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忘憂草》(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3342 字 2020-08-10

晚上十二點,青雲大廈,雲世界琴房。

燈光亮著。

鋼琴已經被抬走了,供練習用的小提琴、中提琴等貴重的樂器也已經打好了包,就差搬運了。

琴房里唯一還擺在外面的,只是一把【詩雅】牌的民謠吉他。

全公司就只有琴房還亮著燈。

員工們都下班了,只有一個卷發的帥哥,靠坐在琴房的牆邊,抱著那把詩雅的吉他,默默的練著歌。

沒錯,正是即將要發專輯的伊彥。

距離專輯首發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了。

近一個月,馬不停蹄的往返於各大電台電視台打歌,參加各種綜藝節目秀,伊彥都好久沒回青雲大廈的雲世界總部了。

他上次回雲世界,還是十天前,那時的青雲大廈雲世界總部,雖然也有開始打包收拾的跡象了,但遠不像現在這樣,馬上就要清場。

掰著手指頭算算,伊彥已經在雲世界工作了整整九年了。

從19歲到今年的28歲,最寶貴的九年青春年華都貢獻給了青雲大廈這幾間辦公室,現在突然就要搬家,伊彥忍不住有種想哭的沖動。

其實今天他也不該來雲世界的,因為明早八點的航班,他要隨國娛的團隊飛去申海宣傳新唱片《花心》,這次雲世界在他這張《花心》專輯上砸了大價錢,在各大城市中都投入了不少硬廣告,以期收獲一個全面開花的首發成績。

之前他已經去過廣城等地做過宣傳,明天一早飛赴長三角地區最重要的城市申海,他將拉開為期五天的華東宣傳攻略。

被安排了這樣的行程,他將錯過雲世界搬家的日子,伊彥對此相當惋惜。所以今晚趁著在福灣音樂台的晚間節目做過訪談後。他特意開車來到雲世界來看看,這個給他留下過太多回憶的地方,算是和青雲大廈的告別了。

告別的時候,人的心算是軟弱的。

特別是看到自己的曾經坐了九年的辦公桌已經被收拾一空了。伊彥這些日子因為操勞過度的發腫喉嚨便有了哽咽的感覺。

留戀在空空盪盪的辦公室轉了一圈後。伊彥便來到了琴房,靠坐在牆根下。抱起了這把詩雅的吉他。

溫柔的撥動著琴弦,看著窗外的月亮,伊彥觸景生情的哼起了歌。

……

讓軟弱的我們懂得殘忍~

狠狠面對人生每次寒冷~

依依不舍的愛過的人~

往往有緣沒有份~

……

誰把誰真的當真~

誰為誰心疼~

誰是唯一誰的人~

傷痕累累的天真的靈魂~

早已不承認還有什么神~

……

美麗的人生~善良的人~

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

來來往往的你我遇到~

相識不如相望淡淡一笑~

……

忘憂草~忘了就好~

夢里知多少~

某天涯海角~某個小島~

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次擁抱~

輕輕河畔草~

靜靜等天荒地老~

……

伊彥唱的這首歌並不是他新專輯《花心》中的歌曲,而是杜星河給他寫的另外一首歌——《忘憂草》。

之前杜星河給他這張新專輯《花心》選歌時。定好了九首歌。

按照排列順序,依次是,第一首《天下有情人》,這是他和方雅君對唱的,放在第一首,以求做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第二首是專輯的第二主打《孤枕難眠》,第三首是專輯的第一主打《花心》。

基本上靠這三首歌。一般聽眾都會被征服到服服帖帖的。

後面的編排就比較柔和,第四首是一首溫馨的歌曲《家》。

第五首《只有你》,第六首《你要的男人是那一種》,第七首《我是誰》。第八首《一次一次》,第九首《有一個朋友是你》。

最後一首,空缺。

當時杜星河給伊彥了好幾個選擇,最後伊彥選了《你現在還好嗎》,作為了專輯的收尾曲。

當時杜星河提供的幾首選擇歌,伊彥都非常喜歡,並且都試唱了,這時他談著吉他哼唱的《忘憂草》,就是那時杜星河給他提供的一個選擇。

此刻在這個將要和青雲大廈告別的時刻,也是和自己青春告別的時刻,伊彥腦海里第一首浮現出來的歌,便是這首溫暖的民謠小品。

在伊彥看來,杜星河這首歌寫的實在太動人了,雖是民謠小品的格局,但這首歌溫暖多情的民謠曲風與人生哲理般的優美歌詞結合起來,讓他試唱過幾遍後,便深深的印在了腦海,這首歌給他的感覺始終是暖暖的,每每在感傷的時候,他都會想念起來,哼幾句,來給自己鼓勁。

不談這首歌的曲,單看這首歌的詞,可謂寫盡了人生的風雨變幻,此所提倡的詩意性的人生觀生活觀,對於殘酷的現實人生生活,也是有所裨益和啟發。《忘憂草》一詞,可謂是既有多情的人生悲傷,也有多情的人生樂觀。

「讓軟弱的我們懂得殘忍\狠狠面對人生每次寒冷」,如此優美而又精辟的兩句,一開篇便勾勒出殘酷無情的現實境況,也流露出了一點點的無奈和悲傷,而這一點點的無奈與悲傷,從一開始就觸動了我們心底那個表現看似堅強卻又無比柔軟的角落,讓安靜下去的我們靜靜地思考起人生來。

因此也想到「依依不舍的愛過的人」,卻往往都是「有緣沒分」,這是殘酷的現實,這也是殘酷的悲傷。

散落在世態炎涼的人間,彼此都為了生存而忙碌而奔波,人生像漂泊在大海中的船,搖搖晃晃之中,誰還會想到「誰把誰真的當真」,誰還能「為誰心疼」。誰還是「唯一誰的人」呢?

也因為是這樣,如果我們還是如此的話,天真地幻想與承認「還有什么神」的話,我們始終會是「傷痕累累」。

但。人生又是一個如此矛盾而多情的命題。當人生陷入「復雜」的深淵時,隨之而來的「天災**」。隨之而來的生命的消逝和變幻,也一樣在無情地傷害著我們,而此時面對著更復雜更沉痛的打擊時,我們又能夠以什么來化解呢?那還是人生本來的善良與單純。本來的簡單,就像杜星河給他介紹這首歌的創作意圖時講的:「讓人們忘了那些太痛的,記得自己本來是善良的,在心情這么復雜的時刻,我選擇相信單純,單純到只有鋼琴、吉他和微笑的聲音。」

在面對最復雜的心情時刻,只有單純和善良才能夠化解一切悲痛。化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也因此可以做到「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來來往往的你我遇到」,只有簡單的「相望淡淡一笑」也已足夠。簡單到像「忘憂草」一樣。只要「忘了就好」;就像「某個天涯海角某個小島」一樣,只要忘卻只要逍遙就好;也像「青青河畔草」一樣,「靜靜等天荒地老」就好。

整首歌,從杜星河最初構建的殘酷悲傷的境況開始,到最後構造著一個「詩意性」的人生樂觀境況——「忘憂草」般的人生生存境況,從而完成了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的歷程,也完美闡釋了歌曲本身所要表達的化解因不預測的一切所帶來的悲痛的含義。

做了九年的幕後,伊彥一直沒脫離音樂圈,他本身就是華光藝校音樂系的畢業生,這幾年在雲世界,跟在杜山身邊,他又學了不少東西,身上沉淀了很多對於音樂層面的感悟。

此時,觸景生情的唱著杜星河這首《忘憂草》,伊彥越唱心里越平靜,就好像真成了那支在在風雨飄搖中變得越來越堅強的忘憂草。

最初接觸杜星河這首歌時,伊彥還特地去問過,什么是忘憂草,後來他知道了,忘憂草就是我們平日里常見甚至常吃的黃花菜。

不過黃花菜的名字實在太俗氣,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忘憂草」好聽,它還有個別名叫萱草,有詩雲:「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說的就是忘憂草。

據《詩經》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借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從此文人墨客便借忘憂草寄托憂愁,轉移情感,稍散一時之悶,略忘片刻之憂而。

每個人都會有憂愁,忘掉憂愁,獲得快樂是每個凡夫俗子的追求。我們何以解憂,讓眉頭舒展,惟有「報以忘憂草,莫憂兒女事,常笑偕吾老」,來勸慰自己別為不必要的事情憂愁,正是該忘的就讓它忘了吧!

忘憂草代表的花語是隱藏起來的心情,最好藏到連自己的潛意識都找不到。以及代表了愛的忘卻,遺忘的愛,放下他(她)放下憂愁。

它還特指偉大的母愛,象征了慈母的愛。

《詩經?衛風?伯兮》有言:「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這里的諼草就是萱草,諼是忘卻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到哪里弄一支萱草,種在北堂前(好忘卻了憂愁)呢?

《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後代表母親。

以後,母親居住的屋子也稱萱堂,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它也成了中國的母親花。

此時,唱著這首《忘憂草》,在外面打拼了多年的伊彥,終於將要熬出頭的伊彥,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變得暖暖的。

用厚重的鼻音哼這首歌,哼的也更有感覺了。

……

讓軟弱的我們懂得殘忍~

狠狠面對人生每次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