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販丐幫(1 / 2)

十宗罪前傳 蜘蛛 4844 字 2020-05-28

武陵市青年路中心有一棵樹,一棵百歲高齡的桃樹。

2000年10月2日,一個少婦把一個4歲的小男孩從自行車後座上抱下來,她對小男孩說:「旺旺,你在這棵樹下等媽媽,媽媽去廁所,馬上回來。」

小男孩坐在樹下的石頭護欄上說:「好的。」

10分鍾後,少婦回來了,小男孩卻不見了。少婦臉色煞白,站在樹下詢問過路的人,半小時後,驚慌失措的家人紛紛趕到,他們報了警,拿著孩子的照片去附近的路口以及車站和碼頭詢問。警察在調查中得知小男孩被一個女人帶走了,少婦聽到這消息就癱軟在地上,圍觀的群眾把她扶起,有的好心人建議她去寫尋人啟事貼在街頭。過了一會兒,少婦在眾目睽睽之下脫掉襯衣,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在衣服上寫下一份尋人啟事,掛在了樹上。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只戴著乳罩的女人,終於號啕大哭起來。她像瘋子一樣坐在地上攥著拳頭,發出聲嘶力竭的呼喊,一陣陣撕心裂肺的痛使她的聲音變調,她說出的話更加凄慘駭人,那段話足以讓每一個母親落淚:

「我的兒子丟了,哎呀,我該怎么說呢,老天爺,沒了,是個女人拐走的,人家說看見了。我給人家磕頭,磕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求求你了呀。哎呀,刮大風啦,天冷了,我的兒子還只穿著一件小夾克。旺旺,你到底在哪兒啊,我能聽見你的聲音,你哭,你笑,喊我媽媽。我的兒子呀,被人販子抱走了。人販子,我吐唾沫,該千刀萬剮下地獄的人販子。一個女人,偷人家孩子,我剝你的皮,抽你的筋,喝你的血,剁你的手指頭,你真該死!該死!該死!那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呀,他只有4歲。不不不,我說錯話了,你大慈大悲,把我的孩子還給我,好不好?沒有他,我活不下去。你也是個女人啊,抱人家小孩子,還有良心嗎?你要把孩子賣錢,我願意出十倍的錢,一百倍的錢,把我的孩子買回來。告訴我,我的旺旺在哪兒,我願意在地上爬,我要爬到孩子身邊。我願意賣房子,貸款,錢全部給你,只求你別傷害孩子,別要孩子身上的器官。求求你了,你這萬惡的女人,你會下地獄,下地獄……」

第二天,她又站在樹下,神情呆滯,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一連幾天,路過的人都看到一個女人對著樹自言自語,她像一個蒼白、呆滯、陰森的幽靈。有時,推著平板車賣核桃糕的人從她面前走過,她就會發出一連串惡毒的咒罵,但是因為嗓子嘶啞,誰也聽不清楚她在說什么——她已經瘋了。

半個月以後,在華城火車站廣場,一個老乞丐用鐵鏈牽著一個小男孩乞討,小男孩卷著褲腳,腿上有三個觸目驚心的爛瘡,蒼蠅繞著他嗡嗡亂飛。<cmread type=page-split num=2 />

當一個孩子和一只狗融為一體,同時在你面前活動,本應該戴著項鏈的脖子卻系著鐵鏈,眼窩深陷,他的目光已經由驚恐變成了呆滯,他不說話,不再笑,甚至不敢哭,他就那樣跪著乞討;當這個面黃肌瘦、骨瘦如柴、滿身塵土、衣服破爛、蓬頭垢面的孩子,就這樣猝不及防出現在你的視線里——即使是在陽光之下,這個孩子告訴我們的是:黑暗是存在的。

一個兒童跪在地上,陳述的是全人類的罪惡。

根據公安部報告,2004年,共破獲拐賣兒童案1975起,解救拐賣兒童3488人。這僅僅是破案的數據,是冰山一角,在海水之下還有更多不為人所知的內容。天下沒有什么事情,比一個媽媽失去自己的孩子更加殘酷。人販子拐賣一個孩子,就等於毀滅了三四個家庭,多少失去孩子的父母從此精神失常,多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從此一病不起?

我國對於拐賣婦女兒童罪處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偵一號大案主犯白寶山因為盜竊幾件衣服就被判了四年徒刑;馬清秀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馬清秀涉案金額達931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最高量刑是五年)。

我們不禁要提出疑問,現行法律的天平是否傾斜了呢?

天平的兩端,有時是否過輕有時是否過重呢?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對每一雙光著的腳提出疑問,為什么沒有鞋子?只需要從衣衫襤褸的洞里深入細察一下,就會發現一個苦難的世界。

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因為這正是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

那個人販子,那個女人就是古麗。

庫班鋃鐺入獄之後,古麗就帶著巴郎四處流浪。她想過工作,可是沒有找到工作,她想去監獄看看庫班,但是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她也參與了販毒和盜竊銀行。在顛沛流離的日子里,她懷念家鄉的葡萄架和棉花地,想念從前的平淡生活。最終她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了,這個心如蛇蠍的女人把自己的兒子賣給了山西的一戶農民。

當時,古麗拿著錢,走到村口的老槐樹下的時候,放了個屁,她咯咯地笑了,笑著笑著又哭了。

她返回那戶人家,老實巴交的買主——那個家徒四壁的農民——問她怎么又回來了。她說:「舍不得孩子,我再和孩子說幾句話。」她把巴郎摟在懷里,在他耳邊悄悄說:「十天之後,你從他家偷偷跑出來,我在村口的那大槐樹下等你,我再把你接走,記住了嗎?」

巴郎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這種使人人財兩空的把戲她只玩過三次。第二次,她把巴郎賣到了貴州,幾天後她帶著巴郎逃跑的時候,一整個村子的人都打著火把在後面追她。第三次,她把巴郎賣給了華城的一個老漢,老漢叫阿帕爾,乞討為生。

這里要簡單說明一下,在華城、深圳等發達城市,都有一大批職業乞丐,以深圳、上海賓館公共汽車站附近的乞丐為例,幾位來自河南的叫花子只要看到交通燈變成紅燈,就會喊一聲:「燈紅啦,快上!狠要,燈一綠就沒有啦!」他們向等候紅燈的車輛不停作揖討錢,他們每個人一天的收入在70元左右,一月2000元。這個數字對農民來說是很誘人的,所以不斷地有人加入這個群體,有的一家幾口人共同出來乞討,甚至有一整個村子的村民結隊乞討。

阿帕爾就是一個職業乞丐。

最初他拄著一根木棍,端著破茶缸,走街串巷,收入甚微。後來他從家鄉帶來一個殘疾兒童,一個嘴歪眼斜流口水的女嬰,每天就是坐在幼兒園門口。幼兒園門口確實是最佳乞討的所在,接送孩子的家長很容易將對自己孩子的愛轉化成對這「爺孫倆」的同情。

1999年,也就是菊花一元硬幣發行的那一年,阿帕爾每個月都要去銀行兌換兩箱子硬幣。一箱子一元的,嶄新鋥亮,每一枚硬幣上都有一朵菊花;一箱子五毛的,黃燦燦的,散發著金子似的光芒。

2000年4月,他的搖錢樹——病嬰死掉了。9月下旬,古麗將巴郎以4000元價格賣給了他,他對巴郎感到失望,因為巴郎太健康了,年齡也有點大,他向古麗表示願意出高價買一個4歲以下的孩子。10月6日,古麗將一個哭哭啼啼的孩子帶來了。

在阿帕爾的住所,華城天河區的一個出租屋里,他和古麗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阿帕爾搖著頭說:「這孩子我不能收。」

古麗問:「為什么?」

阿帕爾說:「他穿得太干凈了,你看看,這衣服,這鞋子,這胳膊和手都太嫩了,你從哪兒偷來的?孩子父母還不找瘋了,他們會找上來的,會打死我。」

古麗兩手做一個掰東西的手勢:「你可以弄殘他。」

阿帕爾說:「喪天良的事,不能干。」

古麗說:「你心眼不壞。」

阿帕爾說:「除非你賤賣。」

古麗說:「你說個價。」

阿帕爾說:「4000,看在老鄉的面子上。」

古麗說:「成交,給錢。」

阿帕爾說:「給啥錢啊,咱倆扯平,你把巴郎領走,這孩子留下。你的小巴郎,他不跟我上街討飯,嫌丟人,還拿把小刀子,捅我,一天到晚在外面玩,餓了就回來吃飯,你還是領走吧。」

古麗罵道:「阿囊死給(臟話),過幾天我把巴郎帶走。」

當天晚上,下起小雨,阿帕爾坐在小圓桌前喝酒,他教孩子喊爺爺,孩子不喊,他就用拐棍敲著地面說,「以後我就是你爺爺。」

巴郎哼著歌曲回來了,抓起桌上的煮羊蹄就啃,他看到床腿上拴著一個小男孩,問道:「這是誰?」

阿帕爾說:「買的,明天就帶他上街。」

巴郎說:「那我先給他化化妝。」

巴郎把手上的油抹到小男孩的衣服上,又把煙灰倒在小男孩頭上,小男孩哇的一聲哭了。

「這樣才像個小叫花子,不許哭。」巴郎拿出一把蝴蝶小刀威脅著。

小男孩驚恐地向後退。

「你叫什么?」巴郎用小刀捅了捅小男孩的肚子。

「旺旺。」小男孩回答,他嚇得幾乎要哭出來,卻又不敢。

「旺旺。」巴郎重復著這個名字,哈哈笑起來,「你是一只小狗,以後我就喊你小狗。」

「小狗,你從哪兒來?」

小男孩搖了搖頭。

巴郎拍拍額頭,換了一種提問的方法:「你家在哪兒?」

小男孩想了想:「武陵青年路光華小區四號樓。」他說得很熟練,看來平時媽媽沒少教他。

阿帕爾道:「再敢說武陵——」

老乞丐舉起拐棍做個要打的姿勢:「就抽得你亂蹦亂跳。」

「你媽不要你了。」巴郎說。

小男孩用手背揉著眼睛,嗚嗚地哭起來。

「那又有什么。」巴郎聳聳肩膀說,「我阿達進了號子,阿媽把我賣了三次,三次。」他向旺旺伸出三根手指,然後他把一個羊蹄塞到旺旺手里。

「啃。」巴郎命令道。

每天,阿帕爾都帶著旺旺上街乞討,旺旺已經徹底淪為一個臟兮兮的小乞丐。阿帕爾還用白膠、紅墨水、棉棒在旺旺腿上制作了幾個傷口,這些假的爛瘡做得非常逼真,如果放上蛆,抹上一點臭腐乳吸引蒼蠅,對乞討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經常哭,旺旺的眼睛深深隱在一層陰影里,已經失去光彩。最初跪在街頭,神色倉皇,對每個人都有著無法克制的恐懼,然後這個4歲的小孩習慣了、麻木了。巴郎有時也跟著阿帕爾乞討,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喜歡在街上四處游逛。孩子是很容易混熟的,正如兩顆星星的光芒是一樣的。巴郎有時欺負旺旺,有時親切地稱呼他「小狗弟弟」。

有一天,淅淅瀝瀝地下起小雨,這樣的天氣沒法出去討錢,阿帕爾就躺在床上睡覺,老年人總是睡得很沉。旺旺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小盒子,里面有一些卡片,兩塊磁鐵,幾個掉了軲轆的小車,他拿出一個很漂亮的塑料小人,對巴郎說:「給你。」

「垃圾箱里撿的。」巴郎不屑一顧。

「給你玩。」

「這有什么好玩的,」巴郎說,「有很多好玩的事,你不知道。我帶你去冰窖,天熱,那里也有冰。再去游泳館,我們可以溜進去,從台子上跳到水里。我帶你去三元里,看那個骨頭女人,她還沒死,還要去火車站看人打架。」

「我想媽媽了。」旺旺說,他抬起一雙大眼睛,忍著滿眶的眼淚。他並沒有哭出聲音,只是任由淚水涌出來,唉,這個小小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堅強和忍耐。

巴郎說:「哦。」

過了一會兒,巴郎打個響指,似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說:「這還不簡單嗎,我帶你回家。」

兩個孩子手拉手走在雨中,雨把他們的頭發淋濕,他們不說話,就那樣一直走,一直走,走出那個藏污納垢的城中村,走過那些破敗的堆滿垃圾的小巷,走到大街上。旺旺緊緊抓著巴郎的手,我們無法得知這個4歲的孩子一路上在想些什么,在他長大以後,能否記起是誰帶他走出這場噩夢,能否記得此刻他緊緊抓著的這只手?在一個菜市場附近,巴郎從身上摸出一張皺巴巴的錢,他對賣羊肉夾餅的攤主說:「來兩個夾餅,我要請客。」他對旺旺說:「吃吧,塞到肚子里。」吃完之後,他們繼續向前走,巴郎把旺旺領到天河區棠下街派出所的門口,巴郎問旺旺:「你還記得你家在哪兒吧?」旺旺點點頭。巴郎說:「進去吧,讓條子幫你擦屁股,他們會送你回家的。」

巴郎推了他一下,說:「去吧,小狗弟弟。」

說完,巴郎就迅速地跑開了。他藏在街角,偷偷地看到旺旺站在派出所門口放聲大哭,一個女民警走出來,蹲下身詢問著什么,然後拉著旺旺的小手走進了派出所。

巴郎放心地離開了,他用口哨吹著一首歌曲:

你有了花苑要栽果樹,

你有了兒子把書念,

要教育孩子愛勞動,

做一個剛強的好男兒。

古麗在一次偷盜嬰兒的時候被人發現,她被打得奄奄一息,事主怕她死掉,所以沒有送到公安局,而是將她扔在了醫院門口。

很多天以後,華城三元里世康大街出現了一個妓女,她是那條街上最老最丑的娼妓。她坐在發廊的玻璃門之內,像是安靜的空氣,靜悄悄地培養著下身的金針菇。她不笑,因為門牙掉了兩顆,即使是白天,她也給人帶來夜晚的氣息。這個尚未染上梅毒的女人對每一個路過的人招手,她特別鍾情老年人,她鉤手指,拋媚眼,甚至掀起裙子,然而生意還是慘淡。沒過多久,她交不起房租和當地小痞子收的保護費,只好濃妝艷抹走上街頭。這個站在路燈下打哈欠的女人,在夜晚她可以作為城市的夜景,正如烏雲也是天空的一部分。

在華城的車站、碼頭、廣場、地鐵通道、人行天橋,有那么一群人,不管夏天還是冬天,老是躺在水泥地上,身上蓋著一條破毯子,自己的胳膊就是枕頭。站起來時,頭從一個窟窿里鑽出來,那毯子也就成了衣服。

他們還有一頂帽子或者一個破茶缸用來乞討。

曾有個過路的小女孩在一個冬天對此產生疑問,她問媽媽:「這些人不冷嗎?」

媽媽說:「他們是乞丐。」

小女孩說:「乞丐是什么?」

媽媽說:「就是要飯的,要錢的,叫花子。」

小女孩說:「他們為什么當叫花子啊?」

媽媽說:「因為他們窮,沒錢。」

小女孩說:「他們為什么窮啊?」

媽媽不說話了,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小女孩又說:「他們的家在哪兒?」

沉默……

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會禁止乞討。

一個下夜班的紡織女工曾經看見過一個驚恐的畫面:在她回家的路口,出現了二十多個黑衣人,他們姿態怪異,有的躺著睡覺,有的坐在地上不停地搖頭,有的站著看著天空發呆,有的念念有詞,有的大喊大叫,全都是破衣爛衫,臭不可聞。

在文明下面,在社會的土壤下面,還有另外一個世界。

有位76歲的老人扮為乞丐,卧底行乞兩月,自費萬余元,揭開殘害脅迫流浪兒童行乞的重重黑幕,他撰寫的調查筆記,被國家領導人長篇批示。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是在深圳居住的北京離休老干部曹大澄。

在他的調查筆記中可以看到乞丐已經職業化、組織化、集團化,帶有黑社會色彩,他們按籍貫聚集在一起,劃地為界,如果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地盤,那么就會爆發群毆事件。

每個城市都有著城中村,低矮的房屋,破敗的街道,到處是垃圾,走進去,會看到幾個又瘦又臟的小孩子用樹枝敲打著一個瓦罐,離開的時候,那些孩子還在敲著。

華城粵溪新村,棠下村,租住著大量的乞丐。

這是一個唾棄不到的角落,污穢在這里匯集,渣滓在這里沉淀,讓我們跳進這個糞池,走進這些人的靈魂深處。各種臭味混合在一起,眼前恍惚,只能看見光怪陸離的黑暗景象,有的像人,有的不成人形。他們群體性地蠕動,匯聚成一個怪物:丐幫。

他們也是社會秩序上的一環。

當乞討不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懶惰,當乞討成為一種職業,任何邏輯到了這里也就成了亂麻,自尊在這里沒有立足之地。他們聚在一起也有些光,在兩次欺騙之間的間歇,這么多從未流過淚的眼珠子,閃爍著貪婪也閃爍著對生活的向往。白天敷上自做的爛瘡去要錢,晚上搖身變成劫匪去搶錢。污水流進流出,這些四肢健全的寄生蟲從陰暗的巢穴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蛔蟲也可以變成蟒蛇,它所吞噬掉的東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不斷地有人墮落到這群體里來,以別人的同情和憐憫為生活來源,以懶惰為,以愚昧為終點。

當然,也有一些真正的乞丐,他們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生存,例如,殘疾人。

下面這段蓮花落是一個老乞丐唱的,也就是說,這些話來自一個乞丐的內心世界。

他下肢癱瘓,兩手劃著一輛自制的小車,仿佛他的周圍是海。

他每天都打著快板沿街行乞。

(白)來啦來啦又來啦!

太陽出來照西牆,

照著俺的破衣裳。

叫花衣,叫花帽。

還是去年的那一套。

竹板一打震街頭,

拜拜三教與九流。

竹板打,進街來,

一街兩路的好買賣。

金招牌,銀招牌,

這幾天,俺沒來,

各行各業都發財。

要拜俺就挨家拜,

拜拜財神人不怪。

家有規,行有道,

現在街頭不好要,

俺先到菜市去瞧瞧。

走又走,行又行,

遇見個老頭賣大蔥。

老大哥,賣大蔥,

你年輕時候立過功。

大哥你,不簡單,

俺把你來誇一番。

老大哥,耳不聾,眼不花,

能活二九一百八。

說大蔥,道大蔥,

一頭白來一頭青,

下面胡子亂哄哄,

就像老蔣離南京。

帶來的多,賣里個快,

三溝兩壟不夠賣,

一天能賣幾萬塊。

賣里個錢,蓋上了屋,

好給大兒娶媳婦。

蓋東屋,又一廳,

要把香台立當中。

高門樓,矮陽溝,

梧桐栽在牆外頭,

孫子求學路好走,

定是清官把名留。

(白)老大哥,你給我幾毛?

(白)中,剛賣了八塊多,給你五毛。

彎腰接錢去就走,

旁邊大姐在賣藕。

(白)大兄弟,別唱啦,俺帶著孩子來得晚,還沒開市哩。

俺出門的人,多照應,

大姐領著個大學生。

沒賣錢,也別煩,

兄弟廣告做宣傳。

北京的,上海的,

哈爾濱,煙台的,

還有澳門回歸的,

不買別人買你的。

藕又白,多好賣,

帶得少了不夠賣,

賣得干,賣得凈,

賣得一兩都不剩,

賣的錢呀背不動,

你租個三輪往家送。

(白)這個大兄弟,我說不給你吧,你唱得好,哎,先給你一毛,走吧!

走過一家又一家,

碰見大哥誇一誇。

這大哥,人不賴,

騎著洋車賣芹菜。

這個自行車,兩頭輕,

你不騎兩頭騎當中。

說芹菜,道芹菜,

炒肉絲,炒肉片,

來人來客好招待,

吃到肚里多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