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新氣象(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175 字 2020-08-11

李中易把李安國扔進新兵大營之中,就不再搭理他了,他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新兵訓練系統,非常有信心。

不誇張的說,在軍法的大熔爐下,李安國就算是塊爛泥,也可以把他塑造成一名合格的戰士。

當然了,一般情況下,兵痞、兵油子和渣兵,如果沒有特批,顯然無法進入軍營接受特訓。

目前,李中易最關心的基層政權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平盧地區的州、縣、亭、村四級政權,基本都被轉職的軍官們,掌握在了手上。

州這一級,李中易增加了五職:通判、轉運使、巡檢使、提點刑獄和兵馬總管。

州通判分管本州的商業貿易事務,知州的一切行政命令,必須經過通判的副署簽押用印,才能正式生效。

州轉運使,其實就是財稅局長兼糧食局長,掌握本州的財政收入、各種稅賦以及糧食的儲備,不歸知州節制,而直接隸屬於節帥府。

州巡檢使,也就是公安局長,網格化管理治安、抓賊捕盜以及統計戶籍,都是其應盡的職責。

提點刑獄,相當於法院審判委員會的委員,一州設五至十名,無定額。他們彼此之間互不統屬,每個人經過抽簽接案之後,都有獨立的審判權,並直接歸節帥府提點刑獄司管轄。

至於,兵馬總管,其職權范圍,類似於軍分區司令員兼j支隊長,州境內的廂軍(j)和鄉兵(民兵),統歸其管轄。

這么安排的好處,異常之明顯,讓藩鎮根本無法從內部產生。州內的各個大衙門,誰都無法一手遮天,各種大權集中於節帥府的掌握之中。

這年月的社會經濟基礎,其實以小農經濟為主,初級商業和初級手工業為輔。作為最主要的稅收基礎,也是最重要生產資料的糧田,被碎片化的分置於小家小戶之手。

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屁民們追求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對外交換的需求可謂是極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農社會的事務其實並不多,主要就是四條:維護社會穩定展,鎮壓叛亂,征收稅賦,徭役和征兵。

李中易主持改革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絕不可能甘心失勢折錢,阻力必定是極大。

所以,他最初采取的是鴨子劃水,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緊鑼密鼓的進行布局。

布局之初,李中易就鑽了「皇權不下縣」這個丑陋慣例的大空子,從亭和村這兩級,最先動手。

轉職的軍人們,被任命為亭長和村正,他們在職權范圍內,以訓練鄉兵為名,先捏住了基層的牛鼻子兵權!

然後,就是人口及田產的普查。這個時候,亭長和村正們,個個識文斷字的優勢,也就展露無遺了,反映的是李中易逼迫將士們人人讀書的遠見卓識。

在天朝的歷史上,烏紗帽的晉升機制,就是最能夠催人奮進的體系,也是最大的人生方向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