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易(2 / 2)

《周易》則是資深者才能去研讀的內容。

眼前這部《周易》足有半米的厚度,又分了多冊,每一冊有諸多詳解和衍生內容。

《周易》中的周有周而復始之念,而日月為易,象征陰陽。

這冊典籍講述周而復始的陰陽之道。

李鴻儒只是翻開書頁,便見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知識。

他曾經在《易》上見過一些文字,但這些文字中又穿插了諸多陌生的新內容。

猶如給了一個點,在點上延伸,進行發散。

《易》的內容猶如是總綱,而手上這部《周易》將這種內容進行了細分,進而詳解到各處。

凝神在學舍中,諸多《周易》上的內容不斷衍化,李鴻儒頓時看到了萬物生,萬物長,萬物滅。

這遠較他從杜正倫演法中看到的香桃妖一生要更為廣而博。

諸多生靈在《周易》中周而復始的生育,老去,死亡,也伴隨著文明的衍生,成長,成熟。

「文明會不會在某一天也會成熟到最頂點,而後慢慢衰老,死亡?」

李鴻儒心中微微一顫。

萬物生,萬物長,萬物滅。

萬物包含了一切。

小到朝夕經歷生死的浮游,又到各類生物,亦包括人,更是有國度的生與滅。

只要在世界之中,便沒有人可以脫離這種規律。

甚至於文明也不會例外。

「這便是道家之人提及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規避這一切嗎?」

儒家和道家相融,兩者甚至於法無多少區別。

儒家文人使用道法不奇怪,道人使用文法也很正常。

便是各自的典籍中,也概括了相互的精華內容。

《周易》有儒家的哲學,也包含道家的道理,甚至於卦爻之術。

這冊書籍的廣大和浩瀚一時讓李鴻儒有著接觸天文學,探索宇宙和星空之感。

當心靈被浩瀚充斥,一些雜亂便再難影響到半分。

他心神沉浸於《周易》之中,只覺喉嚨中不時塞入辟谷丸。

有《易》的基礎,李鴻儒研讀《周易》時也有了特別的感悟。

這種感悟讓他對太吾研讀《周易》時更為透徹,並不像是一個路人一般,只知曉有不斷的知識灌輸。

待得進入修煉之中,李鴻儒雙眼微眯,頓時陷入到茫茫不可知之處。

身體周遭之處一片黑暗,待得這片混沌的黑暗中透過一絲光,一切才鮮活了起來。

混沌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從研讀中遠遠觀測萬物生,但到修行之時,李鴻儒已經在體驗萬物生。

這仿若是開天辟地的場景一般。

周易在模擬這種理念。

冥冥之中,涌現出無數的生靈文明。

人、仙、妖、鬼、魔。

每一種生靈,都有自己的天地,也有各自不同的習性和文明。

有生靈的文明崛起,也有生靈的文明衰退,從此默默不可聞。

李鴻儒只覺自己懂了一些內容。

待得六十四卦升起,周易開始進入到卦爻之中,將這種茫茫不可知的內容衍化到卦爻中呈現。

周易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每一爻由兩部分組成,即上卦和下卦。

上卦和下卦分別取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這些卦術組成八卦,也衍化到自然各部分。

不斷的衍生,也伴隨著不斷的湮滅。

在衍生和湮滅之中,《周易》也開始發揮著力量。

李鴻儒身體中一股輕氣上升,一股濁氣下沉,身體有了幾分飄忽不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