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一)(1 / 2)

兄妹 立水方 1891 字 2020-08-12

康熙四十七年終於來了,除夕這天g里忙而不亂地布置著,德妃也c持著,沒人管我,做好的衣服下來了,在我的要求和德妃的堅持中和下,月白色袍子,紅色夾襖,金黃色滾邊,衣服的花紋是按我的要求綉的銀色的蜻蜓,綉在裙角,夾襖上,走起來,似乎在飛。規矩還是規矩,把子頭依舊得梳,只c一個珍珠發簪,這是額娘留下的,自己化了淡妝,這是最大的讓步了,七斤也就不再嘮叨。

德妃對我很好,這次甚至請了旨讓我坐她邊兒上,而她,一直是坐離皇上最近的地方的。

見我來了,德妃招了招手,我見了禮,坐過去。話還沒說,皇上駕到,於是又跪下去呼萬歲,皇上說:「不必拘禮了,大家輕松些過個年。」人們又是一陣萬歲。額娘的去世讓我對清朝的新奇減了一半,這種只在電視劇里看過的場面如今活色生香地擺在眼前,還是震撼無比。

其實,在現代,我對康熙十分敬佩,也十分理解,只是額娘的傷痛讓我無法接受了,大概我們置身於某些事情時,是和旁觀者不一樣的。偷偷抬眼,站在高位的他,孤身站立,雖然尊貴,也是孤獨的吧,那么高的位置,沒有人可以,也沒有人敢和他並肩站立的。所以額娘理解他心疼他,他喊了平身,大家坐回原位。

皇上和幾位娘娘說了幾句話後,就和太後說話去了,宜妃和鄧婕一點也不一樣,電視劇里的宜妃英氣潑辣,而我面前的活宜妃,則是非常漂亮的人兒,一雙丹鳳眼微微向上吊著點兒,眼神嫵媚,淡眉柳形,偏還帶了些朦朧的感覺,真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女。她抬起頭瞧見我盯著她看,愣了一下後就笑開來,這一笑我的眼睛就更大了,要我是皇上,我也會喜歡她這種一笑百花開的人。

接著就聽見很清脆的聲音:「德姐姐,這就是十六格格吧,真是個小美人兒,姐姐真是好福氣。」

德妃這才看見我發愣的樣子,推了推我:「錦瑟,怎么了,不舒服么。」我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怎么花痴到這兒來了!「錦瑟給宜妃娘娘請安,娘娘吉祥,娘娘恕罪,錦瑟是看呆了。」邊上的惠妃柔柔說道:「若是我見了宜妃妹妹,也是要呆了呢。」

惠妃果然和《康熙秘史》里的惠兒一樣,柔柔弱弱,帶著書卷氣。她怎么會有大阿哥那種笨蛋兒子呢。

旁邊一個娘娘尖細的聲音穿進來:「可不是,咱們這些姿色,連格格都發不了呆呢,要不皇上怎么那么寵宜姐姐呢。」一句話把我給編排了,也說的在場的幾個娘娘變了色。

德妃說:「榮妃妹妹說的是哪里話,錦瑟沒見過大場面,怎么你也跟著她胡鬧,妹妹這么年輕,還沒自信么,若是如此,你讓我們這些老人兒可沒法過嘍。」宜妃幾個也趕忙圓場,偏那榮妃不上道兒,依舊尖細:「姐姐可別這么說,妹妹還沒恭喜您又添一個格格呢。」

德妃當下就白了臉,這個白痴榮妃,大過年的,還暗提十二格格,德妃還替你圓場來著呢!宜妃剛要開口,我握住德妃的手說:「額娘,榮妃娘娘這么說,是要女兒敬酒呢,真是女兒的不是,一直都沒給各個娘娘請過安。」

一句「額娘」,愣讓德妃紅了眼眶,她回握住我的手,笑了:「那你還不去敬,別讓妹妹久等了說咱們沒規矩。」一句話又暗說了榮妃的沒規矩,哈哈,果然,這女人之間的語言斗爭還是很有趣的。

我的一句「額娘」也驚了在座的幾位嬪妃,大概都知道我之前上演的大不敬吧,如今卻喊了德妃「額娘」,不驚才怪,估計並不遠的皇上也是聽見了的。他既不管,我們就在下面演。我端起酒:「榮娘娘,錦瑟剛才發呆,是覺得,平時在承禧g看著額娘像極了空谷幽蘭,雍容淡雅,今兒又見著宜妃娘娘一笑,像極了那桃花兒,嬌俏清新,惠妃娘娘又如那迎春花兒,溫柔和煦,錦瑟坐在這兒就想起那么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嬌花開』(自己改了字……)就一下子被這百花齊放的感覺震撼住了,榮妃娘娘還請不要怪錦瑟了吧,錦瑟也只想沾沾香氣兒的。」不知道她聽沒聽出來我說她想沾光,反正她訕訕地舉了杯,算是閉了嘴。而這一幕,太後也是見著了的,太後招招手:「十六丫頭吧,來,到這兒來,讓我看看。」德妃拍拍我的手讓我過去了。

「老佛爺吉祥。」我特別乖地請安,老佛爺,估計是女人斗爭中最牛的了吧。太後拉過我,笑眯眯地說:「是個小美人,今年可是十三歲了?」

「會老佛爺話,年前剛過的十二歲生辰。」

「別叫老佛爺了,該喊皇阿n才是。聽說之前你病過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