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兵員招募(1 / 2)

經馨兒提醒,李煜迫不及待的召來管理都護府戶籍的戶曹參軍事盧景裕。其人本是燕王府戶曹參軍事,李煜來到遼東後做為都護府大都護可是有著自行任命都護府官員的權利。

自是不想再任用原都護府各級官員,把他們打發到地方,取代經李煜收復的城池原高句麗人的位置。直接把原燕王府各級官員連升數級,提拔為都護府各級官吏。

「殿下,經臣及各地官府一個多月的統計,現安東都護府控制地區的在籍人口大約有八萬戶,四十萬口。」

戶曹參軍盧景裕拿著手上經過一個多月辛苦統計總章元年後,現李煜直接控制下的一都督府十幾州的戶口情況念道:「這個戶口數只是一個大概,剛經歷過高句麗叛亂,不少人躲進山林中統計不到,有些人可能以經死了,實際人口與戶籍上的人口比可能有相應出入。」

「居然還有這么多人?」坐在殿中擦拭手中寶劍的杏兒張著櫻桃小嘴吃驚道。打了這么多年仗,人口應該更少才對。

盧景裕有些不以為然道:「呵呵!杏兒姑娘,總章元年平定高句麗後,朝廷統計高句麗戶口可是有戶六十九萬七千,估計有三百四十八萬五千余人。現安東都護府下控制的大概有四十萬萬口,可一點都不多。」

「也就是說高句麗叛軍控制下的地區有三百多萬人,那他們豈不是可以征集兵馬數十萬了?」杏兒更加吃驚,手中的劍也懶得擦拭,驚呀的眼神看向郞君。如果真是這樣,那郞君手下不到三萬的兵馬還怎么打?恐怕得等朝廷抽掉大軍來才行了。

「杏兒,不是你這么算的,盧參軍說的只是紙面數字,實際人口會少不少。」

充當起李煜謀士外加生活小保姆,時常幫李煜處理下政務的馨兒淺笑道:「盧參軍所說是總章元年的統計數,這兩年里,陛下鑒於高句麗反叛不斷,先後二次遷移數十萬高句麗富貴豪強之家於江淮及山南、京西諸州空曠之地,眼下安東可沒有兩年前那么多人。」

「馨兒姑娘說的對,具臣所知,高藏有個庶出兒子叫安勝,曾於總章二年春二月率領高句麗人4000余戶投奔新羅。再加上這兩年里因安東地區局勢混亂,叛亂時常發生,不少人因兵禍而亡,更多的人奔逃向其他地方。總章元年統計到的三百多萬口到現在早以沒有兩年前那么多了。就遼河以東建安、遼東、新城三都督府下所治之民比照兩年前就少了三成。」

四十萬口倒是不少了,從中招募兵馬大概也能招個兩萬,和自己五月後有兵馬加起來也能有個六萬了。想到這些,李煜皺著的眉頭也展開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等熬過最初這幾個月,兵員補充就不再是太大問題。

不過只能招遼東地區的漢人才能保證其基本的忠心度,遼東地區陷入高句麗三百多年,除了遼南外其他地方還有會多少漢人呢?

「盧參軍你統計眼下我軍所收復的各州百姓戶口時有沒有統計下當地漢人有多少?」

「殿下稍等,讓某找找。」盧景裕翻幾頁案幾上的戶籍冊,「殿下找到了,眼下安市、面岳、牙岳、後黃、積利、烏骨、大行、泊灼、銀城等州有漢民五萬戶,非漢人一萬戶。」

「那石城、卑沙、青泥浦三州漢人情況呢?」

「殿下,這三州基本上都是漢人,有戶三萬,非漢人口極少。」盧景裕又翻到記載遼東半島南端三州的戶口情況回道。這些數據是他特地命各地官員在統計當地剩余戶口時,特地將漢人與非漢人戶口分開統計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