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票房分成(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3126 字 2020-08-10

杜星河知道,林建國說的沒錯,這個位面的電影市場要比唱片市場更加繁榮似錦,五大院線聯盟隨便拉出來一條就能爆掉整個華語唱片業,由於有著良好的正版保護意識,以及優越的生活水平,去影院看電影成了每個家庭每個人一項很重要的娛樂休閑方式。

這個位面的中國,幾乎每個家庭每周都會固定去影院看幾次電影,正是因為市場有著如此巨大的需求,所以這個位面中國電影工業的展腳步迅猛至極。

以地域劃分,每個院線聯盟所在的區域都有著十分龐大的電影產業鏈,香江雖然在這個位面有著「電影明珠之城」的稱號,但並不是唯一的。

五大院線聯盟中,幾乎每個聯盟都有地位類似於香江的電影之都。像是第二大院線聯盟——中西部院線聯盟中,有著中國西部電影源地之稱的熙寧,就是西部地區一座電影工業重鎮,中西部電影聯盟上映的片子中,有7o%都是熙寧出品。

同樣的還有華北也稱北部院線聯盟中的電影城——常春,也是電影工業高度密集的城市,年產電影的數量並不比香江少多少。

華東院線聯盟中的長三角地帶的幾座城市中都有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每年量產電影過5oo部,數量甚至比香江還要多一倍。

目前這個位面國內電影工業基礎偏弱的西南電影聯盟,電影工業的展度也很快。以渝城為核心的一堆電影城正在迎頭往前趕。

總之各地的電影公司就像雨後春筍一樣每年都會冒出一大片來,但隔年又會像被割的麥子一樣。不少小型電影公司都會偃旗息鼓,杜星河記得從一篇雜志報道中看到過,目前國內的電影制作公司平均壽命只有3年左右,一般的電影公司都撐不過三年,不是因為賠錢破產,就是會被大的電影公司收購,新晉的電影公司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中,是很難立足的。

雖然中國目前的電影院數量。院線聯盟的規模還在與日俱增著,市場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但由於影片的拍攝數量增長更快,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片子被拍成後,就算過審拿到放映權了,仍舊擠不進聯盟院線和大眾見面,迫不得已只能在一些私人影院中播放。或自己去聯系一些關系影院播放,這種電影可以想象肯定沒什么票房。

但只要能拍進院線聯盟的放映計劃里,那片子的票房基本就有保障了,只要不是口碑差的驚人的影片,在票房收入這一項上,都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通常一部電影想要進入院線聯盟放映。都要先拿到影片的播放權,之後再去目標院線申請拍片,之後院線聯盟會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審定這部片子是否適合在他們的聯盟影院中放映,如果影片的質量不錯。又趕上那段時間沒有太強勢的影片介入,那基本都能在這個院線聯盟中被推廣。

當然。這種推廣也是需要推廣費的。這個推廣費並不是黑錢,而是正當的聯盟電影基金費用,不需要電影行方立刻就付,而是會從電影的票房收入中扣取5%,納入院線聯盟的電影基金。這個電影基金會獨立經營,每年給院線聯盟中的加盟影院提供分紅,算是加盟影院除票房收入外的一項參與性紅利。

由於各大聯盟的地域保護觀念很強,所以很少有一部影片可以在兩條院線同時上映或先後上映的情況。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像上個位面中國9o年代初引進進口大片之前的狀況,那時為了保護民族電影工業,也因為意識形態的差別,所以歐美的大片就算再精彩,再好看,再有票房,也不可能被國內所引進。即使後來開始逐漸放開大片引進了,每年引進國內的大片數量也很少,這位的就是保護本國電影。

這個位面的各院線聯盟之間的競爭也是如此,因為每個聯盟所在的地域,都有著選相對獨立的成體系的電影工業,而且區域內的電影企業基本上出品電影都會選本地院線聯盟放映,於是就形成了一種相互依賴和相互保護的關系,其他地區的電影輕易不會申請外區域的院線聯盟放映,本區院線聯盟也一般不會批審外區聯盟的電影。

這種保護形態,很像上個位面的國家電影保護主義,這是地區性的電影保護主義。只有很少的一些影片,因為各種各樣的特別原因,比如由張氏家族主導的之類的,才能在不同的院線聯盟同時上映,這樣上映的影片票房從來都是爆炸級的,幾倍於別的電影,但在各院線聯盟的年度票房統計和歷史票房統計中,這種電影都是只記他們自己聯盟的票房,而不會總括一個總票房。

在權威統計機構統計的五大院線聯盟綜合票房列比中,這種電影都會被單拿出來,不會和正常的電影去比,因為這種電影的票房動輒就上1o幾億,普通電影根本無法與其爭鋒。

近些年來,西方一些大的電影公司,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蛋糕巨大,也正在努力進入東方市場。

不過五大院線聯盟之間依舊有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那就是一家西方公司的片子在一條院線聯盟被引進後,其他院線聯盟就不會再放映這部片子,甚至未來也不會放映這家電影公司的其他影片。

國外的電影公司了解了中國的行情以後,通常都會遵守中國當地的游戲規則,只選擇一家合作,不會再浪費力氣找其他的院線聯盟合作。

中國的電影如果出產到西方,倒不用遵守這條規則,中國的制片方可以任意選擇願意引進他們電影的西方公司進行海外行。

舉個例子,美國的環球影業一直是華東院線聯盟的合作伙伴。但如果環球影業看重了東南院線聯盟區域內的香江地區出品的電影,那香江的電影公司便可以自行和環球影業簽署海外行協議。而不用看東南院線聯盟的意思,只要在海外行不影響這部影片在東南院線聯盟的上映就可以了。

羔羊影業雖然公司規模很小,才剛起步,但集合了制作和行兩大業務,第一部恐怖片便能順利拿到在東南院線聯盟的分級放映權,足以說明這家公司還是有點道行的。

有的電影公司,被人忽悠著拍好電影了,卻根本拿不到聯盟院線的放映權。這種電影的命運就會很悲慘了,制成vcd出售也不見得能有多少銷量,亞洲其他國家通常也不會引進中國的非聯盟上映片,從而不會產生海外票房,最後只能硬賣到私立電視台去放,掙一點微薄的版權費來彌補投資,虧的一塌糊塗。

羔羊影業只要有路子能讓投拍的電影順利拿到東南院線聯盟的播放權。那他們的電影就幾乎不會賠本。

這個位面的五大院線聯盟票房收入分配略有不同的,但電影公司的大體收入還是很透明的,而且和上個位面成熟時期的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分配很類似。

杜星河在上個位面有幾個朋友都是電影圈的從業人員,對上個位面的中國電影狀況以及票房分配還算了解。

在上個位面,如果一部電影的票價是1oo元,賣出去後。其中的5%,也就是5塊錢,會納入國家電影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的專項基金,這個基金最後會回饋給電影院,以此鼓勵投資者對中國電影基礎建設的投資。

之後還要扣掉營業稅3.3%。也就是3.3元。

剩余的91.7元,才由影院(院線)、和制片行方瓜分。

至於這幾家要怎么分。也是一個彈性的關系。

通常情況下,影院和院線會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到62%分成,像是張-藝謀、馮-小剛這樣的導演的大片,影院只能分到這個比例的下限分57%=91.7元*57%=52.27元。

其中院線組織明面上分成是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加盟,實際會按2%~7%之間分,一般是5%,也就是91.7元*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到47.68元,院線聯盟分4.59元,合計52.27元。

電影公司制片和行會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還拿張-藝謀馮-小剛的電影舉例的話,電影公司會按上限分43%=91.7元*43%=39.44元。其中行方一般分5%=91.7元*5%=4.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