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橫掃各大榜單的《陽光總在風雨後》(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3107 字 2020-08-10

h2>這天上午吳志龍的表演,是翻唱的歌王經典情歌《翅膀》。吳志龍的聲線有點歌王的特質,帶著淡淡的滄桑,有一種天然的沙啞在里面,乍一聽很像歌王。吳志龍也刻意的在模仿歌王唱歌,所以他唱歌的感覺是很討喜的,會被大部分觀眾所接受。他這天上午用模仿歌王的方式贏得了很多觀眾評審的支持票,1500個觀眾評審中,有1358個都給他投了支持票,這在所有第一組表演的25個歌手里是拍第三高的,可以見出他的歌手多么有觀眾緣。而且他聲音很渾厚,聲量很大,在這種不插電的攝影棚里唱歌,很占優勢。

不過在專業評審耳朵里,吳志龍的演唱就不是那么討喜了。首先,用模仿的方式來參加這種草根選秀比賽,摒棄了自身的特點,讓人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點就令很多專業評審乍一聽就否定了吳志龍的表演。再加上吳志龍五音不全的毛病仍舊沒有徹底根除,雖然他很努力的在修正自己的音准了,但最專業的毒耳還是能聽出來他有天生的五音不全之殤。

杜星河上次在福灣青年歌手錦標賽上就聽出了吳志龍五音不全的毛病,這次再聽,吳志龍的毛病還是沒太大改觀。特別是在唱歌王《翅膀》這種大家都耳熟能詳,每一個音准都很熟悉的歌,吳志龍這個小毛病就體現的更明顯了。如果唱一首原創的,大家都沒聽過的歌,這個毛病應該不會被像現在這樣放大。

吳志龍唱這首《翅膀》,在500個專業評審那里只得到了660分,這極大的拉低了他的總得分,3000分的總分他最終只得到了2018分,目前排位第9。這個排名並不穩妥,在前25個人里他排在中前部,但後面的歌手如果准備的更好,他就很可能要被擠出前48了。

不僅如此,吳志龍唱這首《翅膀》,其實還給了專業評審們一個不那么好的第一印象分,這從專業評審打的還沒及格的分數就能看出來。500個專業評審,每人都打3分的權利,總分和觀眾評審一樣是1500分,其中達到及格分60分需要在1500分中得到900分。吳志龍第一首歌只在專業評審那得到660分,換算成百分制才得到44分,一目了然他在這些專業評審中的印象是什么樣的了。

雖然吳志龍在觀眾評審那里拿到了可觀的1358分,,可以說博得了很好的觀眾緣。但要知道的是,這些觀眾都只錄這一場,下次再比賽就換人了。而評審不會換。所以在這種比賽中贏得現場觀眾的好感,不如贏得評審的好感來的實際。

當然要放長遠看的話,贏得觀眾的好感還是第一位的。在這樣的比賽中,志存高遠的歌手必定是首先要考慮觀眾的喜愛程度的,因為這比賽越往後走,觀眾的支持度就越重要。專業評審只在前兩輪的100進48,和48進24時起決定性的作用。等到了24進20時,比賽就要進行現場直播的賽制了,到時候場外觀眾的支持度將直接決定這個歌手是不是能留在這個舞台上。所以一開始就去博得觀眾的好感,這也算是一種策略了。

吳志龍也確實采取的是這樣的策略,有龐大的年代音樂團隊在背後支持他,吳志龍自然知道他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年代的團隊是經過了很周密的考慮,並爭得了吳志龍的同意後,才給吳志龍選了這么一條鋌而走險的路。

上午的比賽吳志龍在觀眾那邊拿高分,在評審那里得低分的現狀,完全在年代團隊的預期之中,也在吳志龍的預期之中。甚至,他在唱《翅膀》時,有一些音是故意唱的有點不在點子上,但又不在的很巧妙,一般人聽不出來,就算聽出來了也會覺得他是有感而發,完全投入進去了情緒,所以才會做出那樣的表演。但專業評審一聽就知道他是五音不全造成的。這樣就會給觀眾評審和專業評審一個巨大的感官落差,讓兩方打分出現很大的分歧。而他只要保住觀眾評審這邊的高得分就可以了。

吳志龍和年代的團隊當然知道今天在場的觀眾評審到下一場48進24時就不會在了,他們在乎的其實不是今天現場的這1500個觀眾評審,而是未來將在電視機前看到他表現的那億萬觀眾。

《聲動中華》的百強戰和48進24的一對一對決都是以錄像的方式先制後播,年代的團隊考慮的是,未來播出時,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的感官會和現場的觀眾評審差不多,吳志龍翻唱歌王的歌會得到電視機前觀眾先入為主的一種好感,他們也會覺得吳志龍唱的很好。但當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專業評審給吳志龍打這么低的分時,一定會和現場觀眾評審的反應一樣,那就是為吳志龍抱不平。人總是有打破權威的一種欲-望的,特別是這個位面的老百姓,在經歷過當年的大-思-潮-運-動後,對權威大多報以懷疑的態度。這感覺有點像另外一位面的大作家村上春樹的「牆蛋說」。

在另一位面,村上春樹在獲得耶-路-撒-冷獎時發表了著名的「牆蛋說」——

「如這里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是的,無論高牆多么正確和雞蛋多么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正確不正確是由別人決定的,或是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假如小說家站在高牆一邊寫作——不管出於何種理由——那個作家又有多大價值呢?

「……轟炸機、坦克、火箭、白-燐-彈、機關槍是堅硬的高牆。被其摧毀、燒毀、擊穿的非-武-裝平民是雞蛋。這是這一隱喻的一個含義。但不僅僅是這個,還有更深的含義。請這樣設想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分別是一個雞蛋,是具有無可替代的靈魂和包攏它的脆弱外殼的雞蛋。我是,你們也是。

「再假如我們或多或少面對之於每一個人的堅硬的高牆。高牆有個名稱,叫作體制(system)。體制本應是保護我們的,而它有時候卻自行其是地殺害我們和讓我們殺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統性地。」

……

這個位面的老百姓就有點這意思,如果權威不和他們站在一起,那他們就有打破權威的沖動。這表現在選秀比賽上,就是他們喜歡的歌手,如果被專業評審打了在他們看來很不公正的分數,那他們會同情這個歌手,之後還會加倍來支持這個歌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那些所謂的專業評審的臉。

吳志龍背後的年代團隊,讓吳志龍以一首不完美的《翅膀》開局,就是想利用普通觀眾趨向於打破權威的心理,來為吳志龍博得好感,畢竟,未來的比賽場外觀眾的支持度才是第一關鍵的要素。

不過他們設計的這套戰術,風險性也很高,那就是吳志龍必須能進入到24強,否則他們的良苦用心就都沒有意義了。因為只有進入24強後,《聲動中華》才會采取直播的形式,那時才會采取場外觀眾打電話投票的環節。之前的百強戰和48進24的一對一對決,場內這些專業評審會起到第一層的重要的篩選工作。他得不被刷下去,這個戰術才能奏效。

照上午他的得分看,只有2018分,,勉強排在第九,這樣的成績能不能闖進下一輪,還很難定論。

杜星河並沒有想到吳志龍背後的年代團隊會給吳志龍制定這樣冒險的戰術,他個人覺得吳志龍這樣的水准,和福灣青歌賽時沒什么太大的長進,他個人不看好吳志龍後面的走勢。

……

上午的比賽很快就結束了。中午,杜星河約著廖楠和呂琴吃了個飯。飯間,他就上午觀看比賽的一些心得,給兩人講了講。特別是講了長安三台這個攝影棚的特點,他強調廖楠唱《戒情-人》時一定要把聲音打開,在這樣不插電的環境中唱歌,聲量非常非常重要,甚至在聲量和投入感情的抉擇和取舍中,聲量要排在感情前面。當然這只是針對廖楠要唱的這首極偏向於傳統流行風格的《戒情-人》。

對於呂琴要唱的改編成爵士風的《氧氣》,就不是這樣了。既然改成了爵士,呂琴就要靠走心的自由的唱法來打動現場觀眾了。就算聲小,她只要唱的好,就肯定能贏得那些專業評審的肯定。至於現場那些觀眾,聽不清楚不支持她,那也無所謂,反正場外電視機前的那些觀眾,會聽得很清楚,因為歌手在現場不插電演唱,但他們身上會帶隱形麥克風,便於攝制組收音,所以電視機前觀眾聽的感覺和現場觀眾是完全不同的。經過精細的調音後,電視前的觀眾聽得的感覺要比現場更好,當然這種更好只是針對在現場唱的不怎么好的歌手。在現場唱的極具感染力的那種歌手,,在現場聽就要比在電視機前聽令人熱血沸騰很多倍。而呂琴這種走心的,並不是那么有爆發力的唱法,在電視機前聽,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也算是她這種唱法的一個小優勢了。

雖然杜星河給呂琴的建議是讓她唱的更自然更自由,但呂琴秘密的練了肺活量和聲量,她還是要把自己結合了歌劇和爵士的一種奇妙的新唱法展現出來,她要驚倒杜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