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叛徒與否(2 / 2)

深呼一口氣,上室謀定回想起一月前山谷悲慘的一幕,強忍著要沖出去手刃仇敵的沖動述說:「一月前泉水經帶著一百多人馬逃到烏骨,說自己是從安市逃過來的一名義軍將領。安市褥薩少室佳康率軍與唐軍激戰不敵,其部大部被殲,就他率軍殺出重圍來投奔我家褥薩。」

「其被我家褥薩接納後,就整天竄唆我家褥薩出兵攻打安市。說唐軍只來了三千人,經過安市一戰自身受損不輕,正好借此良機在唐軍增援到來前奪回安市,以封住這座有著遼東西大門之稱的軍事重鎮。我家褥薩被其所說欺騙,聯合新羅將領沙湌發兵兩萬攻打安市。一路上各路義軍匯集,兵馬近三萬之眾。」

「當距離安市僅兩天路程時,褥薩派其去打探安市情況,此人帶著自己一百多親信一去不回。至我軍開至大安山山谷時對唐軍兵力,是否出城毫不知情,被埋伏於大安山山谷兩邊的數萬唐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包圍於山谷之中。以至近三萬大軍,僅逃出數百人!」

「若非泉水經是唐軍派來的奸細,何故如喪家之犬般逃到烏骨還能自信滿滿說安市唐軍只有三千,可一戰而下?為何派他去偵查敵情卻一去不回,連個報信的人都沒派回來?這一切都表明泉水經投靠了唐人謀化好的,誘使我軍進唐軍伏擊圈,達到全殲我軍一戰盪平遼東最大一股高句麗復的目的。」

「還請大王為了大安山山谷中死難的數萬高句麗將士報仇,斬殺泉水經以慰英靈!」

上室謀定聲淚聚下,泣不成聲述說著大安山山谷的慘烈,控訴泉水經叛國之舉,不殺不以定軍心。

可惜唯一知道真相的兩人,拼死跑回來報信的那個士兵被以死在大安山山谷中的孫和帶去見高延武時還沒說出真相唐軍就發動了攻擊,二人雙雙戰死於大安山山谷。

高延武不明真情,將被伏擊的一切都歸罪於泉水經乃高句麗叛徒,以至從大安山山谷逃回來的高句麗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殿中的眾人聽聞後沉默不已,按上室謀定所說,這泉水經還真可能是叛徒,可同樣的計策以經使用了一次再使一次未免把我們高句麗人都當傻瓜了吧。

泉水經是不是叛徒還有很大的疑問,必須親自見一見,尤其是他所說的遼東唐軍軍情的事,再做定奪。

安舜望向劍牟岑詢問其意見,見對方點點頭,說道:「上室將軍還請騷安勿躁,至於泉水經是不是造成大安山谷全軍覆滅的叛徒,還得將他召來仔細尋問下,觀其言行才好判定。」

「一切謹遵大王令!」上室謀定收拾好悲傷的心情重新就坐,他要好好看看,今天泉水經又該怎么演戲。

「宣泉水經覲見。」

在殿中眾人好奇的目光下,一身形消瘦臉色臘黃,衣著沉舊大概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踏步走來,在走到王座下首五十步外時雙膝跪下。

「臣遼東義軍將領泉水經拜見大王。」

「泉水經是吧,你說你有遼東緊急軍情奏報,不知是何軍情?」

這位新任年輕的大王見自己拜見了他居然沒有令他平身就問起話來,不合禮制。而且是以一種防備的眼神看自己,殿中其他在坐的諸多大臣看自己的眼神也不是很友好。

泉水經心里感覺到有些不妙,但也沒多想便回道:「稟大王,我在遼東奉高延武將軍之命,領揮下兵馬去偵查唐軍軍情時遭唐軍斥候伏擊,我部大半陣亡,僅余數人逃進山嶺得以活一命。可耐何在山嶺中迷了路,足足走了一個月才走出來,才發現高延武將軍與新羅聯軍以敗,聽說大王起事於載寧郡,以據平壤特來投奔。」

「在來平壤的路上發現唐軍正在修西起安市,東至泊灼城的大道,此道若成,則更利於唐軍對我高句麗用兵。我還發現,唐軍據守的泊灼城僅有守軍三千,我軍諾出其不意,定可一舉攻下泊灼城,再出兵搗毀唐軍正在修的大道,則遼東局勢定將向我高句麗一方傾斜。」

「哈哈哈!好一個唐軍又是僅有三千,又是出其不意定可取城。泉水經,一月前你也是如此對我家褥薩說道,一個月過去,你騙人的把戲就不能長進一點嗎?」

泉水經大怒:「此乃我親眼所見肺腑之言,豈是騙人把戲,爾是何人?竟敢在這朝堂上公然污我!」

「好你個大賊泉水經,一月不見竟不認得本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