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李大腦袋(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1584 字 2020-08-10

果不其然,那場比賽之後,津門老虎隊就遭了秧。

那時大開國者張賓還在世,不過張賓沒精力管足球這檔子事,張氏家族主抓足球這塊的,是張賓的三兒子,張嘉佳的三叔——張震南。

是時,正是這位張氏家族後來的三號掌門人年輕氣盛風華正茂的年歲,在他只手遮天的控制下,中華足壇完全是中華長安隊一支球隊的天下。津門老虎隊敢贏中華長安,這在張震南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這是在挑戰皇權!這種隊他要不辦了,張氏家族的臉面何在?

在那場吃了蒼蠅般的六連冠慶典儀式之後,張震南就著手整起了津門老虎隊,從整這家單一的俱樂部,一直整到俱樂部的老板李益廣。

津門老虎隊的老總李益廣,是津門本地人,人稱李大腦袋,在津門本地很有名。

在津門老虎隊出名前,這李益廣在津門就算一號人物了,是當地的食品大王。

李益廣是窮人家出身,小時候他家是賣麻花的,他初中畢業後就不上學了,跟著家里人一起賣麻花。

後來不滿足於只開個小攤賣麻花,在父親的信任和支持下,李益廣逐漸把他家的麻花產業做大,21時就開了自己的麻花廠,專做津門大麻花,用不到五年的時間,李益廣就把津門大麻花做成了一個馳名全國的品牌,比之另一位面的狗不理包子都要有名。

在這個位面,人們一提津門的美食。第一個想起來的肯定是津門大麻花,而不是狗不理包子。津門老虎隊在創建之初的幾年,背後打的廣告也一直是津門大麻花,所以這隊也有個別稱叫「津門麻花隊」。

把麻花產業做大後,李益廣並不滿足於現狀,以壟斷性的麻花產業作為支柱,他逐漸開始構建起自己的食品集團,短短15年的時間,李益廣旗下的食品集團就做出了許多知名的快消類食品品牌,像是津門大包子。津門大饅頭。津門大花卷,津門大燒餅等面食品牌,在華北的知名度很高。

從60年代初開始,李益廣就有了「津門面食大王」的稱號。總資產雖然和那些做海運、做資源、做房地產的大商人沒法比。但在津門的企業家他里也算一號了。

不僅有錢。這李益廣還是個很有眼光很有社會責任心的人,早在張氏家族准備搞職業足球之前幾年,李益廣便先行一步。在當地成立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公益基金,專門建足校,來培養本地足球人才。

雖然津門不是個大地方,人口只有區區幾百萬,但李益廣開的足校卻培養出來一大批的足球人才,在那時,津門是中國實至名歸的第一足球城。

後來張氏皇族要大搞足球,組起職業聯賽了,其他城市才紛紛響應張氏皇族的號召,遍地開花建足校來培養足球人才。

在職業聯賽之初,包括長安在內的好多地方大集團,都直接去挖角津門足校的人才,在聯賽最初的那幾年,幾乎每個職業球隊中,都得有幾名津籍足球人。那些俱樂部的青訓系統,包括人才儲備,都是直接從津門挖人過去,撿現成的便宜。

在這樣的背景下,津門這座足球城的優勢才被逐漸蠶食。李益廣的足校也每況愈下,很多優秀人才都被挖走了。留下的,都是最終於他的足球人。津門老虎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的職業聯賽。

李益廣很不爽其他球隊暗地里挖走他的人。

其他球隊若是明著向李廣益買人,按市場經濟進行足球人才的交易和流動,那他不會對別的隊有什么看法,但以中華長安隊為首的那些大財團球隊,買人從來都是直接跳過足校或球隊,直接去聯系球員,完全違背市場規律,不把培養出這些人才的足校和球隊放在眼里,也不給這些足校和球隊恰當的經濟補助。等於是李益廣白花錢把人培養出來,一點回報都沒有,那些足球人才就去到其他地方效力了。這在李益廣看來完全不可接受。但中華長安隊等大財團球隊,就是仗著朝中有人,明擺著欺負李益廣,給李益廣鬧的是有苦沒處說,有怒不敢發,嚴重不爽!

所以在職業聯賽開始以後,李益廣就授意手下這些沒被挖走的最衷心的球員,和其他隊都死磕!對任何欺負他們的人都不要留情!他們要像他們球隊的名字老虎那樣,六親不認!

特別是挖走了他們最多人才的中華長安隊,津門老虎隊更不能留情了!他要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張氏皇族,在足球場上,並不是有錢有權就能左右一切!球隊那顆不屈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努力了六年,終於在1964年的11月1號,李益廣的這只津門老虎,咬傷了中華長安這首巨艦,一吐了李益廣窩在心里許久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