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鄉村路帶我回家》《穩穩的幸福》(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4864 字 2020-08-10

廖楠的生曰比較特殊,或者說比較點背,他是1976年2月29號生的,很奇葩的曰子,造就了他很奇葩的人格。().這曰子不但是四年才會出現一次的2月29號,陰歷也很悲催,是一月三十。

要知道,陰歷的大月和小月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大月才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不一定哪個月就是大月,也不一定哪個月就是小月,沒有固定的規律。所以陰歷的「一月三十」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甚至連著好幾年不出現也有可能。

比如93年就沒有陰歷的「一月三十」,90、91、92年也都沒有,上次有「一月三十」,還要追溯到1989年,下次再出現,要等到1994年了。

廖楠想每年過個陰歷的生曰都是奢望,陽歷的就更別提了,四年才能過一次,所以他給自己逆天改了命,甭管陰歷陽歷,他都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過生曰。

今天已經是二月的26號,距離廖楠的生曰只有兩天了。

杜星河今年特地給廖楠生曰party訂了個ktv大場,算是回饋廖楠在《包青天》電視劇里的免費獻聲了。

這只華光小狽給《包青天》錄片尾曲一分錢沒要,後來沒法出專輯,也沒太鬧騰,這點杜星河還是比較感謝廖楠的,所以這次生曰一定要給廖楠好好過。

此刻,聽說徐諾給廖楠買了生曰禮物,杜星河一邊開車一邊好奇的問:「你給他買的什么啊?」

徐諾甜甜一笑,對著頭比出一頂帽子的形狀道:「我去那邊的牛仔店逛,看到美國西部的牛仔帽都很好看,就給廖楠買了一頂,嘻嘻,我覺得他的阿福頭太傻了,戴上帽子可能會好點。」

杜星河想象著廖楠一個小矮個戴牛仔帽的樣子,怎么想怎么覺得不和諧,不由勸說:「我覺得你還是別送他牛仔帽了,廖楠不是那種粗獷風格的,牛仔帽還是送林叔好了,林叔戴牛仔帽比較配。」

想象著林建國戴牛仔帽的樣子,杜星河不知怎的就聯想起了周董的《牛仔很忙》,那大叔既會耍雙截棍,又會打龍拳,再表演個牛仔很忙,周董的歌那大叔差不多都能當mv的主角了。

徐諾給林建國帶了別的禮物,道:「我給林叔買了塊蠻好的機械表想送他,我看他手上戴那塊,表帶都磨破了。」

杜星河暖心微笑:「什么牌子的啊?不是美國牌子吧,美國好像沒有什么太好的手表品牌。」在這個位面,最頂級的手表依然是瑞士制造。

徐諾自然知道撿好的買,道:「不是美國的,是瑞士的,【積家】,你聽過嗎?」

「聽過,很大牌。」

「我給林叔買的是陀飛輪系列的,樣子和功能都和咱們國內海鷗牌的陀飛輪系列表差不多,在當地賣兩萬美金出頭,換算過來才一萬多塊錢,比海鷗表便宜很多。我本來也想給你買一塊,但我估計你不喜歡,就沒浪費錢。等有機會咱倆去買海鷗的情侶對表,你覺得怎么樣?相比積家那種瑞士品牌,我還是覺得海鷗表更好,更接地氣。」

杜星河笑道:「買了也帶不了啊,只能在家看著,多沒勁啊,等以後咱們公開了,有機會戴了再買吧。」

「你說的也對。咱們連情侶表都沒法戴,唉……」徐諾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而後問杜星河:「牛仔帽要是不送廖楠,那送他什么啊?我給曉萱她們帶回來的多是女士化妝品和女士用品、衣服什么的,都不適合送廖楠。還有的就是給你帶的各種樂器,沒別的了。」

「我給他准備了一個高檔的bv耳麥,准備送他,讓他能更好的鑒賞音樂。至於你……」杜星河想了一下道:「要不你送他個cd機好了,我看他用的那cd已經很落後了,等下午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去給他買款bv最新出的cd機,正好和我送他的耳麥配,就當你送的。」

聽到能和杜星河的禮物搭配起來,徐諾相當滿意,只要能和杜星河聯系在一起,她就覺得很滿足。

兩個人一路說笑,很快就到了東加花園。

兩個多星期沒回家了,窗戶也沒開,一推門,徐諾便聞到了一股熟悉的溫馨的濕潤的味道。

靠海的房子就是有這點不好,空氣會潮濕,房間容易發霉,有異味,久而久之的這也就成了一種家的味道。

徐諾將客廳落地窗以及各個房間的窗戶都打開了,好好的透透氣。隨後跟著杜星河一起來來回回的搬了兩趟,才將大大小小的十幾個箱包搬回了家里。

先不著急洗澡,徐諾興奮的為杜星河拆開樂器箱,給杜星河看她帶回來的十幾件小型的西方樂器。

徐諾知道杜星河最喜歡的樂器是小提琴,她去看了美國當地的小提琴,可感覺還不如杜星河在國內買的那幾把好,所以她就沒給杜星河瞎買小提琴,轉而買了很多她覺得很稀奇古怪的樂器,其中多是吉他樣的彈撥樂器,但都是尺寸很小的那種,比如小號的曼陀林(mandolin),還有小號的班卓琴(banjo),還有更加奇怪的就像折了脖子的魯特琴(lute)。

杜星河見徐諾興奮的一一為他開箱介紹,頓時生出一種無奈的感覺,因為徐諾買的這些琴,尺寸都太小了,不是正常的尺寸,應該是模型類的樂器,就像他之前買的那把御琴坊出品的小吉他一樣,這些小樂器都不是演奏用的,更多的作用是擺設。

唯有那把鈴鼓狀的班卓琴,尺寸稍微大點,但也應該是正常班卓琴中尺寸最小的那種,全琴的長度還不如他的胳膊,比徐諾待會那把吉布森的電吉他要短多了。

也不知道是徐諾被當地人騙了,還是覺得正常的樂器太大,不好往回買,才買這么多小樂器,這些小樂器基本上都只能當擺設品,沒更多的意義了。它們的音色都很受限,沒法像正常的樂器那樣達到演奏級的效果。

不過鑒於徐諾一片好心,杜星河自然不會苛責徐諾白花錢買這些沒什么意義的樂器。至少還有一件小號的班卓琴能給他玩。

把杜星河的禮物一股腦的送給杜星河後,徐諾便去洗澡了,在飛機上待了小一天,她需要好好的泡個澡放松一下。

杜星河趁著徐諾泡澡的工夫,將班卓琴的音給定好了,他以前沒彈過班卓琴,但這種樂器和吉他算是同族,杜星河一上手就能駕馭自如。

雖然沒彈過,但杜星河對於班卓琴的歷史還是比較了解的,畢竟是修過西方音樂史的人。

班卓琴起源於西非,在17世紀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黑奴把它引進美洲新大陸。後來,班卓琴從南方的種植園漸漸傳至美國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來。

1830年,一個名叫喬-沃克斯威廉的白人班卓琴師穿過維吉尼亞,開始了他的流浪音樂生涯。

此後,沃克斯威廉用樹皮燃燒後的灰燼將臉塗黑,開始模仿黑人的一些滑稽表演,加上他高超的班卓琴演奏技巧,沃克斯威廉的表演在當時美國社會迅速擁有了大批白人與黑人觀眾,這種表演形式被當代音樂人類學家稱為「黑臉娛樂」。班卓琴也在沃克斯威廉的帶動下逐漸興盛起來。

這些都是中國辛亥**之前很久的事,應該沒受到蝴蝶效應的影響,和上個位面的歷史是一樣的。

班卓琴在美國算是相當有歷史意義的一種樂器,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有數千名班卓琴樂手都加入了當時的南北雙方陸軍,來隨軍鼓舞軍隊士氣。同時,每次戰役結束後,班卓琴的聲音也算是對陣亡將士們的最高敬意和獎賞。

發展到現代,班卓琴一直在美國鄉村音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的鄉村歌手經常用班卓琴和曼陀林搭配,來塑造鄉村音樂的氛圍。

徐諾買回來這把班卓琴,琴弦是尼龍的,偏軟,彈出來的聲音比較小,杜星河試彈了一陣,立刻就感受到這把琴里蘊含的濃郁美國鄉村風。

彈著如此具有美國鄉村氣息的樂器,杜星河忍不住哼起了上個位面美國鄉村音樂之王約翰-丹佛的《鄉村路帶我回家》(-virginia~(我的天堂,西維吉尼亞)

blue-ridge-mountains-shenandoah-ains~(但比山脈年輕)

growin-ry-r~(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ry-roads~(帶我回家,鄉村小路)

……

雖然不像約翰丹佛那樣是用民謠吉他在伴奏,富有更多的感染力,班卓琴的伴奏風格更為干脆明快,配合著這首鄉村民謠活潑悅動的旋律,更顯出一種美國東部的鄉村風情。()

在上個位面,約翰-丹佛年輕時放棄學業,潛心從事鄉村歌曲的創作與演唱。起初受到別人的嘲笑,但他始終不為所動,終於在1971年,以這曲《鄉村路帶我回家》,一躍成名為著名鄉村音樂歌星。

其實推廣了班卓琴的喬-沃克斯威廉,音樂路走的也是異常艱辛,起初這種流行於黑人中的樂器,根本不被人們所看好。但沃克斯威廉通過不懈的努力,將班卓琴音樂從美國大陸一直帶到了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甚至在1843年,他還受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召見,取得空前的成功。

這種執著於音樂並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曾幾何時,一直是杜星河堅持下去的強心劑,因為熱愛,所以執著。也因為執著,他變得更加熱愛。

約翰-丹佛的《鄉村路帶我回家》帶著濃濃的思鄉情緒,大量的運用了很具美國鄉村音樂特色的弱起和切分節奏來渲染活潑自在的情緒。

由班卓琴這種從西維吉尼亞真正興起的樂器彈奏出來,美國鄉村風情變得更加香醇了。

坐在坐地窗前的靠椅上,吹著午後的海風,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杜星河唱著這樣的歌,心里也有點思鄉了。<her-o-blue-watear-drops-in-mry-r~(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ry-roads~(帶我回家,鄉村小路)

……

雖然這首歌是首快樂的思鄉之歌,但其實在創作之中,約翰-丹佛還帶有明顯的環保意識,從劃分來說,這首歌也算是首環保公益歌。

其實在上個位面的6、70年代,美國的環境沒比中國好到哪去,不過他們通過了幾十年的重視與校正,終於將環境保護做好了。

杜星河料想上個位面自己的祖國,在重視環境保護後,應該也會慢慢的走上正途吧。畢竟,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環境治理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沒有幾十年的治理時間,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估計五十年以後,上個位面的中國環境就能和這個位面的中國差不多了。就是可憐了穿越過去的華光之狼了,希望他的後代或後後代能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吧。

要說這個位面的美國,估計是打仗打瘋了,總是取得不了他們想要的結果,搞的政斧只顧著參與更多的戰爭,而忽視了國內的治理。聽徐諾說的美國東海岸,環境真是夠差勁的,維吉尼亞州估計也好不到哪去。想必那邊的藝人還沒有約翰-丹佛這樣的環保意識。

一個國家的音樂風格,是能反應出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的,如果他們的主流音樂圈在70年代就有很好的環保意識了,他們現今的環境治理也不會這么的差勁。

不想那么多了,還是享受美國鄉村之王的美妙音樂吧。

撥動著柔軟的班卓琴弦,望著大海,腦海里展現出一副西維吉尼亞的山村圖景,杜星河越唱越投入了。

記得在上個位面,他第一次聽這首歌還是在聽卡帶機,當時他就被這首歌快樂的旋律所吸引了,後來作為美國鄉村音樂的代表曲,他曾深入研究過這首歌,深深的能體會到約翰-丹佛在創作這首歌時心中所懷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這首歌旋律發展得異常干凈利落,毫無心計,從敘述到傾訴再到歌頌,潤好嗓子逐漸達到高氵朝。經過重復的旋律,母親與故鄉和二為一、互為修辭的感情,分不清歌者究竟要回家,還是要回到母親身邊。

唱到高處,更是眾口一歌,伴著自豪和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和笑容,這是杜星河最喜歡的心情。<-hohe-road-ill-get-a-feeline~(我早該回到家的懷抱)

yesterry-r~(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ry-roads~(帶我回家,鄉村小路)

……

浴室中,徐諾泡著澡,就聽客廳中傳來了節奏明快的美國鄉村歌曲,她開始以為是杜星河在放音樂聽呢。她帶回來的cd中,有好幾張的美國鄉村民謠的專輯,她都相當喜歡。

但沒聽幾句,徐諾就聽出來了,這個唱著一口流利美語的聲音,是杜星河的!他的愛人實在太強大!剛剛她才和杜星河講,那把曼陀林和班卓琴都是美國鄉村音樂除了吉他外的代表樂器,現在聽這聲音,應該就是杜星河在彈班卓琴邊彈邊唱!

他怎么什么樂器都會啊?真是太厲害了!

杜星河的潘多拉音樂魔盒一經開啟,立刻就會釋放出讓徐諾無法抗拒的魅力。

匆匆的沖過身子後,徐諾裹上浴巾包上頭,來到客廳,准備近距離的欣賞杜星河的演繹。

正面對著窗外,翹著二郎腿坐在靠椅上,懷里抱著小號的班卓琴自彈自唱,午後的陽光披灑在杜星河的身上臉上,還有那頭被徐諾笑話過的短發上,顯得是那么的閑淡愜意。

他輕吟的歌聲更是帶著純正的美國鄉村味道,閉上眼,徐諾甚至覺得自己在聽一張香醇的美國鄉村~(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ry-roads~(帶我回家,鄉村小路)

……

唱的太投入,杜星河沒看到徐諾已經站到了客廳里在聽他唱歌,反復的吟唱了三遍由鄉村小路延伸出的思鄉高氵朝後,他重重的一掃弦,將情緒徹底抒發出去,跟著又突然按住了琴弦,旋律和感情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

客廳轉瞬間只剩了遠遠的傳來的海潮的聲音,以及零星的海鷗叫聲。

杜星河剛剛唱的有點太進入狀態了,思鄉之情一發不可收拾,這時按住琴弦,他閉上了眼,內斂了一下自己思鄉的情感,不再讓這種感情蔓延,因為再蔓延也沒有意義。

有些人,在能回家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回不了家的時候,才發現追悔莫及,此刻的杜星河,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咕咕……」

聽著窗外不停傳來的海鷗叫聲,杜星河突然覺得很傷感,很孤單,孤單到他想起來了上個位面一位海鷗老人的故事,一個真實的已經寫進了小學課本的故事。

這位「海鷗老人」,名叫吳慶恆,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飛抵昆-明的紅嘴鷗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當紅嘴鷗「駕臨」,老人都會天天徒步十多公里進城給它們喂食,和它們嬉戲,風雨無阻;

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資,有一半以上都用來給海鷗買吃的,為此,老人平時幾乎舍不得花一分錢坐公交車。四元五角一斤的餅干,老人毫不吝惜買給海鷗,他知道那是海鷗最喜歡的美食;他還經常買來雞蛋為海鷗制作「雞蛋餅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煙。

老人與紅嘴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他能將水中的海鷗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小學課本中寫到的「獨腳」、「老沙」。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老人最牽掛的依然是紅嘴鷗……

杜星河無法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孤單,也不知道那老人有沒有家,有沒有家人。

為什么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惦記的不是人,而是鷗?

不過也好了,至少還有的惦記,比徹底的孑然一身要好的多。

有很多人,到死時,真的都沒什么可惦記的了,更沒有什么被惦記的,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