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意外的驚喜(1 / 2)

李煜出的算術題算是中等難度,以考驗當代文人士子們算術水平,做為將來制定數學教育的一個參考。

應試的士子文人中,大部分立志通過科舉的進士科和明經科登第做官,這兩科又不考算學,故對算術學的不多。

當做到李煜出的五道算術題時,不少人眉頭緊皺,或咬筆頭深思、或抓頭搔耳一愁莫展。

幸好李煜在試卷上對題目中的阿拉伯數字做了注解,每個數字對應的漢文數字,不然這些文人士子們就得抓瞎了。

當然,現在阿拉伯帝國才興起數十年,他們的文明還停留在野蠻的沙漠游牧時代,都還沒完全吸收融合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的文明,更沒有征服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印度旁遮普地區。故現在就不存在所謂的阿拉伯數字。

李煜對外宣稱從天竺商人那得知這種簡便的數字,精心將其改良應用,取名為華夏數字。

目前僅在燕王府及安東都護府里在算術中應用,為了讓更多世人了解這種簡便的華夏數字,李煜特地令皇家周刊一期中,用兩頁特地介紹華夏數字,闡述其使用的方便、易懂性。

算術題雖難倒了不少應試者,但仍有不少人答題如飛,五道算術幾下就給算出,一臉輕松。

崔融答完算術題松了口氣,暗自慶幸以前讀書時不僅習儒家經典,還專研過《《九章算術》、《周髀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等算學經典。再掃視了遍後面的策問、貼經、墨義等題,微微一笑。對於從小飽讀詩書的他並無什難度,提筆就雲淡風輕的寫作起來。

坐在崔融左右兩邊的桓彥范與劉希夷二人也是飛快的答題,令旁邊正苦思算術的盧翰大為驚異,苦笑一聲,到哪都能碰到能人。

會不遠萬里來安東求官的文人士子普遍是科舉難登弟,官身難望之流。或喜雜學不喜四書五經,詩詞文章自然難登科舉門第。或有才華卻不為權貴所重,同樣考不上科舉。

唐初的科舉制盛行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來行卷邀名,在長安打響自己的名聲,在科舉中得便捷從而一舉登科。

第一天筆墨試結束後,應試的士子文人們或喜慶或頹喪的走出的都護府衙,回去准備第二天的面試。

崔融打算回驛館,看到坐自己旁邊的士子從身旁經過,觀其長相不俗,美姿容,應試時筆鍵如飛行文如流水,想必其才學不淺。

僅帶一書童坐船來到平壤的崔融,正感安東陌生之地無一好友,頓時心想結交。

「前方可是劉郞劉希夷呼?」崔融離開考場曾掃視了一遍對方的文案上貼的姓名。

自感考的不錯,心情甚好的劉希夷聞身後有人叫住自己,回頭道:「正是在下,不知兄台喚吾何事?」

「吾字安成,名崔融,齊州人也,應試時坐於汝左旁。」崔融笑道:「吾觀兄台答題行雲流水,胸有成竹,想必也是飽讀詩書文才沛然之人。吾等為求入仕,不遠萬里來到安東,孤身一人若無好友相伴,豈呼不美?觀兄大才,吾想與兄台結交為友,共論詩賦,議論時政,如何?」

「兄即有此意,吾心中甚喜。萬里孤生來安東,以圖報國,能結識兄台也是一樁美事。」

劉希夷大喜道:「吾字延之,名劉希夷,汝州人也……」

「兩位仁兄結為好友,可否加吾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