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主政遼東(1 / 2)

自高句麗滅亡建立安東都護府之後,對高句麗舊地施行的是一種類似於後世的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羈縻統治政策。與漢武帝滅衛滿朝鮮後,在當地設立的地方行政機構有著根本的區別。

未被唐軍攻占而投降的高句麗城池,對其城主大唐仍委以原任,只是換了個大唐的官名。凡是唐軍所攻占之城池,則以對大唐有功的高句麗權貴擔任一城主政官員。

大唐成立的安東都護府對高句麗的四級行政統治政策:都護府-都督府-州-縣,除了都護府所有官員全部由漢人擔任外,其他三級行政機構的主政官員都是高句麗人,再輔以漢官協助治理地方。

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擁有對整個安東地區的官員委任權、征稅權和軍權。現安東各城池的官員大多是第一任都護薛仁貴按照朝廷政策,以才任命有功於大唐的高句麗人擔任,那些投降的城池則不在此列。

初期大唐在安東駐軍兩萬,此兩萬大軍是從內地調來的唐軍,不包括各城池原有守軍。安東城池守軍卻是控制在擔任都督、刺使的高句麗人手里,都護府則有征調權。

薛仁貴調往隴右防御吐蕃時調走了安東大部分駐軍,這才給了新羅與高句麗復辟勢力可乘之機,掀起一波又一波復國浪潮。

原先被任命的那些對大唐有功的高句麗人都督、刺史、縣令,在新羅大將沙湌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及其他各路反唐高句麗叛軍來攻時大多並不可靠。

新羅高句麗聯軍分兩路向遼東內陸進發,偏師從投新羅反唐的高延武所鎮守的國內城出發,主力則過鴨綠水,輕取泊灼、烏骨、大行城。

在新高聯軍進入遼東後,遼東東部地區十一個州反唐降新羅,七個州的軍政官員面對反唐的高麗句軍來時不戰而逃。

以至新羅軍主力還在烏骨城,遼東地區除了遼西各州、遼北的扶余州都督府和遼南外以全部淪陷。

北路高句麗軍以攻至延津州,南路更是打到遼南石城去了。若非李煜來的太巧,那些被高句麗叛軍攻占的城池還沒有鞏固,反唐的各城與新羅軍並沒有取得完全信任。相互之間連系不暢,對唐軍到來時間推算不准確,千算萬算沒算到李煜在他們起事的關鍵三月份到了遼東。

剛到安市就把占安市不久的高句麗軍打了個全軍覆滅,其他各路向遼西而來的高句麗叛軍聽聞後立馬縮了回去,不少反唐的各城又干起了坐山觀虎斗的戲碼。畢竟他們反唐的消息除了烏骨城中的新羅人與高延武外,還並沒有傳出去。

他們自認為大唐不知其反唐行徑,在李尚旦與薛訥夜晚突襲烏骨城,沙湌狼狽而逃後就從烏骨城的城主府搜出了這些人向新羅投降的降表。

李煜拿到這些降表後就冷笑不已,這些吃里趴外的東西,還有那些不戰而逃的膽小鬼。

現遼東北部,從夫豐城到國內城這條西北向東南走向的所有城池,不是原都督、刺史叛唐就是被高句麗叛軍所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