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陸之要沖(1 / 2)

這梁山在王倫手里時,便有七八百名小嘍啰,晁蓋等人來到之後,又率領了幾十名好手進來,最近又有附近不少人慕名前來投奔,粗粗算起來,人馬已經上千。

以梁山上儲備的糧草,供應一千人倒也不是問題,足夠吃上一年半載的。

但若是清風山幾千人馬也都遷移到了梁山時,那問題可就大了,清風山上原本便有兩百多人,牛皋又抓了花榮一千多人馬,之後挫敗了青州五千官兵的圍剿,收了差不多兩千多人,再加上附近餓的沒著沒落的飢民投奔,這人數眼看就要突破四千人馬,若是與梁山上的兵馬匯合,五千人馬只多不少。

這五千人的吃喝用度,可真不是小問題,李俠客雖然是讓晁蓋管理後勤一應事物,但晁蓋只是一個村里的保正出身,管理村里人還可以,但是管理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一應事務,卻是有點手忙腳亂,每次開會都向李俠客匯報種種難題。

你讓他聚眾山林,在外奔走聯絡各地好漢,正是他的本領,可要他管理一筆筆賬目開支,外加糧草分配等事情,確實不是他的長項,因此這次李俠客讓他率眾去萊州開辟鹽場,打通關節,晁蓋當真是不勝之喜,那才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此時李俠客梁山盤踞,若是依靠打劫為生,只要不攻打州府,這梁山眾人都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可是若是消了打劫的心思,那就得正正經經的想辦法掙錢買糧。

此時大宋雖然貪腐橫行,朝中奸佞當道,天子昏庸無能,但還不到傷筋動骨的時候,李俠客想要起事,一個是時機不對,一個是人員不夠,還有一個就是名聲不夠響亮,觸手都未曾探出,與一般聚眾鬧事的盜匪沒有多大的區別,因此他需要時間來發展,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發展地方,而這梁上便是最為理想之地。

只要梁山人馬不聚眾謀反,不亂生事端,相信濟州府內也絕不會傻到一心與李俠客為難。

而要想埋頭發展,無外乎錢糧人三要素,李俠客讓晁蓋等人去萊州開鹽場,便是為了掙錢。

如今鹽鐵經營權,悉數歸於朝廷,官府的鹽,一般百姓很難吃得起,便是私鹽,在普通百姓家中,也買的十分艱辛。

若是壟斷了長江南北的私鹽交易,年入白銀百萬,也只是小菜一碟。

只要有這私鹽做的成,糾集人馬,與地方官府合作,就不愁沒有糧草,不過私鹽只是一部分,日後燒酒作坊也得開起來,作為梁山發展的支柱產業,至於別的商業手段,一步步來便是,有錢有人有兵器,自然有人跟著干。

這濟州府地靠大運河,有地利之便,若是把持的好,南到蘇杭,北到大名府,南北通商,其中大有文章,以此為基礎,將觸角伸到全國各地,慢慢滲透,無須著急,時機到了,自然成事。

不過這是日後的事情,現在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先把糧食買到手再說。

卻說在距離梁山附近,有一個獨龍崗,在這獨龍崗上分布著三個村庄,分別是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

這三個庄子極大,加起來有兩三萬人家,平日里經商種田,閑散時操練槍棒,三個村子立下了盟約,若有賊人來犯,便互相照應,共同應敵,堪稱是地方上少有的豪強,便是與地方官府也有幾分牽連,比如今的梁山的名氣還要大。

李俠客帶領魯智深、楊志,率領上百兵士,下了梁山,走出水泊,早有朱貴從南岸酒店里迎了出來,道:「先生,若要買糧,須得去運河附近,哪里糧商遍地,商旅成群,要什么有什么。」

如今的濟州乃是「東魯之大郡,水陸之要沖」,因大運河之利,聚集了南北東西各地商販,青樓酒肆沿河林立,繁華非常。

李俠客等人來到這里時,見此地繁華,都是贊嘆不盡,當下眾人來到一個酒樓處,這酒樓叫做太白樓,乃是當初李白飲酒之所,極為有名。

上了二樓,要了酒菜飲酒觀景,便見不遠處的運河之上,商船一字兒排開,不少人在碼頭裝運貨物,也有青樓畫舫,琴曲隱隱傳出,好一番繁華景象。

此時雖已到了寒冬時節,這碼頭水路依舊不減繁華氣象。

魯智深看了一會兒,道:「城外凍餓而死之人沿途可見,這里卻是這般繁華,只是幾里地相隔,便是天上地下!」

此時正是寒冬季節,山東境地寒冷難當,平民百姓又無御寒之物,又加之蝗災旱災交攻,即便是殘存了半條性命,在這冬日里卻再難支撐,因此凍死餓死無數。

李俠客皺了眉頭,對楊志道:「回頭讓手下弟兄來濟州府收攏災民,把他們都接到梁山去,能救幾個算幾個。不分男女老幼,願意去的便都拉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