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悠閑的日子(2 / 2)

冥河傳承 水平面 2275 字 2020-06-11

「沒事,你跑來干什么?」楊盤不滿地問道。

「無聊,來你這兒蹭頓飯嘍。」追風臉皮厚地回答道。

「有那閑功夫,還不如好好修煉,我來試試你這幾年進步如何了。」楊盤被追風的無恥給氣笑了,說罷一把抓起桌上的普通鐵劍,身形一晃攻了過去。

「我靠。」追風輕功一展,瘋狂地後退,因為楊盤的劍太快了,眨眼間便來到了眼前。

不過好在,楊盤的劍雖快,但卻沒有殺意和殺心,自然難不倒追風。

追風一個飛燕旋身,避過了楊盤的這一劍,隨後猛地後退,拉開了距離道:「楊副,要比比也可以,但先說好,咱們把修為壓到先天境界,只比招式,不拼真氣。」

「可以,你以為同為先天,你就能打得過我嗎?」楊盤輕笑一聲,回應道。

「能不能,比過才知道,如果你用的是刀法,那我甘敗下風,你的神刀斬太恐怖,誰都不想和你比試,那是在撕裂經。不過這劍法,我看也就一般般而已。」追風毫不猶豫地恥笑道。

「一般般?讓你見識一下,究竟是不是一般般!」楊盤被氣笑了,長劍一轉,朝追風攻了過去。

楊盤的劍法承自紫電劍法,劍法軌跡簡單,變化也直接,但就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快!運劍速度快,出劍速度也快,收劍速度同樣也快。

因為招式變化快,所以,哪怕是楊盤的劍法有破綻,對方也沒有辦法找出來並利用。

說起來,誅仙劍畢竟是飛劍之術,與握柄運劍的劍法有區別。

這幾年,楊盤除了正常修行之外,便是在練習基礎劍法,以及從天劍宗的各種典籍之中吸取其智慧精華,完善自身劍術,提升自身的劍道境界。

―――――――――――――-

修行《誅仙劍經》,不通劍道可不行,楊盤的劍法境界,也就練到了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地步。

到了這一境界,劍法已經不拘一格,無論什么樣的劍法,到了楊盤的手中,都會迅速學而致用,並且迅速吸收進自己的劍法體系之中。

到了這一步,劍法已經甑入自創道路的大宗師之境。

如果要有一個對比的話,就是相當於張三豐自創太極拳和太極劍的境界。

劍法之中,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對應的便是劍道大宗師的境界。

而在這之上,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那么便是對應劍道天人的境界。

劍法之中的第四個的境界!

修習天劍宗的功法,想要晉升天人,這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是必須要領悟的境界。

相應的,楊盤的刀法便是處於第四個境界,手中無刀,心中也無刀。

到了這一步,用不用刀,都不重要了。

所以,楊盤就算是棄了小樓一夜聽春雨,他的神刀斬依然犀利如故。

江湖上也沒有人會以為楊盤棄刀不用了,實力就不怎么樣了。

這方世界的劍道,不是大道,無法合道。

可劍道,卻是真實存在的。

劍道也好,刀道也罷,境界越高,對於自身修行的幫助自然就越大。

握劍也好,飛劍也罷,理論上沒有高下之分,低賤之別。

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都是劍道的一部分。

所以,楊盤不可能練了飛劍之術,就放棄握劍之法不練了。

那不是智者所為。

而且劍道與刀道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道,不是說楊盤的刀法境界達到了手中無刀,心中也無刀。那么這樣的境界就可以通用到劍法境界上。

這是不可能的。

刀與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兵器,哪怕它們之間有一些運用之法有相似之處,可不代表它們就是一種道。

―――――――――――――-

追風為什么敢和楊盤比試?

因為楊盤用的是劍!

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楊盤用的是刀,那追風絕對不會傻到去找虐,這不僅僅是因為楊盤的圓月彎刀太可怕,也不是忌憚神刀斬。

畢竟楊盤不可能在比試的時候用神刀斬把追負給殺了吧?

追風也一樣如此,他並不擔心楊盤會在比試的時候用神刀斬把自己一刀給斬了。

那為什么追風和楊盤比刀呢?

因為楊盤的刀法境界要超出追風一個檔次以上,比了也是白比。

那不是比試,而是去找虐。

但楊盤的劍法則不一樣了,楊盤的劍法顯然要弱於刀法境界一個檔次。

追風的腿法也是自成體系,自成道路,也同樣是第三檔次,腿法大宗師之境!

那么為什么楊盤的劍法境界明明比刀法要弱一個檔次,可是用劍的時候,實力要比用刀的時候強得沒有比擬性。

答案很簡單,神刀斬能夠和《誅仙劍經》相比嗎?

雙方的體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一個是最多神通級數的刀法,不入仙流。一個是混元級數的劍經,雙方的檔次都不一樣。

就好像自行車和跑車之間的區別。

都是車,兩者的體量一眼便可看出來了。

更何況《誅仙劍經》相比神刀斬,也不是跑車級別的,至少也應該相當於私人飛機才對啊。

楊盤為什么要棄刀用劍?

還不是因為雙方的體量和潛力完全沒有可比性。

一個騎自行車,一個是私人飛機,給你選擇,你會坐哪一樣?

這種對比,已經夠直觀了吧?

正常人都明白應該如何去做選擇了,杠精除外啊。

哪怕楊盤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將神刀斬繼續提升呢?

那要花費多大的心力,根本不值得。

諸天萬界,驚艷的功法絕技秘法數不勝數,根本用不著在一根樹上吊死。

楊盤的時間不應該浪費在這方面,除非是當他沒有了壽元限制之後,有大把的時間去研究,那個時候再把它拾起來也不遲嘛。

有舍才有得,此乃智者所為也。

如何在取與舍之間做選擇,做平衡,那就叫看個人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