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敵我之辨(2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684 字 2020-08-11

劉賀揚主動湊到李中易身前,拱手問道:「爺,末將擔心一事,就怕朝廷里的文官們……」

李中易聽得懂劉賀揚的弦外之音,他點點頭,反問劉賀揚:「洪光,就算是我什么事都不做,只要這支軍功顯赫的軍隊還在,你覺得朝廷的文官們,有可能放過我么?「

劉賀揚仔細一想,還真是李中易說的這么個道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身為老京城土著的劉洪光,豈能不知?

明眼人都知道一個鐵的事實,朝廷的文官集團以及符太後,都十分忌憚李家軍的存在!

這時,廖山河猛一拍大腿,一驚一咋的嚷道:「爺,末將想明白了,絕不能讓咱們同族的鐵匠、木匠等匠人,繼續替契丹狗賣命!」

李中易聽了此話,不禁微微一笑,他沒有看走眼,廖山河這個貌似粗漢的家伙,其實是個內秀的家伙,大事上面還真不糊塗。

得了幽雲十六州的契丹國,雖然叛亂一直不斷,可那只是契丹貴族內部的權力矛之爭,並未波及到以幽州為主的南京道。

據李中易得到的密報,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契丹國的冶金及鐵器制造水平和工藝,有著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原地區處於長年戰亂的境地,至今尚未統一,導致很多獨門的手工藝技術徹底失傳。

時至今日,不客氣的說,除了李中易整頓過的三司胄案所屬的鐵器作坊之外,整個中原地區的冶金水平,已經遠遠的落後於契丹人。

針對產業落後,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其一是依靠戰爭去搶劫工匠和技術,其二是用厚利吸引工匠們南歸。

二戰結束之後,主動發動戰爭的第三帝國,早就被炸成了一片廢墟。可是,美國和蘇聯,依然收獲頗豐:大量的工程師、技術員以及科學家,包括海量的先進生產設備,被他們或騙或抓,瓜分得干干凈凈。

和這個時代的眾多軍閥,只知道搶糧食、搶地盤以及大肆擴充軍隊,有著明顯的不同,李中易這個擁有現代工業化意識的家伙,對於技術方面的人才,有著非同尋常的關注度。

「竹娘,你去取一半的空白敕牒來,都派人去交給左將明。另外,告訴左子光,就說是我的吩咐,凡是願意主動跟隨大軍南歸的工匠,除了賞陪戎副尉的出身之外,另賞百貫之安家費。」李中易此話才剛剛出口,立時震驚四座。

自從唐末以後,軍閥混戰,導致綱常紊亂,舊有的秩序和倫理,已經被徹底打破,變成了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暴力邏輯。

可是,公開授予卑賤的工匠以官職,依然是一件駭人聽聞的稀罕事!

以前,李中易管轄三司胄案的時候,特別厚待工匠,也做過類似授官的事情。但是,在文官集團的嚴密封鎖之下,消息並未廣泛傳開,而且人數頗少。

在場的心腹重將們,心里都非常清楚,此次李中易率軍北伐之前,朝廷按照慣例,預先發放了多達數百份的空白官誥或是敕牒。

天子撫四民,也就是士農工商,這四種社會階層。除此之外,其余的階層,全都被歸入賤籍,其中自然也包括工匠在內。

即使是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工匠階層,依然不受各地大小統治者的重視,往往視其為奴。

官或紳,甚至是勾結官僚的大商人,都可以隨意的辱罵、毆打,甚至是殺死工匠,充其量賠點小錢而已。

由此可見,工匠的地位,有多么的低微?

「爺,此誠盤古開天以來的頭一遭啊!」廖山河的臉皮確實夠厚,公然大肆吹捧李中易,語不驚人誓不休。

劉賀揚這個老京城人士,從小就在長輩們的熏陶之下,養成了極其瞧不上卑賤工匠的舊觀念,一時竟轉不過彎來。

立下無數戰功的李家軍大將,他劉賀揚從今往後,居然要和賤匠們一起在李中易的帳下當差了,這究竟算怎么回事嘛?

ps:今天有點時間,很可能萬字更新,繼續厚著臉皮求幾張月票的鼓勵,多謝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