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葉薰的期待(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3202 字 2020-08-10

雖然這首《天鵝》的鋼琴伴奏和大提琴配起來並不難,但若是想不經任何聯系,就配合到一點不和諧的地方都沒有,完全嚴絲合縫的演奏,那真的很困難。

杜星河和葉薰兩個創造奇跡的人,在一曲結束後,其實也都有些感慨,沒有配合,他們竟然能默契成這樣,這真是妙不可言的一種感覺。

葉薰豎起琴弓,欣賞的看向杜星河,甜聲道:「小杜總,早就聽說你是個天才,今日一見,葉薰算是甘拜下風了,你的樂感太出色了。伴音伴的好好。」葉薰剛剛不要練習,就要直接上陣,其實就是想在杜星河試她的時候,她也試試杜星河。

學音樂的人,總聽別人講誰誰誰是少年天才,其實心里是挺別扭的,因為每個學音樂的人幾乎都有種自負的情懷,就是面對到任何對手,都不想甘拜下風。特別是還沒見識過對方的水平呢,就認定別人是天才,這是一種對音樂很不負責任的態度。

這首《天鵝》葉薰拉的熟稔於心,不管杜星河怎么伴,她自己都可以拉出自己的感覺來,但現在看杜星河伴的這么完美,給她的主旋律烘托的如此優雅動人,葉薰算是服了,試問換個位置,讓她去做杜星河做的工作,她估計伴不出這么出色和和諧的湖水音。這個少年天才,真的不是吹出來的啊!

在葉薰感慨著杜星河的出色樂感的時候,杜星河也在感慨葉薰的琴技,這時反贊葉薰一句:「葉小姐,是你的主琴拉的好。伴奏在這首作品中只是一個襯托的作用,在你的琴下,勾畫出了一只非常唯美的黑天鵝。很棒,令我嘆為觀止。」

李婷上台湊熱鬧:「小杜總,聽你的意思。你對葉薰很滿意咯?不用再換了吧?」

葉薰也期待的望住了杜星河,希望聽到答案。她自己覺得,以她的水平,出席這樣一場新書發布會,是綽綽有余了,希望杜星河能給她這個機會。

葉薰這么在意這次的表演。倒不是看重那3000塊錢的演出費,這點錢她隨便在哪拉琴都能掙到。她是想借著這次表演博得一個出位的機會。要知道,在國內搞西洋樂器的藝術家是很難混出頭的。國內的西洋管弦交響樂團地位比較低,和民樂團沒法比。上層建築一直在扶持民樂的發展,這讓國內西洋樂的發展很滯後。

葉薰之所以大學時要跑到東.京去留學。就是因為國內的大提琴研修水平不夠。若不是因為日.本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水平與國內相比差的太遠,葉薰去年大學畢業後就很有可能留在日.本從事音樂工作了。

日.本國內受到美.國文化的入侵和影響,對於西洋樂是采取了一種很開放和接受的態度,那邊的西洋樂團水平待遇都要比國內好很多。

可惜就是日.本這個國家太爛了,日.本人葉薰也不喜歡,她總覺得日.本人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特別陰險,有什么事都愛背後捅人刀子。一點大國國民的氣度都沒有。

所以即使學習西洋樂待在日.本更有前途,但葉薰還是義無返顧的回國了。

回國後,並沒有找到太好的西洋樂團加盟。葉薰只要繼續來到福灣音樂學院進修,在這里,如果能當上大學教授,對於西洋樂手來說其實是一份很優越的工作了。

國內的高層人士從不以欣賞西洋樂為榮,由張氏家族開始,自上而下的傳遞出的都是民樂要遠比西洋樂更為高雅優越的一種態度。張氏家族一直在倡導將民樂推廣向全世界的計劃,國民小公主張嘉佳常年在國外出席活動演奏古琴。推廣民樂,她就是中國民樂藝術家的一個標簽。張氏家族一直在用這個標簽往世界各地蓋戳。而國內,自然不可能比別的文化形式所蓋戳了。

所以西洋樂在國內算是相當中低檔的一種藝術形式,只在流行音樂的配音界有點地位而已。

作為全亞洲的流行音樂之都,福灣就算是西洋樂發展最好的地方了,但即使在這里,西洋樂手的待遇也不是很好。

葉薰回國後,考慮到國內西洋樂的發展形勢,其實她是想當西洋樂老師的,她不可能像西方的藝術家那樣,成為一個大提琴藝術家,在國內出版自己的獨奏專輯。這種情況在國內完全就是痴人說夢,就是樂器之王鋼琴的演奏家們都很難有鋼琴獨奏市場供樂迷們所接受,她一個拉大提琴的,哪里可能出自己的獨奏專輯?在國內,出獨奏專輯的無一例外都是民樂藝術家。

葉薰在國內待了快一年了,她想踏實的心,卻被福灣這座時尚悅動的音樂之都給感染的變得慢慢有些躁動了。

如果她的生命高點只是留在學校當大提琴老師,那她真的覺得自己這一生過的有些平凡了。像她這種天生麗質的人,怎么可能甘於平凡呢?

其實回到福灣之後,她每個月逛街,都能被星探遞名片,那些星探希望請她去演電影出唱片什么的,她身邊的朋友也勸她去當明星,憑她這種資質,如果當明星,肯定比拉大提琴有前途的多。

總是受到這種思想的沖擊,葉薰的心也有些迷亂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是什么。是放下學習了十幾年的大提琴,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還是繼續沉寂在大提琴的世界里,品味一個人的孤獨與寂寞?

葉薰越來越傾向於前一種選擇了。不過很忌諱娛樂圈這個大染缸,生怕跳進去就萬劫不復,所以葉薰又不敢輕易去接受那些星探的邀請。她希望得到一個安全的有保障的機會去進到娛樂圈里,而不是進去後就身不由己那種。

這次突然得到一個可以給雲世界杜星河伴奏的機會,葉薰覺得這對於她來說,很可能是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葉薰之前和福灣交響樂團的團長李瑞年聊過。知道杜星河是個很與眾不同的唱片公司老板,杜星河對於西洋樂的接受度,明顯比其他圈內人要高。否則他就不會在自己的新書發布會上,請西洋交響樂團來坐鎮,而不是用更傳統也更高雅的民樂團來映襯。

葉薰其實早就知道杜星河這個去年在圈內突然躥起的天才少年了。只要是福灣音樂圈內的人。幾乎就沒有人不知道杜星河的名字。雖然有很多人都質疑杜星河,但這么長時間過來了,已經沒有人能漠視杜星河和雲世界的存在與崛起。

葉薰之前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來看待杜星河的。杜星河的成名作《鴛鴦蝴蝶夢》,開創一代新古典主義樂風,將民俗樂和西洋樂結合在一起,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特別是她們這些西洋樂手。在《鴛鴦蝴蝶夢》的伴奏中,聽到西洋管弦樂的聲音,那真是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

葉薰實在無法想象,杜星河能創作出這么具有開宗立派性的作品。

後來雲世界出品的掛著杜星河名字的作品,葉薰都有關注。像是方雅君的《我只在乎你》,這首歌的旋律明顯具有東瀛風格,詞旋驚人的工整,那樣的曲子和詞作,葉薰也覺得像杜星河這種年輕人肯定做不出來,特別是這首歌和《鴛鴦蝴蝶夢》的風格大相徑庭,她很難想象,這兩首歌是出自一人之手。

再後來的《-tree》。風格差異就更大了,這簡直就是歐派音樂的代表,東方元素極少!這歌也是一個17歲少年做出來的。怎么可能啊!

之後雲世界又推出了伊彥的《花心》,這歌明顯也有東瀛曲風,在日.本學習了四年音樂的葉薰對此感受特別明顯。

日.本人做出的曲子,就像他們嚴謹的性格一樣,特別的工整,這點幾乎在每一首東瀛曲作中都能得到體現。而國人的作曲。多走寫意一派,並不追求太工整的效果。而是追求內在的抒情,就像國人的水墨畫那樣。講的是一個意境。

杜星河很多歌都是有意境的,但也有很多歌,帶有東瀛曲風,或歐美曲風,這讓葉薰覺得這個人的作品很分裂,幾乎沒有特點可言。

大凡的作曲家,不管做什么樣的曲子,都是有他們自己的印記在里面的,但杜星河的作品,完全沒有印記,反倒像是很多人配合著做出來的。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圈內人質疑杜星河的終極原因,因為他們看不到杜星河作品的統一性,或一種內在核心的一致性。

葉薰也是一直這么覺得的。直到現在,和杜星河合作過《天鵝》後,雖然很佩服杜星河的樂感,但她心里其實還是覺得杜星河背後肯定是有運作團隊的,只要是有點音樂素養,並研究過杜星河作品的人,肯定都有這種質疑。

但即便如此,葉薰還是覺得杜星河很特別,或者說,是他的團隊很特別,風格很多樣化,而不是墨守陳規的。

她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像西方的那些大提琴藝術家那樣,也出品自己的大提琴獨奏集,成為眾人矚目的大提琴演奏家。由國內目前的環境看,這個夢想完全就是奢望,以至於她不得不想轉型成為別的明星。

但現在得到這樣一個和杜星河和雲世界接觸的機會,葉薰突然就有種預感,或許是女人的第六感吧,她覺得自己的夢想有可能在這個不墨守陳規的少年天才身上,在這家令人意想不到突然崛起的唱片公司中有可能實現!

所以,她真的很喜歡得到這個和杜星河合作的機會。

只有先合作了,她才能更進一步和杜星河去接觸,去試探,自己的夢想是否能在這里達成。

看著葉薰期待的眼眸,杜星河自然給了葉薰肯定的答案:「你的風格很符合我作品的要求。」

單從音樂層面上來講,葉薰的技藝沒有任何瑕疵,和他配合的天衣無縫,完全可以勝任伴奏和獨奏的工作。不過。杜星河對於葉薰的長相倒是有點意見。

葉薰長得實在太漂亮了,漂亮到刺人眼那種。

在上個位面,杜星河見過志玲姐姐的真人,她的真人雖然也很漂亮,但畢竟不像在鏡頭前那樣被修飾過很多細節。她的真人和電影中,還是有些差距的。

而現在,呈現在杜星河面前的,完全就是電影中的那個擁有完美容顏和身材的女神——葉薰!這讓杜星河心中不免要有些憂慮,那就是葉薰的容貌實在太靚演,她這樣一個完全可以和方雅君一爭高下的超級美女。如果出現在他的新書發布會上獨奏大提琴,那必定成為眾人所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