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太仆寺五傑(2 / 2)

沒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這個觀點已經深入人心,不僅僅是世家大族這么想的,甚至就是朝堂之上的許多官員,民間的百姓或許都是這么想的。

但皇帝是誰,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物,硬生生的從世家大族手中奪取了天下,試問這樣人會在乎這個規則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能用常理來推測皇帝,可惜的是,這些世家大族,就喜歡用常理來推測。

當然,最後誰勝誰負,誰也不知道,哪怕是李景智自己對天子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信心,認為眼下的世家力量很大,這么長時間的積累,短時間內,還想解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景智知道自己還是要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但一旦自己登基稱帝之後,第一件事情,也是會削弱對方的力量,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位置不一樣,就決定著態度的不同的。

這也是皇權和世家之間的博弈。

「解決馬周,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馬周上有天子照應,下面也是有不少朋友支撐的。不要看崔敦禮、許敬宗這些人或是世家,或是官宦出身,但是在有些時候,他們會幫助馬周的,因為他們知道,彼此之間會有爭斗,但那是他們自己的競爭,與其他無關,可是有外人對付他們其中的某一個的時候,這些人就會群起而攻之。」楊師道分析道。

「你說的是太仆寺吳五傑,他們有這么厲害嗎?」李景智有些不解。

「他們當然可以,因為他們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看看他們現在地位就知道,誰升官的速度有他們快?」楊師道自己都感覺到,自己很嫉妒他們。

李景智這個時候才發現,猛然之間,所謂的太仆寺五傑已經爬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了,兩個侍郎,一個東北行軍長史、西北行軍長史,還有一個就是崔敦禮稍微差一點,但也就是一點點,這種一點點,有些人一輩子都升不上去。

「一個太仆寺五傑不要緊,要緊的是,無數個太仆寺五傑。這些人都是從科舉出來的,也就是說,陛下向天下人說明了一個道理,陛下很重視科舉,只有從科舉出身的人,升官的速度才會變的這么快。」楊師道說出了一個道理。

自古就沒有科舉之說,察舉、門蔭等等都是升官的手段,但自從前朝的時候,就出現了科舉,到了李煜的時候,更是將科舉發揚光大,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孤明白了。」李景智點點頭。

他心中贊嘆,當年大夏通知天下之後,就有人建議恢復推舉或者察舉的制度,甚至恢復九品中正制,但是都被李煜給拒絕了。

他知道這種制度,是可以幫助他得到大量的官員,幫助他得到世家之心,這樣可以幫助十分快速的恢復統制,可是他還是拒絕了。

現在李景智想了想,不得不佩服李煜的做法,若是按照這些世家的建議,這個時候的朝堂之上了,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了,皇權得到了抑制。

「殿下,想要對付馬周,只能先對付他的同黨,太仆寺五傑之中,唯有劉仁軌和他走的最近,許敬宗此人自私自利,崔敦禮乃是至誠君子,可惜的是他出身世家,在家族利益和朋友之間做出選擇,他只能想著自己的家族,至於劉洎,此人剛正,只要找到確切的證據,劉洎比我們還要痛恨劉仁軌。」楊師道分析的很到位。

「劉仁軌遠在東北,聽說活的很逍遙自在,一個讀書人,卻和一個**一樣,手執戰刀,沖鋒陷陣,功勞都能封爵了。若是再讓他下去,他將是太仆寺五傑之中第一個封爵的。」李景智忍不住說道。言語之中,充斥著不屑。

任何時候,文貴武賤都是存在,大夏的臣子們都是這么想的。劉仁軌,太仆寺五傑之一,是科舉出身,日後前程不可限量,這樣的人,到了東北之後,居然和武夫呆在一起,仗著自己有些武勇,居然上陣殺敵,然後還能斬殺敵人,建立功勛,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禮部已經得到天子的聖旨,冊封劉仁軌為三等男爵。」楊師道幽幽的說道。

大夏的爵位很值錢,想要獲得爵位,以前還有從龍之功,現在貌似只能從戰場上獲取了。雖然皇帝曾經說過,各行各業,無論文武都能封爵,但,那是何等的困難。

唯有武將,沖鋒陷陣,斬殺敵寇,用敵人的首級獲得軍功,然後獲得爵位,這就是最快的獲得爵位的方式,也是獲得土地的最保險的手段。

「還真是不簡單。」李景智已經說不出什么話來了。剛剛還想著算計對方,對方已經是勛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