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無可奈何(1 / 2)

尋唐 槍手1號 1669 字 2020-05-28

有些無奈地看著下方一名有些惶恐的將領,劉信達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這並不是你的過錯,下去好好休整吧。」他揮了揮手,「去把這個月的餉銀領取了,發給兒郎們。眼下,還是以穩定軍心為主,萬萬不可自亂了方寸。」

「多將大將軍不罪多恩!」下方的將領喜出望外,深深躬身,轉身急步而去。

又丟了一個縣。

而且是不戰而退。

放在以往,這樣的將領,劉信達必然是不會放過的,但眼下,他又能如何呢?好歹這名將領還將他手下千余兵丁囫圇地帶回來了。而不像有些地方,唐軍一至,便作為了鳥獸散,別說是兵丁了,便連將領也逃得無影無蹤。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剛剛那個聞風而逃的將領,治軍還算有方,當真是值得嘉獎一下的。

自從田國鳳反叛之後,梁軍在南方的形式便急轉直下。緊接著唐軍右千牛衛大將軍柳如煙以閃電般的速度拿下兩浙,兼並宣州,收復淮南,鄂州便已經成了風中之燭,搖搖欲墜了。

他奉命堅守鄂州,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除了替中原戰場分擔一部分壓力,牽制住柳如煙的主力兵馬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了。

反攻?

做夢吧!

從梁軍開始大規模地收縮,作出了守衛中原,保衛洛陽,堅守長安,准備與唐軍打一場持久戰來消耗唐軍的策略開始,鄂州注定便是這場大戰略之中第一個被犧牲的地方。而唐軍,也必然會先拔掉這顆釘子。

所以從那時候起,劉信達本人也開始調整了策略,基本上完全放棄了鄂州的鄉村地帶,只命令手下將領們堅守一個個的城池。一旦遭遇唐軍進攻便自己可以酌情作出決斷,或戰或退,都以保存實力為第一要務。

下面的那些府縣肯定是守不住的。將主要兵力收縮回鄂州固守,是劉信達唯一的選擇。鄂州城作為前鄂岳節度使錢風的行轅所在,城池險固,易守難攻,去年朱友貞在攻打鄂州城的時候,便險些折戟沉沙。

如今的鄂州城在劉信達不遺余力地持續重修,加固之下,比之往日,有過之而無不及。

退守的過程之中,劉信達給手下將領們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搶光一切,燒光一切,所有的糧食布匹,金銀財寶,盡數掠奪充公。所有的青壯一律擄掠回鄂州城,只留下了老弱婦孺,將這些人棄之荒野。便連他們所能見到的水井,都沒有放過,清一色兒的往里面投入了殺死的牲畜之類的東西給完全污染掉。

一系列徹底破壞的行動,也的確成功地遲滯了唐軍的進攻行為。每到一地,唐軍都必須先收拾了這個亂攤子,穩定了地方之後,才能繼續向前進軍。

而代價,則是梁軍在鄂岳之地的名聲徹底壞掉了。不但鄂岳其它地方的人對他們恨之入骨,便是鄂州城內,那些被擄掠而來的青壯,看他們的眼神兒,也是充滿著仇恨。如果有機會,他們一定不會放過砍劉信達一刀的機會。

不過劉信達已經不在乎了。

這些青壯,在戰事還沒有抵達之前,他們就是一個個的苦力,吃不飽穿不暖,卻還要去應付極其繁重的體力勞動,修建城池,搬運守城物資,稍有些技能的,便去制造守城材料。每日因疲累而死的人不知凡凡。很多人,都是在干著活兒的時候突然倒下,便再也沒有爬起來。

而到了戰時,這些人又會成為第一批出戰的敢死隊,會在督戰隊的逼迫之下,向唐軍發起沖鋒,哪怕不能殺死一個唐軍,就消耗一下對方手前矢也是好的。

這些人,在軍隊的逼迫之下,日復一日的勞作著,每天只不過能得到兩外饅頭一碗湯的待遇,而到了晚上,給他們戴上沉重的腳枷以防止他們作亂是必不可少的。

在劉信達的眼中,這些人,早就是一個個的死人了。

對於必然要死的人,是不需要憐憫的。

而現在,劉信達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憐憫任何人。

「三通!」看著站在面前的那個手里拿著笠帽,一身農人打扮的人,劉信達幾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急走了幾步,不是他曾經麾下最得用的,最勇悍的大將劉三通又是那個?

平盧之戰中,最後劉信達得以全師而退,保全了絕大部分的主力,正是得益於斷後的劉三通的拼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