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四十章 《悟空》(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2470 字 2020-08-10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

新的一天又來到~

我們走在這條漫長的路上~

真不知道~前方的路~

它是多么的遙遠~

路邊的花~在沖你笑~

是否時光又溜走~

真不知道葉子~夢醒的時候~

這是一個美麗的好地方~

天空會給你美麗的陽光~

……

羅威和光子與狼出去後,又有一個有搖滾情懷的學員張鴻烈點唱起了一首老搖滾,布衣樂隊的《新的一天》!

作為一群即將離開《好聲音》舞台的學員們來說,這首《新的一天》,就是他們最好的寫照。

每個人都走在漫長的路上,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有多遙遠,但只要心中有夢,那前行的遠方,一定是一個美麗的好地方,就連天空,也會給你美麗的陽光。

……

新的一天又來到~

我們走在這條笨重路上~

筋疲力竭可是心中~

總能嘗到些好滋味~

不要回頭不要再想那過去的故事~

換上那新的衣裳去迎接好風光~

這是一個美麗的好地方~

天空會給你美麗的陽光~

……

聽著張鴻烈的高歌,學員們被羅威影響出的感傷情緒逐漸煙消雲散了。

這些玩音樂的人,情感都是很豐富的。

很多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

見到大屏幕上顯示出的下一首歌是戴荃的《悟空》,很多人都是一怔,問這是誰點的?

「我點的!」

杜星河興奮的拿著麥站起來了。這首《悟空》,自從當年從《中國好歌曲》上聽過之後,他就對這首歌印象極深,他很佩服這首歌的作者,因為這首歌,就是他一直最想遇到的那種充滿情懷的歌。

大家見杜星河主動要唱歌了,全都興奮了。所有人都翹首以待,准備看杜星河怎么獻藝。

杜星河卻在這首歌上沒有使太多的電波技巧。他純粹是在用自己情懷唱出了這首一直潛藏在他心底的歌——

……

月濺星河,長路漫漫~

風煙殘盡,獨影闌珊~

誰叫我身手不凡,誰讓我愛恨兩難~

到後來。肝腸寸斷~

……

幻世當空,恩怨休懷~

舍悟離迷,六塵不改~

且怒且悲且狂哉,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過是,心有魔債~

……

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

跪一人為師,生死無關~

善惡浮世真假界,塵緣散聚不分明,難斷~

……

我要這鐵棒有何用~

我有這變化又如何~

還是不安,還是氐惆~

金箍當頭。欲說還休~

……

我要這鐵棒醉舞魔~

我有這變化亂迷濁~

踏碎靈霄,放肆桀驁~

世惡道險,終究難逃~

……

這一棒。叫你灰飛煙滅~

……

隨著杜星河最後一聲大氣含悲的灰飛煙滅,所有人的心中都激盪起了一種莫名的情懷。

雖然這屋子里的學員大部分都是九零後,相信所有人,心中都有齊天大聖這樣一個從兒時就影響著他們的英雄。

對於杜星河本人來說,他是非常喜歡悟空這個角色的。

小時候,他就特別喜歡《西游記》的連環畫。後來,出了電視劇。

孫悟空踢倒煉丹爐打上凌霄寶殿的那段。那首歌曲,就烙印在了他兒時的腦海中。

他買了西游記的原聲磁帶,有《敢問路在何方》、《相見難別亦難》、《女兒情》、

《青青菩提樹》、《無底船歌》、《五百年滄田桑海》、《天竺少女》……

這些歌,他全部都喜歡。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一直到10多年後,有了網絡,上網搜索那些評書與歌曲時,仍屢屢失望。

2000年快要考中音的時候,他已經算是准備把自己的後半生都投身進音樂里的人了,那時他從網上聽了胡寅寅的《大聖歌》,印象很深刻。但後來怎么都找不到了。

那陣每間隔一段時間,他就用「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這句話來問百d,終於,在看過《悟空傳》之後,才有越來越多的網站有了音質欠佳的《大聖歌》。

而每次放這首歌,他都是滿心的歡喜與舒暢,卻只得到周圍一群人的一笑。

他們終是不解,他對於「悟空」這兩個字的感觸。

一直到有天,一網友說,對悟空的情感,像是對偶像,亦像是對自己,對人生。

那一刻他才明白,他不是一個人。他的感觸有人同。

前幾年,他開始接觸音樂古風,聽到了填詞翻唱的《齊天》。

許多人都覺得《齊天》大氣,他也喜歡聽這首歌,但總覺得那種歌頌尚有不足。

直到聽到了《悟空》,他覺得這才是凝練的語言中透出的霸氣與慈悲!

沒錯,這才是他最喜歡的悟空之歌,一定要大氣,一定要含悲!

大處著眼的基調,睨千古,而面人生,有著萬丈豪情。

悲處立意的感觸,是知悲、懂悲後,生出的慈。

能以悲憫之心去接納世人與世事,對境遇泰然處之,對未來更加堅定。

所以這種悲,不是眼淚,不是歇斯底里,是心底的難以言喻。

這種悲,只會讓你在心底有悵然有隱痛,而終不會形成悲痛這個詞匯。

這樣的情懷一直潛藏在杜星河心底。讓他在最黑暗的日子,期盼著最燦爛的明天。

而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單曲循環《悟空》了。

每每聽到這首歌時。杜星河仍會有種戳中心窩的感覺。

有一句話常被人引用: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他想說,一千個人的眼中,會有不只一千個哈姆雷特。

他小時候喜歡的「悟空」,與現在喜歡的「悟空」有著分明的相同與不同。

時間,經歷,讓我們每個人成長。

因此。我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終究會變。

也所以。我們只能試著去淺談對詞意的揣度。

可能與作者相同,也可能相左。

不談他不太了解這個作者的經歷與創作背景。

只為「叛逆、多變、樂觀、堅持」,他一直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這首歌。

以下便是他對這首歌的理解——

……

在「長路漫漫」中,我們不停的相逢。同行,別離。

相逢是個悲劇,因為注定要別離,要有一個人會先走。

同行是種無奈,因為總有內心的角落會因不被理解而戳傷。

人群中的落寞,同床異夢,皆由此而生。

別離更是難釋懷,沒有一個人天生擁有強大的內心。

說堅強,談淡然。都是在看過多次離合之後,一下一下磨出的剛毅。

所以無伴的人,因孤獨而渴望。有伴的人。因孤獨而迷茫。失伴的人,因孤獨而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