。

胡月娘扶著腰接過,打開一看,里頭是一套簇新的官服。

她何等精明一個人,趁著把那包袱放下的時候,轉頭看了一眼床榻——果然這一套新衣裳,同楊義府穿來的那一身如出一轍,連腰帶都是一個樣式的。

她只做不知,含情脈脈地把那新一套官服給楊義府換上了,又道:「夫君,原來那一身衣裳上頭盡是酒味,不若且留在此處,等我給你洗干凈了,再帶得回去罷。」

楊義府飯飽色足,本來整個人正在余韻之中,聽得她這一句,卻是立刻就反應過來,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拉著她的手道:「好叫你知曉,你是我的妻,卻不是給我洗衣做飯的。」

便把那外頭仆從叫得進來,喊對方將衣裳全數收拾了,等到確認樣樣齊全,沒有一樣剩在此處,便是半只襪子、半根腰帶都帶上了,才與胡月娘嘬著嘴巴,拉著手黏得到了門口,兩相分別。

他這大半日只喝了一杯酒,又吃了不少肉菜墊底,還喝了鹿血羹,與胡月娘滾過之後,更不忘洗過一回澡,用的皂角都與家中慣常用相同——都是楊士瀛皂坊里頭的檀香味的皂塊,從頭到腳,便是叫狗來聞一遍,都嗅不出半點問題。

等到出得門,不忘左右探看一番,見得路邊沒有人影,才翻身上馬,與仆從一同匆匆趕往衙門,進去露了個面,早到了放衙時候,才慢悠悠地回味著那下午的飽足感,打馬往家中而去。

***

因范真娘月份大了,楊父、楊母卻是俱不在京中,只在薊縣,楊義府便早早同范姜氏、范堯臣通過氣,將妻子送去了范府里頭,求著岳母娘照看妻子,自家也趁機一同搬得進去。

范姜氏不曉得其人用心,還以為女兒找了好夫家,這一個郎君著實曉得體恤,縱然聽得范堯臣多少不滿,也並不往心中去,只覺得自家丈夫挑剔甚過,一味把女婿當做下手看。

這日楊義府回得府,范堯臣照舊還在衙署之中——他是參知政事,雖然早不是大參,可一向得趙芮器重,手頭事務只多不少,再兼他又是個做事頂頂認真的人,自入了朝,幾乎從未按時下過衙,在家中吃飯的時日更是寥寥無幾。

范家幾個兒子都已經外放做官,原還有個小兒子留在身邊,上一回范堯臣遭貶的時候,找個機會也一並安排外任了,幾個女兒更是盡皆出嫁,隨著丈夫在外為官,眼下還在京中的,不過是小女兒一家而已。

范府廚房里頭早准備好了晚飯,只等著楊義府回來。

因家中人口不多,便不再分席。

一頓飯吃下來,楊義府對著范真娘噓寒問暖,自家幾乎沒吃多少,只時時照應自家夫人,哪怕見她多咳嗽一聲,都緊張得不得了,到得最後,等到范真娘吃飽了,他才隨意夾了幾筷子菜,把一小碗飯吃了,這便算應付過去了一頓。

范姜氏看著女婿,再比著丈夫,越發覺得這女婿哪怕有許多毛病,疼自家女兒這一點,便能把所有問題都蓋了過去,只忍不住道:「義府,你白日在外頭忙了一日,回來也要多吃點,你架子這樣大,吃這樣少,哪里要得!」

楊義府便笑著道:「是義府的不對,倒是勞您記掛,只是這兩日天時太熱,我心中又總掛著真娘……」

他一面說,一面轉頭看了一眼范真娘,面上雖是依舊帶著笑,那隱隱含著的擔憂之意,卻是溢於言表。

又道:「我心中總掛著真娘,著實有些茶飯無味。」

說著伸出手去,在桌子底下拉住了范真娘的手。

范姜氏哪里看不出小兩口在做些什么好事,只是女兒同女婿感情好,這是千金難求好郎君,她自是只有高興的,便找個理由回了屋,自忙其余事情去了。

一時剩下楊義府扶著妻子回了房,他細細問了這一日范真娘的作息,一面交代她許多話,一面又嘆道:「真娘著實辛苦了……」

范真娘心中熨帖得不得了,笑道:「生兒育女,本是女子本分,我哪里辛苦,只夫君日日在朝中辦差,才是辛苦。」

她說到此處,忽然想起來什么似的,問道:「夫君,上回爹爹回來的時候你不在,他叫你這幾日找個空檔,去書房尋他,有話要同你說。」

楊義府原本面上還帶著笑,此時卻是慢慢收斂了起來。

范真娘身上有孕,正是情緒極敏感的時候,見得楊義府這般反應,很快便察覺出來,不由得問道:「怎的了?可是有什么不妥?難不成爹爹又有哪一處為難你了?」

她嫁給楊義府數年,這個丈夫從來挑不出毛病,相反,雖然原本在家時她也十分得范堯臣疼愛,可一直知道自家這個爹爹不是容易伺候的,是以一旦丈夫同父親之間起了分歧,范真娘下意識就覺得是父親為難丈夫。

有這樣想法的不止她一個人,便是范姜氏也隱隱被帶了起來。

楊義府卻是猶豫了一下,只搖了搖頭,笑道:「並不是是什么事情。」

范真娘哪里肯信,卻是追問道:「夫君,你休要瞞著了,若是你二人里頭有什么不妥當的地方,不妨同我說一說,我而今肚子里頭也有一個,爹爹看在我同腹中孩子的份上,並不會怎么計較,許是還能在中間說和一通,想想辦法。」

楊義府嘆息一聲,道:「當真無事……只是前一陣子廣南那邊打仗,因黃大參同岳父爭得厲害,我便給岳父出了個主意,想是那主意出得不太妥當,岳父多少對我有些意見。」

又掐頭去尾把那主意說了。

原來當日交趾退兵,邕州、欽州、廉州要重建,自然少不得需要朝中從各地調撥物資過去。楊義府見范、黃兩黨吵著想要搶功,斟酌了良久,還是同范堯臣提議,叫他莫要太過著急幫著催物催資,也不需拖延,只此時隨著下頭人按著從前的進度走——其實也沒有耽誤事,只是不催而已。

這般一來,廣南那一處自然會慢一些,其實並不耽擱什么大事,卻是能留著不少功勞,給范黨中人去了再立,有了對比,更容易看得出來范黨人的厲害。

他出這個主意,說得出口時已是小心再小心,然則只一開口,試探的前頭話語才出口,便見得范堯臣面色有些不對起來。

楊義府何等機敏一個人,馬上閉了嘴,不再往下說,還把話題岔開,可自這一日之後,原本范堯臣自朝中回府,哪怕半夜,也常常把這個女婿叫到書房耳提面命,教授許多事情,卻是再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