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鑄鐵城(1 / 2)

「殿下,靠五千名奴工在不到一個月內築成占地4500多畝的堅城以經是我們的最快速度。之所以在城牆築好後只造了一座官衙,煉鐵爐和其它城內設施還沒有造好,是考慮到把煉鐵爐等城內設施造好後再去准備其它工作會耽擱不少時間,比如鐵礦是需要大量人力長時間挖掘才能積起足夠冶煉的礦石。」

張小凡深呼一口氣繼續道:「所以我向父親提議,把奴工分成甲乙丙丁四個工程隊,負責不同的項目以節約時間。如占奴工六成的甲隊只負責挖鐵礦,占兩成的乙隊負責築煉鐵爐,占一成的丙隊負責伐木挖煤,占一成的丁隊則負責房屋建造。四隊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待乙隊築好煉鐵爐可以使用時,甲隊以經挖取了足夠的鐵礦,丙隊以經准備好了足夠的木材和煤礦,丁隊在丙隊木材支援下建好水力鼓風機和城內營房。則煉鐵爐完工後在其他三隊的支援下就可立即投入使用。如此一來,比起按部就班的完成一座鐵坊城各項設施到正式煉鐵的時間就可以大大的縮短。」

這不就是後世分工協作的理念嗎!把一個工程項目拆分成幾個小項目分給不同的隊伍同時開工推進,這樣一來比起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資源一個一個搞卻實省去了不少時間。

「張二郞這個法子倒是頗有新意,本王想見識下汝這四隊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實效。」

李煜大感興趣,張小凡小小年紀居然能想到在十九世紀中後期才提出來的分工協作理念,得見識見識。自己來到這個世上十三年,都差點把這套生產理念給忘了。

「請殿下與諸位隨我前往一觀。」張小凡作請

頭腦靈活看起來只比自己大兩三歲的張小凡言行舉止彬彬有禮,令李煜對其刮目相看,一點都不像一個匠人家庭出身,贊賞欽佩之意流於言表。

張根生見此心中更加忐忑,聽說好男風的世家豪門中人更加青睞那些長相俊美又有頭腦的少年郞。哎,這可如何是好!

「殿下。」張小凡指著城內東北、西北、東南三個方向說道:「此三地將在丙隊砍伐的木材供應下由丁隊完成營房建設,因丁隊正在優先建造水力鼓風機,所以營房建設會晚點。而西南方向正是乙隊在建造的煉鐵爐。」

李煜等人在張小凡帶領下來到城內西南方,只見數百名奴工正在工匠的指揮下,在一個個約五尺高的夯土平台上用粘土築造大肚小口的煉鐵爐。

指揮奴工的那十幾個工匠李煜還挺眼熟的,當初在幽州時,這些工匠造煉鐵爐,李煜提了幾點他在前世所了解到的高爐意見,後被應用到新造的煉鐵爐上,反響效果不錯。

看這些正在築造的煉鐵爐的外形,采用的都是李煜提點後的高爐樣式。以經做好的幾個高約三丈,按經驗老道的匠人說法,這樣的爐子一次能出鐵水一萬斤,也就是五噸。

那幾個造好的煉鐵爐,奴工在工匠的指導下將一塊塊白色的磚敷上水泥往煉鐵爐的內壁里砌成一層耐火層。

李煜看到此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正在建的煉鐵爐當初提的建議只是稍微修改了下外表形狀,影響並不大。最為核心的技術是那些奴工正在往煉鐵爐內壁里砌的耐火層。

可別小看這么一個不起眼的耐火層,它能使這個煉鐵爐耐受的高溫理論上能經受住1800度的高溫,在人類冶金史上是一個跨時代的壯舉。

有了這種可耐高溫的耐火磚,大唐早以有之的炒鋼法和坩堝鋼法的技術就可以走向成熟,再配上遼東地區低硫低磷的鐵礦,就可以批量生產出廉價、質量過硬的鋼材來打造兵器鎧甲。

耐火層所用的材料在華夏大地分布非常廣泛,一種廉價的高鋁粘土,亦俗稱觀音土,色白。後世遼寧復州灣,現建安西部海灣處就以盛產這種耐火粘土出名。

將這種高嶺土研磨成細粉,再配以石英石粉壓制成磚,經過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溫就可燒制成耐火磚。

耐火磚上所用的水泥同樣也不是普通貨色,是用高鋁粘土經過煅燒,然後與石灰石混合制成含鋁水泥,這種水泥具有速凝能力及防蝕性和耐熱力強的特點。

是李煜憑腦中記憶,令王府工匠費時三年苦心專研出來的現唯一一種特種水泥,其配方被嚴格保密。

關於這種水泥現場中除了李煜知道外,像張根生等人只知道其具有耐火功效,至於具體卻不清楚。

張小凡在乙隊工地上只簡單的介紹了下,明顯不知造煉鐵爐的技術,也就沒多說什么就領著李煜等人往城外去。

出城南門在靠河岸處正有乙隊所屬的另一半奴工,全身都是白色泥灰。正費力的將堆在一邊裝滿泥土的大麻袋用小刀割開,將里面的白色高嶺土倒出,壓滿一個磨具。八人合力輪著石制工具將磨具中的高嶺土壓制成一塊磚,做成一塊碼放在一邊再壓另一塊。

這些高嶺土都是由建安西部的海灣處挖來運到這里的,至於挖掘和運輸的勞力自然是從張世、王虎抓來的那部分奴工里面的一部分。

奴工壓制磚石也沒什么好講的,張小凡就帶著李煜等人去看不遠處水力鼓風機的動力部分。

河道邊一排望過去,是數百號人或在敲敲打打的建造水車,或在搬運水車所需的物件,足足有五個水車正在建造,過個七八日想必就能建成。

「這是由丁隊正在建造的五個水車,待水車建成之後就可以向一丈遠的城內煉鐵爐的鼓風機提供水力鼓風。」張小凡自豪的介紹道,這水車他也親自參與設計建造,若不是燕王突然到來,自個正在督造水車呢。

看完了水車就去看重中之重的鐵礦山-大孤山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