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野山參的巨變(1 / 2)

村長後宮 曲火 834 字 2020-08-12

野山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參,亦叫棒棰草、神草、地精等。關於地精的名稱來歷還有個傳說:

相傳隋文帝時,上黨有人宅後每夜間聞人呼聲,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許,見人參枝葉異常,人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參,一如人體,四肢皆備,呼聲遂絕,觀此,則地精之名可證矣。

東北三寶,人參為首,關於人參,民間還有很多傳說:

從前,一個山中老人,有一個兒子,常獨自出入山中,有一天兒子回來告訴父親說,在山里常有身穿紅兜兜的小胖孩同他一起玩,很奇怪。父親告訴兒子,那小孩子可能是棵人參,於是讓兒子帶一棵針,穿上紅線,別在小胖孩兜兜上,要是人參就走不了啦!兒子在山中再遇到小胖孩時,將針別在他的兜兜上,果然是一棵大人參呈現在眼前。所以山里人一旦找到人參,一定要用事先准備好的紅線系在人參的莖上,人參就跑不了了。

野山參的采集很辛苦,人們在大山里受一或幾個月的勞苦才可采到一棵野參。據說深山老林里有一種很美麗的雀鳥,在八月間最活躍,喜歡吃人參籽,叫聲如學人說話一樣,並只會叫一聲「王敢多!」「王敢多!」清脆可聽,哪里有這種雀鳥,哪里就有人參。

早在2000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對野山參的葯用價值就有了詳細的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野山參為「神草」,明代將野山參列為上品。現在這東西可更不得了,可以稱之為葯中上品,隨著醫學的發展,野山參所具有的神奇療效以及它的抗癌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在中醫治療腫瘤的臨床實踐中,幾乎所有的處方都少不了這味珍貴人參。

范得龍從山上回來,上網這么一查,嘿嘿一陣狂笑,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寶貝,真是寶貝呀,拿在手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丟了,害得張素蘭嬌笑不已,這東西不過二、三年的生長年齡,雖是野生山參,但按年頭來說也不值幾個錢,東北大山里,這玩意很罕見但卻也不是找不到,就說這山溝里有的人家祖輩傳下來都有那么幾棵傳家寶泡酒喝,不是啥太稀罕的東西,要是老參嗎,還能算是寶貝,不過老參只怕已是絕種再難覓蹤跡了。

「美美,你有把握吧!別一個弄不好,反而影響我那方面的能力!」

「你別唧唧歪歪了行不行,乖乖躺著閉目冥想,集中精神,放松身體!」

「不是,美美,我有點怕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