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軍陣(2 / 2)

大唐不良人 庚新 1940 字 2020-08-24

「就是閻立本的兄長。」

「哦,我說這么耳熟,原來是他管工程兵。」

「工……什么工程兵?」

「咳,不要在意這些,繼續說下去,接下來太宗又是如何用兵的?」

蘇大為輕咳一聲,目光環掃一圈,車馬還在隨著人流隊伍轆轆向前。

身邊圍的人越發多了,有黑齒常之、安文生、王孝傑、婁師德。

甚至連都尉薛紹義都不知什么時候悄然策馬過來。

見蘇大為看向自己,薛紹義向他露齒一笑,微微點頭,指了指阿史那道真,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蘇大為點點頭。

軍中男兒,都是好學之人啊。

提起用兵打仗,一個個都聽得入了迷。

任由馬隨著隊伍繼續向前,聽著阿史那道真繼續道:「渡過遼澤之後,太宗決定背水一戰,以示必勝之心。

所以下令拆除了渡河的橋梁,率領大軍和李勣的先鋒一北一西,向遼東城進兵。

要知道,昔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百萬大軍都沒有拿下遼東城。」

「後面呢?後面如何?高句麗如何反應?」

王孝傑忍不住插話。

「大唐六萬大軍,兵分兩路殺向遼東城,高句麗也派出了大約四萬步騎,緊急馳援遼東。

接下來,便是李勣與李道宗的先鋒在遼東城外與這群敵軍相遇。

當時先鋒不滿萬人,而且已經行軍三千余里,連續作戰超過一個多月了。

不少將士建議堅守,待太宗的主力來了再做打算。」

蘇大為聽到這里,終於忍不住搖頭道:「若是此時不敢戰,軍中銳氣必失。」

阿史那道真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阿彌說中了,當時任城王李道宗斷然拒絕堅守,在他看來敵人雖多,但也是遠道而來,狹路相逢勇者勝,尤其做為先鋒,更不能退守避戰,弱了大唐的膽氣。」

「好,好一個李道宗!」

蘇大為騎著龍子,忍不住贊了一聲。

他依稀記得,永徽四年,李道宗被卷入房遺愛謀反案,坐罪流放象州,病死於途中。

心中不由替這位出身李唐宗親的名將暗道一聲可惜。

正如薛萬徹臨死前喊的那句:萬徹大好健兒,恨不能死在戰場上。

軍人,馬革裹屍才是最好的歸途。

「道真,接著說,這段事我也不太清楚,說下去。」

蘇慶節在一旁催促。

阿史那道真清了清嗓子,接著道:「李勣聽了李道宗的話,贊賞了他的勇氣,並給了李道宗四千騎,讓他去擋住這四萬多高句麗軍。」

四千,對四萬。

也就是說,唐軍此戰,必須以一擋十。

「遇敵之後,李道宗手下果毅都尉馬文舉主動請戰,厲聲說,不遇敵,何以顯壯士,率著一彪人馬,向十倍於己之敵發動突擊。

馬文舉之勇,令唐軍士氣大增,一個個奮勇向前。

舞舞陌刀,見人就砍,所向披靡。」

黑齒常之道:「應該不會這么輕松取勝吧?高句麗人的戰力沒那么弱。」

「被你說中了,高句麗軍經歷了最初的慌亂後,很快組織起反撲,激戰之後,終究兵力相差太過懸殊,唐軍漸漸不支,更危險的是行軍總管張君義居然被打得一退再退,毫無還手之力。」

阿史那道真這番話,把在場所有年輕將領的心都提了起來。

盡管,他們知道那是十多年前的戰役,而且大唐不會輸的。

但心里,都莫名的有一絲焦急。

蘇慶節催促道:「別賣關子,後來如何了?」

「唐軍陣營開始散亂,不少兵士也開始四散而逃。」

這話一說,所有人都急了。

蘇慶節臉色一黑。

王孝傑則是臉色一紅。

蘇大為心中想:兵卒逃散,這是已呈敗象了,這樣還能贏嗎?若我是李道宗,當時應該如何力挽狂瀾?

唐軍先鋒這萬人若是輸了,不但會大大折損唐軍的實力,對士氣,也將形成致命打擊,甚至會影響後續戰役的成敗。

大唐對高句麗的戰局,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步都不能退。

只聽阿史那道真道:「當時在後方壓陣的李道宗大怒,他叫住後退的幾十騎,帶著他們跑到附近一處山丘高地察看,終於發現高句麗軍中破綻。

原來高句麗軍只顧追擊,自己的陣型也開始散亂了。

於是李道宗帶著這幾十騎,就向著敵軍最敵的地方沖了過去。

他們一邊沖,一邊砍,如入無人之境。

在戰場後方的李勣看到唐軍後撤,也是急紅了眼。

他顧不得做為三軍主帥的安危,帶著剩下的最後預備役,大約兩千人一齊沖了上去,拚命砍殺。

仗打到這個份上,主帥,副帥全都沖上一線鏖戰……」

阿史那道真說到這里,停下來稍稍喘氣。

結果被所有人怒目而視。

「說下去,別在這里停下!」

「能不能說完了你再喘氣!」

蘇大為更是罵道:「斷章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