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黑夜纏綿(1 / 2)

回沛王府的馬車上,李賢心事重重。

煜弟未開府前與自己和大哥聊天時,常將話題牽引到華夏的將來。提出了很多前人未談及、甚至從未想過的問題:那就是自華夏有歷史記載以來,從未斷過的西、北方向胡虜的威脅究竟是何因?

夏、商、周三代有戎狄,秦漢以來有匈奴,後繼鮮卑、柔然,自北魏以降,則是突厥為禍三朝。

突厥在貞觀年間被李靖陰山一戰而滅,那未來呢?

誰能保證廣袤的草原在將來不會興起另一股胡虜勢力,甚至超越歷代草原強族又恰逢神州大地君昏臣庸四分五裂的好時機。

因此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假設:華夏被胡虜整體滅亡。

華夏所延續的衣冠制被消滅,歷史記載被胡虜篡改刪毀。華夏的歷史名人、英雄人物以各種抹黑、造謠的方式流傳後世,那這個華夏是亡了還是未亡?如有可能,我們該做怎樣的措施以備後患?

此假設常常成為自己與大哥的笑談,華夏怎會滅亡?煜弟未免杞人憂天!

前雖有五胡亂華之禍,中原盡喪胡虜之手達兩百余年,可還是有漢家江山存之於江淮與胡虜分庭抗禮,北方漢家也並未因此斷絕傳承。至直隋文帝率領眾華夏兒郞反戈一擊重築中原大地華夏風貿,一統南北實現華夏再興。

對於煜弟所提出的假設:華夏將來可能被胡虜整體滅亡,華夏衣冠、歷史、風貌為之不存,實乃笑談。

不過煜弟倒是提出了一個設想的防范措施,頗令自己與大哥為之驚。

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比喻華夏不能僅存於神州大地。

應於海外尋一得天獨厚,不與胡虜之地交接的地域,移民再造一個華夏,委以賢良統治。自此華夏二分,諾其一有難,另一夏進既可予以支援,退可保華夏文明不失種族不滅。

煜弟當時提出此策,自己與大哥驚為千古奇想。

此策想法雖好,但對朝廷政事熟知的自己和大哥並不認為該策可以實施。因為當今恐怕除了煜弟外,無第二人會認為華夏將來有被胡虜傾覆之危,頂多不過是再一個南北朝罷了。

不過,以綜合煜弟自去安東伊始所做之一切,難道煜弟一直都在為海外另造華夏做准備?

李賢將這兩年李煜所做之事串聯起來,整個人為之一震。

諾說煜弟想吸納百姓屯墾海外各島積攢實力圖謀不軌,李賢是不信的。

首先看看那些當前為煜弟所控制吸納百姓的海外各島,除了一座台灣稍近外,哪座島不是千里之遙?那北海道聽聞,還在倭國以北的海外,需要在秋冬時節,以煜弟造船坊所建造當今航行最快的海船,配以最熟練的船員順風尚需一月半有余。

各島分隔如此遙遠,加起來連大唐一道所轄之地都不足,憑何以謀反?

一直被一些捕風捉影的朝臣奏聞煜弟所依賴的安東都護府,經朝廷派人秘密調查發現。安東地區百濟之地大部為新羅占領,原高句麗舊地百姓久經戰亂,又經歷朝廷強制移當地豪強於內地,人口堪堪達到兩百萬。煜弟今年下半年又大搞海外屯墾,開拓黑水靺鞨之地,實際上還處於失去丁口狀態。

煜弟雖雄兵六萬六千於安東,李賢明顯不認為煜弟能憑此打入中原。

說煜弟圖謀不軌,意欲謀反,倒不如說煜弟有割據安東之心更令外人信服。

到了李賢與李弘眼里,則是無奈搖頭嘆息:「煜弟究結於華夏將來有存亡之危,欲布局於海外。」

太陽落下了西山,用過晚膳後,李煜曖昧的看了靈兒與馨兒兩嬌滴滴的小美人一眼,轉身離去。

靈兒糾結了,是去還是不去,對著小食指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