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戰後封賞(1 / 2)

今年三月始的安東平叛戰爭自李煜與新羅議和停戰條約的簽定暫告結束。

王府長史現安東都護府長史李元素終不負李煜期望,不僅將遼東地區的政務處理的僅僅有條。鴨淥水以南地區平定後,奉李煜令率領安東都護府政務人員將治所從安市遷到平壤,開始架構起鴨淥水以南這片地區的地方統治機構。

將新收復的安東四大都督府,仿大唐地方統治結構改置州縣,選拔官吏。

鑒於燕王府原有招攬的人才都被派至遼東各州縣任官,眼下治理地方的人才稀缺,只能先將地方統治機構的架子搭起來,暫時委任駐軍將領擔任地方官職。

派回長安報捷的張翁喜,按時間推算也就剛到長安,不過幽州傳回好消息。張翁喜這回去的一路上按薛俊的計謀,不斷向外傳遞安東數十州縣缺官,燕王求賢的消息。

那些在家苦讀准備參加科舉的士子們,一聽此消息後,就如餓狼聞到了肉味,紛紛准備起程。最先得到消息的幽州士子以經騎著馬趕往平壤的路上。

李煜估計再過個十來天,第一批來的士子就會到平壤,緩解目前對地方官吏的需求。

戰爭結束了,現在是李煜對將士們論功行賞的時候。

參戰將士的職官這是李煜可自行提拔任命,但將士們期待的勛官,只能以文書記錄立功將士們的功勛再上報朝廷,由朝廷確定封賞。

這場歷時近一年的平叛戰爭,李煜麾下可謂傷亡慘重。

前後數次大戰,陣亡總計達到13500余人,其中一萬余人是招募的遼東兵。

李煜都不得不慶幸,辛虧在發起平定高句麗叛亂的決戰前招募遼東華人為兵,不然如此慘重的傷亡很可難讓李煜元氣大傷。

給予將士們除了發放一筆按軍功大小的賞錢外,主要是戰前許諾的安東地區土地。

高句麗經過數十年點戰爭,尤其是高句麗滅亡後,此起彼伏的叛亂,再到今年的大規模平叛戰爭。

曾經348萬5千余人口的高句麗,除了被大唐強遷內地的五十多萬人口外。還有在戰爭中被新羅掠走的原高句麗百姓及俘虜。以經並入新羅的高句麗東南部的泉井郡、比列忽郡、各連城郡、休壤郡、鐵圓郡、達忽郡、加羅郡、楊口郡、述川郡、北漢山郡等地百姓。再加上自瓠瀘河之戰結束後,先後奔入新羅的安舜部眾。前後移民並入新羅的高句麗人口有40萬之多。

現整個遼東五個都督府人口僅有一百十五萬余,國內城所在的哥勿州都督府人口在四十萬左右,一直都未被叛軍所陷的東柵州都督府有二十多萬口。平壤和漢城兩都督府現有人口還未被統計。

李煜估計原高句麗人口損失了一百四十多萬,不論是遼河以東地區,還是鴨淥水以南各地,到處都是拋荒的土地,人去樓空的村庄,以及眾多被廢置的小城。

做為管理民政的長史李元素,先前就以丈量出遼東五都督府空閑無主土地,將其全被收歸安東都護所有。

李煜就靠手中掌握的這部分土地做為部下將士的封賞。

麾下軍功最重者為薛訥、李尚旦、張世、高崇德、李業嗣五人,其次為王虎、李業詡、陳宣、程伯獻、薛茂勛、秦景倩、劉仕江、劉滔、尉遲循毓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