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非川3(2 / 2)

「為何此地為有如此之多的吐蕃軍?誰能告訴吾?難不成吐蕃以算准吾軍會入谷而早以包圍上來了嗎?」郭待封焦急的對著部將吼道:「吐谷渾不是只有幾萬吐蕃軍嗎?為什么會突然貌出十多萬軍隊?」

諸將低著頭一語不發,身後的八千將士得知被圍的消息後全軍震動,神色驚慌,很多人心里忐忑的想道他們中有幾人能逃出這座山谷。

「副總管可能是在安西的吐蕃大軍主力回援,且末將觀察發現來援的吐蕃軍中很多都不是吐蕃人的裝束,而是吐谷渾人。」

「這么說吐蕃人征調了吐谷渾各部來戰?」

「恐怕是的!」張然黯然的沉聲說道。

郭待封與其他將領心都沉到了底,此谷的西北面不正是吐谷渾的王城伏俟城,西面是吐谷渾舊都吐谷渾城所在的伏羅川嗎?吐谷渾各部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可不少,此二地更是吐谷渾人主要聚居地,征集來十萬軍隊不在話下。

「報,於林棄大營而來。」

於林氣喘噓噓的領著三千兵馬僅帶著少量輜重逃到郭待封這里。

看見於林郭待封冷哼一聲,心里打定主意回去後就把不戰而逃的於林斬了。

眼下能否突出重圍都是個問題,也就沒時間來處置於林,僅帶來的輜重至少省著點還能維持全軍三日所需。

郭待封來回踱步,想著出路,十多萬軍隊殺來,出路只有三條,此局可謂必死之局,設此局的人想必是吐蕃大相欽陵吧!

可恨,吾郭待封竟然栽在此地,即使能率軍逃出去,此戰也是敗了,河谷又狹窄,能逃出多少?

「將軍請速下命令吧,拖下去,我軍只能全軍覆滅於此。」諸將圍了上來,焦急的請命道,兩路吐蕃大軍最近的不過十多里了。

「眼下只剩一條路了!」郭待封早以失去之前的神采和自負,眼神落寞道:「唯今之計,只有全軍拼死向眼前的兩萬吐蕃壓上去,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打垮,奪其軍背後的南路河谷沖出去,可與薛總管匯合。」

「將軍請下令吧,末將願做先鋒。」張然欣然請命。

「好,張然你領三千精騎繞過眼前的戰場從右翼突擊吐蕃軍陣。公孫景,你領兩千騎兵待張然與吐蕃軍接戰後從左翼突擊,本將領余下兵馬從正面將與李興激戰的吐蕃軍擊潰,再突入吐蕃軍陣之中。望各位將軍務必奮力殺敵,我軍才可能有一條生路。」

郭待封命令一下,諸將立即行動。

張然領三千精騎神色嚴肅,從右翼殺向戰場後方的吐蕃軍陣之中。

本以為兩路援軍以至,乘機饒亂唐軍軍心,勝卷在握的格勒見到右翼出現數千唐軍直奔自己的大陣而來,正面戰場上,唐軍卻是全軍壓進了戰場,戰場中的吐蕃軍壓力大增寡不敵眾節節敗退。

格勒見此大驚失色,可看到右翼遭唐軍騎兵突擊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前鋒敗退,卻無法分兵支援。

格勒只的派出五千騎兵去擋住右翼唐軍,可禍不單行,待派出去的騎兵與唐軍戰在一場時,正面唐軍背後再度殺出數千騎兵直奔己方大陣左翼。格勒懊惱,這是中了唐軍分兵之計,眼下僅有兩千騎兵可用,余下五千皆為步卒。可眼下前鋒馬上就敗了,正面唐軍主力可就直接突擊本陣,若把騎兵都派出去,五千步兵正面遠多於自己的唐軍?

(前面章節中有個妙誤,宋代及之前的華夏漢人自稱是華人,有時也稱漢人,如舊唐書中唐高宗對高句麗戰後官吏任命就是這么記載的:高麗國舊分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戶六十九萬七千;乃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一、縣一百,又置安東都護府以統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華人參理百姓。乃遣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總兵鎮之,其後頗有逃散。

這在各個歷史時期華夏的歷史典籍中可以找到對自己的稱呼;漢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因漢朝當時的國力強盛對他們產生了極大影響而以漢代國名稱呼華人,並且一直延續下來;這就跟唐代對日本和東南亞這些在漢代影響不足的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力,而當地人稱漢人為唐人一樣的道理。比如日本石垣島上有一座唐人墓,卻是晚清時期修建,埋的是逃到島上被英美殺的中國勞工。

當然啦,古代漢人還有一個中國人這樣的自稱,主要是對外使用,其意義與現代中國人完全不一樣,那是當時漢人對外的自豪稱呼,其意為漢人是世界中央之國的人。還有皇漢、皇宋這樣的自稱,這是指當時漢人的國名,屬於對外抬高自己國家的目的,與現在的意義也不一樣。

說來古代華人這個稱呼才是漢人六百多年前的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