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進學(十三)(1 / 2)

嬌術 須彌普普 1149 字 2020-06-10

虞先生正摸著胡子的手忽然頓了一下,眼睛也跟著望向了顧簡思,不太確定地問道:「什么?」

那顧簡思只好道:「那老農姓林,名喚林余,祖籍鳳翔府,四代前遷到河陰縣,其時先是做短雇,後頭改做貨郎,到底得了些本錢,便置兩畝下田,在瓦亭子落了戶……他家長子喚作林旗,因其妻夜夢紅旗入懷……」

竟是當真在此處照著先生方才提的話,一樁一樁地回答起來。

一戶尋常百姓的遷徙史,被顧簡思這般娓娓道來,似乎自家親眼見過一般,當中還夾雜著幾件農家趣事,竟是也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虞先生哪里料想得到會有這一著,一晃神,手上力道不對,不小心把胡子都扯下來兩根,一面發疼,一面心疼,卻是顧不得那碩果僅存的須髯,訝然問道:「你是怎的知曉的?」

顧簡思小心翼翼地道:「學生自延州回京,循著汴渠而上,在瓦亭子處換了舟楫,正好宿於林家……」

竟是有這樣巧的事情,一時之間,虞先生也不知當要說什么好。

半晌,他才道:「他一個老農,十年前的價、物,未必能記得那樣清楚,若是其中錯了一星半點,縱然不是有意,你以筆記之,一旦給人抓得出來……」

顧簡思連眼睛都不敢再直視站在自己身側的這一位,只努力把聲音又壓得低了些,道:「倒不是全用,學生問的乃是今朝情形,回京之後,還設法核查過,與那林家老農所說並無什么出入——至於十年前的數字,原是現成筆札……」

虞先生更驚訝了,問道:「誰人的筆札?」

顧簡思便道:「其時汴渠才通,我家中有一位長輩因緣際會,正與導洛通汴之事略有關聯,特查訪了一番,得出宗卷二十一冊,今次聽聞我要來京,她特交代學生早一二月出發,替其去把當年在汴渠沿途有過交集的幾處人家探訪一回……」

眼見場中氣氛越來越尷尬,顧簡思連忙又道:「今次寫得快,全是因為我在前頭做了許多准備,若非遇得此題,這樣的文章絕無可能在兩三天中寫得出來,先生說得很是,學生謹受教誨……」

虞先生哪里不知道這是顧簡思特地給自己留面子。

只面子雖然好看,卻無什么用,他早把心思放在了另一樁事情上頭,問道:「你說你家中有長輩早年參與過這導洛通汴之事,他又如何看待?」

太學的教授,不但教作文,一般要教做事。

而今朝廷里有人提議罷了導洛通汴,雖說上下皆知不妥,可見到那頗有些聲勢的模樣,自然難免好奇。

虞先生自己不是親民官出身,也不曾管過水利,難得今次遇得個親自走過問過的顧簡思,又聽說他家中有長輩曾經在此事當中出過一小份力——不管是幫著點人的吏員也好,幫著測數的差役也罷,總歸是親歷,當能參照一二。

顧簡思的話說得含糊,自然無人知道此「她」非彼「他」。

不過他並不打算去糾正,只想了想,便道:「說是此事雖有好處,卻也有甚多不足……我今次走了一路,只覺得她口中所言很有幾分道理。」

果然當堂一一數了起來。

出了這一點插曲,原本好端端的一堂論文,硬生生變成了論事。

不過便是虞先生也聽得全神貫注,等到外頭鈴響了,才不得不問道:「這些個不足,他卻是說能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