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抓住戰機(2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569 字 2020-10-17

「諸位,方才大軍破城之時,司里接了成都那邊李勇發來的軍報。據李勇的稟報,他已經布下疑兵之計,暫時唬住了成都的蜀軍主力,使其不敢棄城西逃。」楊無雙手里拿著細長的木棍,指著成都的方向,詳細的介紹說,「根據細作傳回來的報告,以及李勇派人偵察的情況,某以為,當務之急是大軍迅速的從漢州南下,晝夜兼程的直撲成都城下。只要,把孟昶及其蜀軍主力,都包圍在了成都城中,則一戰可定巴蜀。」

言簡意賅,清晰明了,這是在場所有人一致的看法!

「我軍剛剛破城不久,等成都那邊接到消息,孟昶慌亂之下,總要找人商量對策的。如果,我軍現在就抽出一部,馬上急行軍南下成都,則一日可達。到那個時候,孟昶小兒插翅難逃。」廖山河的反應也不慢,順著楊無雙分析的戰況,當場給出了他的意見。

宋雲祥久鎮西北邊陲,在他的麾下,有整個大漢朝最為精銳的數萬漢軍騎兵,他豈能不知兵貴神速的道理?

西北的各個部落之間,為了爭奪肥沃的草場,互相械斗的時候,總是掐准了漢軍騎兵的出動時間。

每當大股漢軍騎兵趕來鎮壓之時,草原各部落之間的械斗,要么已經分出了勝負,要么各自退散,以躲避漢軍的鋒芒。

實際上,以宋雲祥在草原上的耳目之靈通,他焉能不知道部落之間的私下械斗?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客氣的說,宋雲祥每次派兵出動鎮壓部落之間的械斗,無一例外,都是故意安排晚到的。

在宋雲祥看來,草原各個部落之間的仇恨越深越好,他們彼此之間殺得越狠越好,各個部落里的成年壯漢死得越多越好。

李中易曾經私下里授意過宋雲祥,可以坐視各個部落之間的仇殺,但絕對不允許部落之間的互相兼並。

總之一句話,妄圖利用戰爭搞兼並的草原部落,才是西北漢軍的真正敵人,必須毫不留情的徹底消滅之!

由於久鎮西北的緣故,騎軍都指揮使李勇,也就是拓拔勇,是個什么樣的人,宋雲祥可謂是一清二楚。

據宋雲祥此前所知,蜀國境內的蜀馬,因為太過於矮小,只適合充當馱馬,而不適宜用來沖鋒陷陣。

換句話說,蜀軍壓根就沒有見識過,草原上慣用的大規模騎兵,采取狼群騷擾的戰術。

就憑李勇掌握的一萬多名漢軍騎兵,就算是蜀軍主力離開了成都,也必定會被李勇牢牢的拖住,而無法擺脫大股騎兵的騷擾和游擊。

所以,廖山河的提議固然很正確,卻也暴露了他不擅指揮輕騎兵作戰的弱點。

讓專業的人才,去做最專業事情,這一直是李中易的用人原則。

換句話說,提拔重用李勇,讓其負責指揮騎兵作戰,可謂是知人善任,恰到好處。

張三正擔任的是近衛軍都指揮使,近衛軍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好皇帝的安全!

所以,張三正臨來參會之前,已經打定了主意,只要不是涉及到皇上安全之事,他絕不輕易發言。

楊無雙見廖山河發言之後,宋雲祥遲遲不說話,他的心里便有些明白了,宋雲祥是兵權在握的邊帥,必是心里的顧忌比較多,不敢輕易表態。

「宋帥,您的意思是?」

宋雲祥可以裝痴充楞,楊無雙的職責所在,他不能不問宋雲祥的意見。

「廖帥所言甚是,某家佩服之極。」宋雲祥任邊帥多年,成日里和草原蠻子們耍心眼子斗喝狠,自然是油滑無比。

宋雲祥虛晃了一槍,看似態度明確,實際上啥也沒說。

楊無雙不由微微一笑,四個人開小會,張三正充當悶嘴葫蘆,宋雲祥滑不溜手,顯然是等著他和廖山河率先拿出作戰方案了。

「某以為,廖帥所言極有道理,為今之計,在於迅速派兵去增援李勇,務必將孟昶及蜀軍主力,盡皆圍於成都城里,勿使其西竄,免留後患。」楊無雙旗幟鮮明的支持了廖山河的看法。

「某附議。」楊無雙的話音未落,宋雲祥已經挺身而出,表明了他的態度。

「某家也覺得可行。」只要不是調動近衛軍的事情,張三正一律不會橫加阻撓。

四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之後,總參議司的參議們,很快制訂出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李中易看了作戰計劃之後,笑道:「自從有了總參議司之後,一切都上了正軌啊。」

這話無論怎么接,都很尷尬,楊無雙總不能順著自吹自擂吧。他索性裝出沒聽懂的樣子,一臉茫然的望著皇帝,默默的等著皇帝發話。

李中易翹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手下的心腹重臣們,個個都是人精中的人尖子,竟無一個蠢貨。

「既然該考慮的已經都考慮到了,你們的計劃也很周全,那就這么定了吧。」李中易想了想,補充說,「命令廖山河,務必在十二個時辰以內,趕到成都城下,和李勇的騎兵部隊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