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1 / 2)

吾非良人 丹青手 1582 字 2020-06-11

……茶水從高處滑落茶盞, 聲如流水濺玉, 茶香縈繞鼻間, 聞之心曠神怡, 見之賞心悅目。

周遭發出聲聲感嘆, 王進生捻須連連笑贊。

秦質端看其茶,面含笑意有禮有節, 待仆從收壺時卻不經意間看到了指節處, 手持壺嘴常年累月卻沒有厚繭。

他端看片刻, 又收回視線隨意掃了眼兩則臨桌的仆從後,神情不變間伸手微抬茶盞,閉目輕嗅, 茶上白煙騰騰, 縹縹緲緲慢慢模糊了他的面容。

布影戲完了上半場, 水榭上一片喝彩, 秦質待喝彩聲漸落, 看了眼堂中的皮影戲,似尋話家常般問道:「聽說巴州皮影戲聞名塞外,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這皮影做得惟妙惟肖,只不知這皮是如何制作而成?」

「回公子的話, 這皮影是用牛皮而制,牛皮厚薄適中, 質堅而柔韌。」手持皮影的老者緩聲回道, 回答卻避重就輕, 只在皮毛。

秦質將茶盞放回桌案上,玉面略含疑惑,「這皮影畫法精湛,不知老先生是用何種手法繪成?」

坐在幕布後面的老者聞言下意識看了眼一旁的盲女,眼里閃過一絲慌亂。

若說這影子戲如何演,他倒能說出一二。可制作的手法,又如何料得到會有人問起……

持壺立於一旁的人身形不動,卻因過於不動聲色而顯得僵硬。

靜默須臾,盲女低著頭朝著秦質的方向,低聲開口,面皮溫婉可人,輕聲細語頗有小家碧玉的味道,「爺爺年邁耳里有所不及,不善措辭之處還望諸位見諒。

此間皮影戲的手法多種,取於宋寺院壁畫,多用陽刻,四肢和頭部皆分別雕畫而成,其間用線聯綴而成。

繪制皮影工序極多,需經制皮,畫稿,鏤刻,敷彩等過程,才能得一個皮影人……」這回答無可挑剔,顯然對皮影戲了然於心。

王進生抬手捻須,面色和藹感嘆道:「自來就傳燈影子是戲曲之父,就其工序精巧繁多也當得起這個名頭了。」

秦質看向打鼓的盲女慢聲問道:「聽姑娘此言,似對皮影極為喜愛,可是自幼便開始接觸?」

盲女聽著聲音面向秦質這處點頭,「是的,小女子是聽著皮影戲長大的,早已浸至骨里,尤甚喜愛。」言辭確確喜愛,面部神情卻唯獨沒有那種對珍愛之物該有的憧憬,只余良多麻木。

「怪道姑娘如此熟悉皮影一戲。」秦質微微一笑,湖岸波光粼粼,一人一景似出塵入畫,引人矚目。

問話稍停,皮影戲忙趕起唱戲。

王進生聽得入迷,滿心滿眼皆在戲中,到精彩時贊嘆連連。

秦質一心牽連戲中,看著戲中去拿茶盞,不留神間衣袖拂倒了茶盞,茶水一下漫到了桌案上,漫濕了二人的衣杉。

二人皆避之不及,秦質收起微濕的衣袖,面含愧疚,「好戲醉人,連茶盞都拿不穩,倒要多賠大人一套衣杉。」

持壺人忙扯了腰間白布彎腰替他們擦拭,褚行上前一擋。

王進生聞言哈哈大笑,起身去閣樓換衣,嘴上卻調侃道:「倒全怪在了戲上頭,這衣杉你難道還要耍賴不成?」

「既然賴不掉,那便只能賠一件了。」

見秦質站起身與王進生並排而行,持壺人看了眼盲女,又矮下身去擦桌案。

待他們離去後,持壺仆從皆離去,盲女起身退去,皮影戲繼續唱著。

盲女出了水榭,拿著盲棍沿著一路摸索著過了水榭樓台往園里去,行走間極為靈巧地避開花圃,速度竟然比常人還要快。

園子里有些許婦人看花賞景,盲女恢復用木棍找路的速度。

不遠處慢慢迎面而來一人,盲女刻意放慢了速度,在人經過她的時候,微微一斜,跌了過去。

那人伸手扶住,青梅浸水般的聲音聞之悅耳舒爽,一下靠得很近,好像就在耳畔響起,「小心。」

盲女想要收回手,腳卻突然一崴,人都險些沒站穩。

「姑娘必是崴了腳,我來替你看一看罷。」

盲女似腳踝疼極,聞言微微點了點頭,「勞煩了。」

秦質看了眼周圍,扶著她就近坐下,矮下身子將她腿輕輕抬起,手握著她的小腿,隔著布料在她腳踝處細細一按,掌心的溫熱隔著布料傳來,盲女有些許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