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第八十章 討論(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2103 字 2020-08-10

那如何看待內地買票房和返點這件事呢?

藍娛的工作人員和杜星河等人做了一個探討,雖然他們的主業是歌唱圈,但藍娛給杜星河的規劃就是一個全能藝人,絕不能只局限於歌手的身份,他們希望杜星河能成為一個全能偶像。

所以在電影領域,他們也便和杜星河多聊了聊目前的電影現狀,康哥、周傑倫也參與進了這場私下里的討論。大家都獲益匪淺。

買票房和返點是促銷手段還是不正當競爭?這是眾人激辯的焦點。

買票房和返點讓片方、發行方、電商、影院都有不同程度的獲利。如果你沒有進行這些操作,你的影片的利益將直接受到影響,可能是排片很低,可能是被偷票房。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產生了,利益受損的一方當然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競爭,但既得利益方用「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為自己辯護。一個完善的電影市場法規的建立似乎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通過買票房和返點行為獲利的一方對自己的行為有兩種辯護的邏輯:其一,我有能力做;其二,我這樣做是正常營銷。

「我有這【個錢和實力還有資源去做這個事,我為什么不去做呢?我不能因為人家沒有能力去做,我就也不去做吧」。在一些發行人員眼中,無論是返點、買票房還是賄賂院線經理的支出都不過是「公關費」的一種。就好像電影投資,有的投的多,有的投的少。片方用自己的發行資源置換更好的宣傳手段無可厚非。「大家都說買票房和返點,我覺得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我覺得返點就是一種獎勵政策,賣產品還得給銷售提成呢,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種銷售。一個是總經銷,一個是分銷商,分銷商那東西多,你要給獎勵機制很正常」,一位發行人員這樣說。還有人這樣比喻:「比如說麥當勞免費送漢堡,一樣的。對吧?那你不可能說去罵他,你真不要臉,錢都不掙了,只要是達到了效果,在商業上就是可以的。」還有業內人士用美國的情況做類比:「你看美國的分賬比例也不是一刀切的,他們也是階梯式分賬,電影放映時間越長,給影院的點數越多,我們下調分賬比例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像某片那樣大規模的買票房的確是讓人嗤之以鼻的,但是正常規模的包場和電商活動可以接受。

在某影院經理看來,包場是一直都存在的促銷手段,除了某些贊助商會有土豪大手筆,一般也都是正常范圍,「我覺得包場和某片那種大規模買場子的區別就是包場的那些增票送出去之後,的確會有觀眾來看,因為我們也會有針對性地選擇客戶。而且這都是錢啊,中國觀眾都會覺得不看白不看。」即便對於做假場這樣的行為。業內人士也認為雖然不道德,但也不犯法:「做假場只是我們願意達成一個共識,院線也不要這個錢,只是拿了一些好處費而已。我們並沒有手腳。像偷票房的話一定要有一個所謂的受害方,但做假場就沒有。」

但在返點和買票房盛行的大環境中失意的片方顯然不這么想,他們呼吁的是一個更公平的市場准入機制。

王帥導演的《闖入》在今年的五一檔只有1%的排片。大受打擊的他去影院了解了市場情況,才發現同期的一部電影買票房了。「他們就是直接地進行交易,而不是用正常的影片的質量和宣傳去影響市場。我們這個片子,他們給的結論都是『你們沒有宣傳好』,其實這次宣傳費是800萬。已經不錯了,以前我根本沒有宣傳費,《我11》的時候,就是辦公室兩個人靠微薄點點,轉轉。但是他們就拿這個來說,因為你沒有跟他有直接交易。他向全國人民一放話,全國人民都相信了因為宣傳問題沒有排片,就把這里邊的貓膩全都規避掉了。」

王帥導演認為,同期上映的電影用買票房和返點的手法,剝奪了他公平競爭的機會,他的電影在沒有進入市場受觀眾檢驗之前,就被提前判了死刑。他指出,現在有資源的院線和發行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系統,在這之外的人就不會有機會:「中國沒有一個市場的准入機制,只能去抱大腿,就只能抱這個有發行的,有院線的大腿。每個院線都有自己家孩子,如果院線一聯合起來,互相之間都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就形成了一個大的機構。那任何一家不跟他們有任何利益掛鉤的單位,你就沒有辦法進到他們這個系統里去,那你就只能干看著,那么任何一個基本的制作都沒有希望。」

國外模式可以借鑒,最終落腳點還是法規的建立。

「國家沒有明文規定我們不能這樣做啊!」這是獲益的一方的終極辯護理由。

「國家為什么不限制他們這樣做呢?」這是失意的一方的疑問和吶喊。

問題最終還是指向了國家對於現在的電影市場的監管,究竟在發行這一環節要不要干預,究竟該建立怎樣的法律法規才是最值得討論的、解決現在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