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注冊職業選手(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1585 字 2020-08-10

相對的,像張一揚這種球上網型選手在塑膠型場地的影響更大一些,因為球比水泥地滿了,所以他們的看家本領暴力球被弱化了很多,上網截擊時因為球的彈跳變大,截擊球的威脅性也會降低。

並且,在這種場地打球,變數雖不如草地和土場多,但也要比直來直往的水泥地更復雜,所以單一的球上網型選手在這種場地其實並不是很適應。

所以沒練幾個回合,張一揚就被杜星河的暴力上旋球打法給限制的完全沒脾氣了,那慘況被福大的水泥地場子還要甚。

杜星河其實在稍微適應了一下後,就收著打了,但奈何他手腕上的力量實在太變態,抽出來的球要不就是彈跳高,要不就是角度鑽,搞的張一揚在場地內外來來回回的奔跑解救,沒幾個回合就累的像狗一樣了。

張一帆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上場再次和張一揚合體,以一對二的形式和杜星河較量,同時還給杜星河加了個大累贅卞思亮,讓卞思亮和杜星河一方,在網前站位,美其名曰是幫杜星河截擊網前球,但其實是在限制杜星河的擊球路線。一般卞思亮所在的區域和所擋線路,杜星河都沒法出球,以免一擊暴力上旋球給卞思亮的後腦勺打漏。

對方「三個人」都上場後,杜星河才感受到一定的壓力,畢竟,出球的線路變得少多了,就算打出特別暴力的上旋球。張氏兄妹在後場也能勉力救回來,還能給杜星河制造不少威脅球。

杜星河這時在場上的跑動明顯變多了,也慢慢感受到了壓力。在這種壓力之下,杜星河更好的適應起了塑膠場地。

網球運動的腳步移動其實是和揮拍一樣重要的基礎功夫,在水泥場上習慣了沙滑的地面,現在換到塑膠場,杜星河移動起來其實是要更費力的。好在他有神奇的怪力加持,對身體的控制是變態級的,所以這種變化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困難。適應了一會兒後,他就熟悉了這種塑膠場地了。對對手回過來的球的球路判斷也准確了許多。

就這么練了快一個小時。兩邊的訓練場地開始來職業選手訓練了。

杜星河休息來到網邊喝水的時候。他往旁邊的球場看看,現來練球的是一個老頭教練帶著一個年級和張一揚相仿的二十歲出頭的男生在練球。

那男生的身材比張一揚瘦小很多,屬於矯捷精煉型的,身高只有一米七五左右。很瘦。但渾身都是腱子肉。右胳膊尤其粗,簡直和整個身材都不成比例了。他的膚色比張氏兄妹更黝黑,都快接近非洲人那種黑了。乍一看還以為是非洲兄弟呢。但仔細看,可以看出他的臉型是典型的東方輪廓。

由於是練習,那男生並沒有太力的和自己的教練對打,而是在放松的抽擊,教練在對面給他講述一些他抽擊動作的瑕疵。

雖然能看出來,那男生是收著力很輕松的在抽球,但球的力度可不弱,砰砰砰——每一拍的爆力都是那種擲地有聲型的,明顯比業余選手力量強了一個檔次。估計這球手全力抽擊,力量應該比一米九的張一揚更暴力。

「那是誰啊?怎么看著那么眼熟啊?」卞思亮也在看旁邊的球手練球,雖然是個入門漢,但他能看出那家伙的實力很彪悍,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那家伙的一招一式都透著功底,擊球的揮灑性在卞思亮眼里要比張一揚漂亮的多,都快追上杜星河最帥的單反了。

「那是鄭賽,atp世界排名第75,國內排名第6,很有前途。」張一揚有點羨慕的講著。

張一帆對這鄭賽也很看好,補充道:「他才轉職業選手兩年,之前拿過中網和澳網的青少組冠軍,溫網和美網的青少組亞軍。去年被《亞洲網球》雜志評為最有前途的十大亞洲青年球手的第二名,我估計他三年內就能沖進世界排名的前2o了。」

杜星河好奇的問:「他多大啊?」看面相,鄭賽有些少年老成相,也可能是皮膚太黑的緣故,不太容易讓人猜出他的年紀。

張一揚嘆氣道:「他才十八,就有這樣的成績了,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