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戰爭形勢(2 / 2)

因此到了現在,所有日本人都知道了李俠客的名字,自然也就知道了禍亂東京的這個狂徒竟然是一名中國人!

全體日本人都嚎叫不休,本來不支持對華開戰一些人,在這個時候也開始支持軍部對中國發起戰爭。

但是日本軍部此時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如今天皇身死,就連明治天皇的兒子,大正天皇也被李俠客給砍翻了,甚至連首相與海軍大將都被干掉了,這一下連一個做決定的頭領都找不到了,就算是相對中國開戰,那也得有人批准才行。

戰爭可不是說打就打的一件事,少了糧草輜重等東西,沒有後方支援,誰也打不動,而且還得有詳細的戰爭計劃才行,不然就是瞎打胡打,這是兵家大忌,誰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不過還是有一部分日本軍隊展開了對中國人的攻擊,駐守東北的一群日本官兵展開了對中國人的殺戮。

此時孫中山等人正在准備討袁戰爭,袁世凱忙的焦頭爛額,正准備與革命黨人開干之時,日軍侵略東北的消息傳來。

袁世凱大喜過望,如今國內紛爭四起,想要平息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共抗外敵,當下發起告國民書,要求各派人士一起共同抵抗日軍的侵占。

此時英法諸國與德國矛盾日益加深,小規模沖突不時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開始,在這個時候,歐洲列強根本無暇關注東方世界的事情,即便李俠客殺死了日本天皇,也並不能讓這些國家的精力全都放在東方。

如今日本向中國開戰,也就變成了日本一個國家單獨對中國侵略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中國單獨與日本兩國相抗的局面,英法等國無暇東顧。

在這個時候,真正能糾集全國軍隊,與日本展開戰爭的之人,除了袁世凱之外,別無他人。

如果孫中山等人不去搗亂,中國與日本的這場戰爭未必會失敗。

炮哥的能力相比袁世凱,差了不止一籌,天下能收拾如此亂局者,非袁世凱莫屬。

面對諸國聯軍,袁世凱在內憂外患之下,不得已受城下之辱,因為實力不如人。

而如今單單與日本開戰,袁世凱卻不怎么懼怕,當下在國內大造輿論,譴責孫文等人當此國難之際,不顧大局,堪稱南方亂黨,乃是全國人民之敵。

對於國內的這種情況,李俠客自然不知道,他此時已經潛逃出日本,來到了台灣島上。

因為滿清無能,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列島盡數割讓給日本,如今台灣已經被日軍占領,此時擔任總督的人名為乃木希典,是當初旅順大屠殺的締造者。此人是明治天皇的忠實走狗,一生恪守武士道精神。

在歷史上,明治天皇身死之後,他也協同妻子一起剖腹自殺,自願為天皇殉葬。

對付這種人,說什么都不管用,不得不殺,也必須得殺,李俠客這次跑到台灣,就是想見見這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