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甄秀才落魄金寧府(1)(1 / 2)

騙行天下 滄浪船夫 4648 字 2020-08-11

甄永信把繩子掛到父親墳前歪脖樹的斜枝上時,又想起多年以前那個天色空蒙的早上,父親帶他來這里給祖父掃墓。

那天是清明節,冷颼颼的,天要下雨,父親穿著栗色緞子馬褂,弓著腰,呼吸艱難地拖著沉腿,邁著外八子步,走在前面,手里拎著藍色家織布包裹,包裹里裝著十個鵝蛋大小的餑餑,一沓燒紙,一柱香;兒子扛了把鐵杴,跟隨在父親後面。

在祖父墓碑前,父親把枯草和敗葉踢開,攤平後,就把包裹放下,打開包裹,就手把餑餑五個一組,壘在墊在下面的包裹布上,在祭品前點燃燒紙。火苗躥起,舔舐著被托起的灰屑,父親把香的一端放進火苗里,點著後就把另一端插進碑前的濕土里,墳墓的上空,立馬彌漫著濃郁的松香味。

「給爺爺墳上添點土。」父親喘著氣說。

甄永信明白,父親這是讓他干,就拿起不太聽話的鐵杴,費勁地往爺爺的墳上撮土,直撮到大汗淋漓,也沒見爺爺墳上多了些新土。那年他八歲。

「中,中,」父親站在一邊說,「來,過來給爺爺磕頭。」甄永信放下杴,跟著父親跪在還冒煙的灰燼前面,一起一伏地向墓碑磕了三個頭,起身後,父親撣了撣緞子馬褂前擺上的泥土,這才像完成了一項浩大的工程似的,吁了一口長氣,拿眼去注視父親墓前的石碑,得意地告訴兒子,「這碑,是爹賣了三十畝好地,給你爺爺立的。」

甄永信拿手背抹去額角的汗珠,兩眼直勾勾地望著墓碑,看見碑上刻著「顯皇考甄公毓賢之墓」。父親知道兒子還不大理解自己話里的意思,就進一步開導兒子,「你看出沒,咱的碑和別人家的一樣嗎?」

兒子這才仔細看了看,果然不一樣,爺爺墳前的石碑,足足要比別人家的高出一大截兒,上端有閣樓一樣的裝飾,足以遮擋風雨對碑面的侵蝕,碑文的四周,有羊毛卷一樣的浮雕,父親告訴他,這叫祥雲紋。

看見孩子開始注意石碑,父親就搬過兒子的肩膀,轉到石碑的後面,指著光滑的石面上刻著的碑文, 一字一句、抑揚頓挫地把碑文念給兒子聽:「毓賢甄公,河南南陽府甄家庄人,咸豐二年進士,咸豐十一年右遷金寧衛海防同知,從五品……」

那時,甄永信還不能完全理解碑文,但從父親得意的語調里,能聽出父親對爺爺的崇敬和由此而生的自豪。正是從那一天起,甄永信才驀然知曉,自己身上原來流的是貴族的血液。

父親幾乎是一口氣把碑文流利讀完的,而後就把眼皮緊緊閉上,尖削的下頦,使勁向上翹著,青灰色的死人臉上,露出得意之極的神情。

「兒啊,」在收拾好祭品,要回家的時候,父親叫住兒子,囑咐道,「記著,哪一天爹死了,你就給爹埋在這兒,」父親伸出干瘦的食指,指著爺爺墳前的一塊空地說,「記著,給爹立的碑,千萬不能比你爺爺的高,要比你爺爺的矮一些。」

兒子的頭皮一陣發麻,兩腿虛軟,手撐著杴把,才勉強沒有摔倒。無論如何,兩個活人在墓地談論自己死後的葬禮,總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何況他才剛剛八歲。兒子嗓子發緊,說不出話,好容易忍住快要要流下的眼淚,咬緊嘴唇,勉強點點頭。

那時甄永信還根本無法理解,父親身上散發的苦澀的鴉片煙味,實際上已是死神的氣味,而在自己的前半生,要想給父親墳前立一塊比爺爺墓碑稍矮一些的墓碑,更是他難以承受的負重。

父親是在冬月初八那天老的。那年他才十二歲。

在這之前,因為得知父親賣掉了家里最後的一塊田產,二仙堂掌櫃的,就不再給父親賒賬了,告貸無門,走投無路時,父親像一只被拆除支架的燈籠紙,癱散在妻子的炕上,骷髏一樣的肢體,像剛被砍了腦袋的蜥蜴,在炕上翻滾抽動著,嘴里語無倫次地哀求妻子,「永信他媽,救救我,就一次,最後一次,一泡就行。」

妻子是個窮人家的姑娘,嫁到甄家做了受氣的媳婦,一輩子忍氣吞聲慣了,感情的神經,早就麻痹了,她無視丈夫在炕上翻來覆去地折騰,坐在炕稍一針一線地納鞋底兒,像什么也沒聽見,直到丈夫滾爬過來,揪住她的褲褪兒哀求,才把針停在半空,抬眼掃了下丈夫:「行啊,拿錢來吧。」

難受的丈夫知道妻子在嘲笑他,對鴉片的需要,讓他忘記了尊嚴,接著哀求,「行行好,永信他媽,先拿你的手鐲典上,等我有了錢,就贖回來。」

包括手鐲在內的金首飾,是妻子娘家把她賣到甄家換來的嫁妝,每當胡作非為的丈夫惹她不順心時,她就會覺得,自己手腕上戴的不是手鐲,而是鐐銬。妻子生氣地把針別在鞋邦上,起身下炕,沒好氣地說了句:「你趕緊死吧!」

丈夫聽話地翻滾到炕里面,雞啄米似地拿頭碰撞窗台,只一會兒,額頭就鮮血淋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嘴里發出公羊被宰時的慘叫。叫聲那么凄慘,穿過窗欞繞過屋脊,傳到街上。

剛從學館放學回來的兒子,在大門口一聽到叫聲,心就緊縮了一下,邁過門檻時,差點兒絆了一跤,直到急三火四地穿過兩道門洞,推開房門時,才稍微放心了一些,因為那會兒,母親正若無其事地往鍋里淘米,眼角噙著欲滴未滴的兩顆淚珠。這並沒有什么好奇怪的,打他記事時起,就隱約記得母親眼里似乎老是噙著淚水。

「俺爹怎么啦?」兒子驚虛虛地問。

「要死啦。」母親仍那么一臉若無其事的樣兒。常常都是這樣,無論家里有什么好事或壞事,很難從母親臉上表露出來,以致很長一段時間,兒子都疑心母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並不愛他,她的表現,倒更像是這個家里的仆人,一舉一動,都表現出對這個家庭發生的事漠不關心。

父親卻不一樣,雖說青灰色臉上,素常也不流露什么感情,但言談舉止中,兒子卻能體驗到一種關懷,那叫父愛。

兒子沒理會母親的氣話,轉身來到炕前,剛看一眼炕上躺著的父親,渾身的汗毛孔就豎立起來,剎那間覺得腦袋膨脹得像笸籮一樣大,兩腿觳觫,膝蓋處倏然失去了支撐,依到炕沿兒,才沒摔倒。

他看見往日父親油光發亮、梳理得整潔的辮子,已經披散開來,一堆亂草一樣散在炕上,此時正兩手薅住兩綹頭發,狠命地向相反的兩個方向拽著,仿佛在懲罰一個被他征服了的宿世仇寇,滿臉亂塗著血淚鼻涕,酷似一個蘸了血的葫蘆,干柴一般的枯腿棒,不住地叩打著炕沿,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一看見兒子,像見到了救星,蜥蜴一樣從炕稍爬來,抓住兒子的手,不停地哀求,「救救爹,救救爹,快找大紅喜,去給爹要一泡,最後一次。」

劇烈的恐懼,讓甄永信喪失了理智,沒敢多想,轉身出了家門,徑直來到夫子廟西街拐角處的二仙堂。父親剛才說的大紅喜,就住在二仙堂樓上走廊西頭的房間里。

從前父親曾帶他來過這里,那年他才六歲,父親領他走進正廳,和櫃上的人打過招呼,就走上木頭樓梯,拐過一道牆角,順著走廊直到西頭,進了用紅漆漆過的房間。

房間里掛著粉色窗簾,床上罩著錦緞鴛鴦戲水床罩,床頭放的不是床頭櫃,而是一張酸梨木雕花四角圓桌。後來聽母親說,那是父親從家里搬來的,當時說是借給大紅喜用用,後來就再也沒有還回來。屋里焚著香,但女人的粉旨氣和鴉片煙味,超過了香爐里飄出的香味。

一個身穿綠底兒紅邊兒錦旗袍、嘴唇猩紅的女人,在他剛跨過門檻時,就一把把他摟在懷里,像親自己兒子一樣拿嘴在他臉上亂親,濃烈的脂粉味,嗆得他透不過氣兒,可那女人還是不停地慫恿他,「叫媽,快叫媽,給你糖吃。」

他倔犟地緊綳著嘴不肯叫媽,那女人就坐在床上,把他放在自己肉墩墩的大腿上,拿手去掏他最怕人的地方,邊掏邊說,「吃一個,吃一個!」一邊咯咯笑著,一邊拿手做出要抻掉那玩藝的姿勢。

父親放任這女人放肆地捉弄自己的兒子,青灰色的死人臉上,微微泛出笑意,眼里流露著得意,正是這種鼓勵,才沒使兒子感到過分緊張。

那女人一直捉弄累了,才把他放下,拿出各色小點心,放在圓桌上,讓他隨便享用,自個兒就拉著父親躺到床上,拿過一桿煙槍,對著煙燈,一人一口地享受起來。

直到吸完最後一口,大紅喜吹了煙燈,伸手解開父親的腰帶,將手伸進父親的紐襠褲里亂摸,兩眼卻不懷好意看著六歲的孩子笑著。父親似乎很受用這種撫摸,過了一會,轉頭對兒子說,「兒子啊,你先到櫃子里藏貓貓,待會爹去找你,等回家時,還給你買盤竹鞭。」

父親說著,起身打開衣櫃的門,哄著懵懂的兒子。兒子看了看櫃子,又看了看父親,經不住父親的慫恿,爬進了櫃子里。父親把櫃門關上,哄兒子說,「不准往外看呀,看了,就不給你買竹鞭了。」

櫃里立時漆黑一團,樟木香和衣服的陳腐氣味彌漫著,孩子有些恐懼,幸虧門沒關嚴,一道細縫,足以讓他看到床上父親和大紅喜的部分身體。

大紅喜三下兩下,脫光了父親的衣服,這時兒子才發現,父親的身材,並不魁梧,簡直像春天里剛剛結束冬眠的蜻蛙,腿上只省下一點皮肉,皮下的肋骨,一根根排在胸前,大紅喜幾乎不費力氣,就像托起一件衣服那樣,輕輕將父親舉到身上。父親則像一頭爬坡的老牛一樣,在上面一拱一拱地向前推著,只一會功夫,就累得不行,發出母豬一樣的喘氣聲;大紅喜也發出怪怪的叫聲,好像肚子痛似的。她明顯不滿意父親的無能,兩腿勾住父親的大腿,兩手兜住父親干瘦的屁股,用力上前搬動著。大約過了一個時辰,父親才像剛剛爬到坡頂的老牛,滾落下去,死人一樣仰卧在大紅喜身邊……

那天的午飯,他已記不清是幾個菜了,有哪些東西,總的感覺,像過年,臨走時,那女人又給他兜里塞滿了糠果。

事情本來是可以瞞過去的,可是他的天真卻把事兒泄露了。為了在母親面前顯擺,他從兜里掏出一塊印花蠟紙裹著的水果糖,剝開後要塞進母親的嘴里。母親一看見這種糖,就起了疑心,沉著臉問是從哪兒弄的,他就不知深淺地說是一個叫姨媽的女人給的,同時,他臉上女人的口紅印,又證實了母親的疑心,母親突然就變得像頭母狼,把他的頭夾在腋下,剝掉他的褲子,拿雞毛撣狠抽他屁股,疼得他殺豬似的嚎叫。父親想救他,但顯然不是身體健壯的母親的對手,「嗐,不就是幾塊糖嗎?」父親傷心地說。

「他身上有股婊子的味。」母親傷心地哭了,手卻一刻也沒停下,嘴也不停地罵著。

他都記不清了,那天母親打了多長時間,最後屁股都木脹了,腫得像個染了色的紅餑餑。挺長一段時間,他都有不敢坐著,晚上只能趴在炕上睡覺,這是他一輩子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挨打,好像也是母親唯一一次打他。

正是這次打罵,甄永信才母親的哭罵聲中,斷斷續續地知道了些有關那個女人的事兒。

她叫大紅喜,是二仙堂里的婊子,父親長年包著她,一度曾想納她為妾,但母親提出了兩個條件,最終打消了父親這個念頭,其實這兩個條件再簡單不過了:要么把她休了,她回娘家去;要么把她殺了。其中後一個條件,父親是萬萬不敢的,父親膽小如鼠,平日里看見別人打死一條蛇,都能把他嚇得心里亂顫,而前一個條件比較簡單可行,只寫幾個字兒就行,可是想想自己是從五品官員的兒子,一個三進的深宅大院兒,娶一個婊子上堂,父親就不得不打消納妾的念頭。

不過從那以後,父親就不再回家,他把二仙堂大紅喜的房間當成了家,只是有事或者想兒子時,才偶爾回家看看,回家時,瞅妻子不在,偷偷往兒子兜里塞幾塊糖果之類的東西,並小聲囑咐,「別叫你媽看見。」臨走時再給妻子扔下一塊大洋,當作母子二人日常的開銷。

所以兒子一直認為,母親並不像父親那樣愛他,甚至有一段時間,他曾懷疑自己並不是母親親生的,而是大紅喜生的,由母親抱養的,這種想法直到他長大後才打消,因為懂事後,每當想到自己有可能是婊子養的,這種想法就會折磨得他坐卧不安。

當兒子屁股漸漸消了腫,母親就托人捎信兒給父親,讓他回來送兒子上學,父親回來了,送他進了前街禮賢書館。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時間跟父親到二仙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