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中國足球勢力(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1596 字 2020-08-10

雖然出生在德國,成長在德國,並且已是在德國成長的第二代華族後裔,但楊一辰從小接受的就是正統的華族教育,身邊親戚朋友也都是華人,從小學的語言也是漢語,平時日常交流也都用漢語,抒寫全是用漢字。

楊一辰對德語只能做到聽懂,不會說,也不會寫。即使生活在德國,但他身邊的交流語境幾乎都是漢語,就算和正宗的日耳曼人交流,他大部分時候也用漢語交流。就像和隊里的那些德國隊友說話,他都用漢語,因為他們都能聽懂漢語,也會說少許的漢語。

從某個層面上看,楊一辰和一個表里如一的中國本土青年沒什么區別,從思想到容貌,包括血統,他都是純正的中國人,但就因為出生地在德國,成長在德國,他不能像一個真正的中國人那樣,獲得象征尊嚴與榮耀的中國國籍,只因為中國不承認雙國籍,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中國被張氏家族定了極為嚴苛的種族保護主義國策,不許任何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即使你是個在國外土生土長沒有一點血統更迭的華族人,一旦被授予了外國國籍,那就永遠都不可能加入中國籍了。

這讓許多像楊一辰這樣熱愛華族文化的年輕人很是苦悶。他們期待著有朝一日,祖國可以改變嚴苛的國籍政策,讓他們這些渴望回歸祖國的華族人葉落歸根。

和上個位面不同,這個位面的華漢民族是個在行事上嚴謹謙遜。但在根骨中異常高傲頭顱永遠揚起的民族。雖然這個位面的中國也經歷了清王朝那段慘痛的血性閹割史,但正所謂不破不立,在大開國者張賓的帶領下,華族人真正被壓在他們心頭幾千年的包袱和枷鎖給敲碎了,強盛的國運讓每個中國人都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那感覺就像夢回唐朝,天下歸一,不管去到哪個國家,中國人都會有種傲視群雄的感覺。

就像日耳曼人這種在歐洲算是最混不吝最傲慢的民族了,中國人到了他們的地界兒。仍舊把他們瞧不上眼。尤其是面對著戰後貧瘠的德國人,中國人完全是在像幫苦難的非洲兄弟一樣在幫他們。

當年來到德國的那幾十萬中國新移民,不論精英還是普通工人,都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當這種自豪感和優越感過分強烈的時候。就有點種族歧-視的意思了。

在這個位面德國生活的華人後裔。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大富大貴,但他們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和德國本土人通婚,也不是很接受日耳曼文化的熏陶。這使得德國中南部的很多城市,都是由華人統治著的全民皆華人的中國城。

楊一辰就是在這樣的城市里成長起來的,他們被稱作是德國人,心里是很不舒服的,他們很不想當德國人。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就好比上個位面的美國人,被送到朝-鮮,讓他們去當朝-鮮人,你覺得他們會願意嗎?

楊一辰從小到大就沒把自己當成德國人看過,所以當年德國少年隊和青年隊都征召他披國字號戰袍,都被他拒絕了,德國國家隊想收他入國家隊,楊一辰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因為這個位面的國際足聯有規定,一個職業球員如果為某個國家的國字號戰隊比賽,那未來就算他再改變國籍,也不能為新的國家隊征戰了。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球員只在職業生涯中只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國字號球隊出戰,不管他們怎么更變國籍,都不允許再代表另外的國字號球隊征戰了。

國際足聯出台這樣的條例,主要是為了避免不少亞洲國家想從中國歸化球員。在八十年代初時,國際足聯還沒有這樣的規定。那時一個球員代表了一個國家出戰過正式比賽後,改變國籍,還可以代表另外的國家出戰。這使得不少亞洲小國都會招攬一些中國或南美洲足球強國的球員代表他們國家出戰。

比如84年的亞洲杯比賽時,泰國國家隊的主力陣容竟是由八個前中國籍球員加三個前巴西籍球員組成的!這樣的情況可不是國際足聯想看到的,在那次之後,國際足聯便研究了條例,頒布了歸化球員的規則,避免了再像泰國國家隊那樣,從海外收買球員來打比賽的情況。

據傳說,那次泰國能招攬到那么多中國球員改變國籍為泰國隊效力,背後是有東南亞的大型賭博集團來支持的,否則以泰國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不可能招攬到那么多中國球員的。

據說當時賭博集團給那些中國球員提供了令他們無法拒絕的優厚條件,每個人的加盟費都超過了1000萬人民幣,這才把他們挖到泰國當寶貝一樣供著。

要說那些中國球員在國內完全不是國腳級的選手,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上,但能讓他們舍棄這個世界上不能說最金貴但絕對是最難得的中國國籍,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

1000萬這個價碼,對於某些足球運動員來說,已經高的不可想象,他們如果留在中國繼續發展,工作一輩子,也賺不到這么多錢。與其在中國甘居人下,他們不如去到國外稱王稱霸。

如今在國際足聯的嚴格條例約束下,各個國家的歸化球員難度已經很高了。而一般的球員也不敢隨便為別的國家去效力,因為這樣他們很可能會喪失掉代表他們祖國出戰的寶貴機會。

楊一辰一直幻想著有朝一日能披上中國隊的金色戰袍,雖然從客觀上講,德國國家隊的水平要比中國高那么一點點,但就像不少華族球員那樣,他們心中認可的,只有那抹尊貴的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