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去看夜場電影(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2646 字 2020-08-10

這個位面,市面上基本沒有盜版電影,電影剛上映時,也不可能正版影碟上市,所以想看電影,人們只能去電影院看。

要說這邊電影的票價並不高,一般都是20元或25元兩個價位,就算頂級大片,也不會超過40元。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么3dimax之類的巨幕類型電影,所以整體票價偏低。甚至還有些打折電影票,10塊錢就能買到。

雖然票價不高,但這邊的院線基礎建設很好,也很普遍,像是福灣這座不是國內最大型的城市,方圓八千平方公里內,在93年初,已經擁有超過150家電影院,銀幕總數更是接近1000塊!

像長安那樣的絕頂大城市,電影院更是超過了300家,銀幕總數就超過兩千塊!

具權威統計,在1993初時,中華大地上的正規電影院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七千家!銀屏總數更是超過十五萬塊!這個數字已經要超過杜星河曾經生活過的那個位面全世界的銀屏總數!

這個位面的中國,一個國家的電影市場,已經大到了占據全世界半壁江山的程度!不過因為略顯封鎖的天朝大國文化制度,使得這塊超級大蛋糕,只被中國人自己享受著,有點自娛自樂的意思,但大家都樂在其中,畢竟,中國的文化輻射了全亞洲,自己消化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要從純粹的藝術角度看,這個位面的中國電影。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廣度都還不太夠,電影業也有點如今唱片業的瓶頸感覺,越來越逐利化,發達的本地電影工業,就像一台巨大的造夢機器,夜以繼日的運轉著流水線,這樣加工出來的電影,同質化很嚴重,多是有票房保證的爆米花片,讓大家看個樂子就行了。

這邊國內有深度力度具有反思意義的電影。數量很少。因為這種電影的票房確實不怎么樣,一般都是慘敗,而且根本得不到大范圍上映的機會。如今除了還對電影有追求的電影工作者外,大部分的導演和電影工作者。都更喜歡接拍一些庸俗的更賺錢的電影。

這邊的電影市場總量。要比唱片市場大五倍以上!競爭的殘酷程度。可想而知有多大!實力強悍的影視公司多如牛毛,全國院線更是按照地域分界,建立起了五大院線聯盟!

這邊的電影。上映時是不可能在所有院線都同時上映的,因為這邊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太多了,幾乎兩三天就會有部重量級的電影上映,出產之頻繁,競爭之激烈,讓電影公司在電影上映時,能搞定一條院線聯盟內的電影院能給同時上映就不錯!

一部電影在公映時,若能誇區域搞定兩條或三條院線聯盟,在其電影院內同時上映,那這部片子的卡司一定非常不一般!並且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一定有特殊的背景。

就像1991年6月1號,方雅君30歲生日那天,上映的溫情災難片《六月一日,黎明前》,就是為了紀念北山大地震20周年的電影,這部電影牽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是一部超級催淚大片。

但縱使這樣,這部電影也只在以首都長安為核心的中西院線聯盟(全國第二大院線聯盟)、以文化重鎮北平為核心的華北院線聯盟(全國第四大院線聯盟)、以及以魔都申海為核心的華東院線聯盟(全國第三大院線聯盟)這三條院線聯盟上映了。

以香江為核心輻射著廣城、福灣等地,影院數量最多,全國最大的東南部院線聯盟;以渝城為核心規模和華北院線聯盟差不多,但影院數量略少一點的西南院線聯盟,自始至終就沒上映《六月一日,黎明前》。那時這兩條院線聯盟上著另外的大片呢,之後因為排片競爭激烈,這兩條院線也沒上《六月一日,黎明前》這種國家級的大片。

這邊的電影局在審核過電影內容,給電影分過級,授予上映權後,就不會再干涉別的了,至於電影在哪個地區上映,全靠電影公司自己去談了。

由於五個院線聯盟的競爭關系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殘酷,一般一個電影聯盟拿下一部片子的播放權後,會對電影公司作出多重限制,不允許這部電影再去別的院線聯盟上映,而別的院線聯盟看一部電影簽另外的影院聯盟了,也不可能再上這部片子了。

在這邊,影院聯盟和電影公司,基本屬於同等高度的關系,沒有誰特別求著誰的意思,如果是一部質量極佳的電影,院線聯盟會去競爭這部電影的上映權,但如果是一般的電影,就要電影公司去院線聯盟毛遂自薦了。

通常一個區域內的電影公司,都會選擇本區域的院線聯盟發展,很少有跳區域去放映的,就像電影之都香江,當地的十幾家大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通常都會在東南院線聯盟內上映。不會在別的院線聯盟上映,那些地區的人們要想看東南聯盟旗下的明星,就只能在當地買dvd,這也算一種地方性的影視保護了。

因為電影市場實在太大了,不可能有一家公司能把這塊蛋糕給一口吞下,所以形成了目前這種五條院線聯盟競爭的局面。

像是《六月一日,黎明前》這種超級大片,能談下三條院線同時上映,這都傳是張家人在背後下命令了,北方的院線聯盟這才合作一次,否則就算是這個級別的大片,也不可能在不同的院線聯盟同時上映,還是三條。

這片子也創了進入九十年代後,中國以及全世界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38億中華元!折合成英鎊,將近40億英鎊!折合成美元。將近8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比很多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還高了!

可見這邊的國內電影市場爆發力有多強!要知道,這還只是三分之二國內市場電影市場出產的單片電影票房!

根據五個院線聯盟公布的數字,1992年全年,大中華地區的電影總票房已經成功突破了1000億大關!

其中票房最高的東南院線聯盟,票房數字高達290億!這個數字超過了1992年整個中國唱片產業的總產值將近一倍!由此可見這邊的電影市場和唱片市場比,是種怎樣的強大!從這些數字中就可以看出,電影明星的身價普遍比純歌星要高很多。

不過最頂尖的歌星,其身價和影響力和最頂尖的電影明星算是旗鼓相當的,就像歌王張德華,他一個人的唱片一年能賣10個億!這數字放在唱片圈。已經逆天到能爆掉上百家小的唱片公司的總營收。這個數字放到電影圈,也算非常高的了,畢竟,這是他一個人一張唱片的產值!

那些高產的電影明星。就像新晉拿了華龍影帝的杜星河他們的大學長。明星「勞模」黃洪雷。去年共參演了六部電影,在華南院線聯盟收獲了超過20億的總票房,這數字就比張德華高一倍。但這是他們多人多片一起努力的結果,黃洪雷自己的純收入,肯定不如張德華那么多,其影響力也肯定不如張德華那么大。

但像黃洪雷這個等級的電影巨星,在全國五大院線聯盟旗下有超過百位,可歌壇像張德華或四大天王這種等級的歌壇頂星,就太鳳毛麟角了,所以影視明星在整體實力上完爆唱片圈明星,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電影圈比唱片圈競爭激烈好幾倍,這也是殘酷的現實,就像全國都沒有統一的電影院線,沒有任何一部片子可以全國同時公映,甚至在1991年的《六月一號,黎明前》之後,國內連一部在兩個院線聯盟上映的片子都沒有,這就可以看出電影圈的群雄割據局面也多么深入,唱片圈的四大之間的競爭和電影圈的五大院線聯盟之間的競爭比,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廖楠此時說的這部《屍骨無存》,就是東南聯盟院線才會上映的一部正宗香江恐怖片,香江的電影明星在福灣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因為福灣的影院隸屬東南聯盟院線,上映的片子多是東南地區電影公司出品的,很少有北方出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電影都是香江片,所以這邊人對香江的影視明星很熟悉,也很喜歡。

就像《屍骨無存》的主演袁曉天,就是一個新晉的香江帥哥派男明星,之前袁曉天演過七部青春愛情喜劇和正劇,都很受女孩子歡迎。從去年下半年,他就開始挑戰更廣的戲路,轉型演了這部《屍骨無存》,結果過完春節上映後,獲得圈內影評人很高的贊賞,這讓原本喜歡袁曉天那些小妹妹,都很想去影院看看這部片子。

不過嚴格的分級准入制度,讓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上和這部片子斷絕開了,以為內這邊看分級片都要拿身份證入場,並且在入場時會查的很嚴,門衛絕不會放未成年人進去看成年人分級的電影,因為這要被抓個正著,這家電影院會被罰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