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大戲開演(2 / 2)

承包大明 南希北慶 1656 字 2021-02-08

郭淡笑道:「你會介意將敵人逼到角落里面,不給他回旋的余地嗎?」

劉藎謀道:「但他們也可能拼死一搏啊!」

郭淡呵呵道:「這正合我意,我這回就是要整死他們,如果他們現在求饒,我反倒是有些難受。」

一日後。

申府。

「岳丈大人,郭淡出招了。」

曹恪快步來到後堂,將一張報紙遞過去,道:「岳丈大人,您看。」

申時行趕緊接過來,打開一看,念道:「一個禍害千年的謊言---獨尊儒術!」

這一看標題,申時行就是一陣頭暈目眩。

都有些不太敢往下看了。

文章的開篇就是華夏民族視作一個人,將思想分為四個階層,儒家思想乃是修身之道,法家思想乃是齊家之道,探索自然,發展科學乃是治國之道,而經濟發展才是平天下之道。

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孟,提出仁義禮智信是對的,說他們是聖人,也沒有錯,但是同時文章中也認為在漢朝時期,華夏民族就已經完成了修身,在隋唐時期的《開皇律》、《貞觀律》和《永徽律疏》之後,就完成了齊家。

可是,自此之後,整個華夏民族便是停止不前,陷入一個循環中。

而原因就是獨尊儒術。

而獨尊儒術的原因,就是因為一直以來掌權的都是儒生,他們為求自己權力、名望,不惜以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來要挾天子。

如今真正統治天下,不是天子,而是獨尊儒術。

順儒則亡,逆儒則昌。

作為一個分析師,郭淡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看家本領,列出各種數據來證明這一點,文章拿出漢唐明三朝來進行全方位比較,同時又以萬歷十五年為分界線來進行對比,比較的對象就是百姓。

這些數據全都是儒家自己統計出來的。

總結起來就一點,萬歷之前,這明朝普通百姓生活與漢唐相差無幾,但是萬歷十五年前後進行對比,卻又是相差甚大,國家和百姓的財富驟增。

文章道出其中原因就是因為當今聖上不顧自己的統治地位,賭上一切,也要舍棄儒家的治國思想,力求探索自然,發展科學,發展經濟,才有得如此進步,而這恰恰就是陛下之前儒家眾人唾罵的原因。

甚至郭淡還以嘲笑的口吻,難道我們華夏民族已經愚蠢到,連一句「小人拜見大人」也要學上一千年嗎?

同時,文章中還闡述,正是獨尊儒術,扼殺了華夏民族的年輕人,儒家這小瓶子又如能夠裝得下千千萬萬的年輕人,更別提自私貪婪的他們,已經霸占著一切,還蒙騙年輕人供他們驅使,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上千年來,多少的年輕人寒窗苦讀十年,卻無出頭之日,而如今在衛輝府,在開封府,在彰德府,全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原因就是在那里,學問百花齊放,給予年輕人更多的發展空間。

都是陛下給予我們年輕人機會,郭淡就是最好的證明,當今陛下啟用郭淡這個牙商贅婿,這件事從根本上就是反對儒家思想,但是卻取得巨大的成功。

若沒有陛下開明和決心,郭淡最終也只能默默無聞,虛度一生。

獨尊儒術對於我華夏民族而言,已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翰林院大學士的文章就是廁紙,而士林就是一個茅坑。

當今天子已然看破他們的把戲,當今聖上正在為大明百姓,為我華夏民族而戰,而我們也將為陛下而戰。

「完了!」

看完之後,申時行手一攤,報紙掉落在地上,「徹底完了。」

曹恪撿起報紙來,思索片刻,道:「我倒是覺得郭淡還是對儒家思想網開了一面。」

申時行抬頭看向他。

曹恪道:「他並沒有完全否定儒家思想,他只是將儒家思想放到修身的位置上,他其實可以做得更絕一點。」

申時行怒哼一聲道:「那是因為他知道完全否定儒家是根本無法做到的,只會給予我們更多反擊的機會,而且他在外交方面,也是極力推崇仁政治國,他又怎會否定自己的建議。」

曹恪沒有做聲。

他本想忽悠一下申時行,哪知這老丈人還沒有糊塗。

他心里十分清楚主要還是因為外交,剛剛說對外推廣仁政,結果內部就否定這一切,這顯然是行不通得。

但如果將仁政放到修身上面,反而還可以給予周邊政權一個標准,你是處於修身階段,還是處於齊家階段,反正我是站在第五層,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教你們。

不得不說,這確實非常妙。

可申時行是真的沒有心情去細品,他此時已經是心亂如麻,他知道這篇文章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儒家思想已經是危在旦夕,而他可是學了一輩子的儒家,已經是深入骨髓,他沒有想到,郭淡會做得這么狠,他以為郭淡可能只是針對禮教方面。

「你可有辦法擊敗郭淡?」申時行突然向曹恪問道。

曹恪搖搖頭道:「我們已經是大勢已去,百姓是不可能站在我們這邊,而以郭淡的財力,他能夠在一日之內,就讓天下百姓讀到這篇文章,百姓也必然會支持陛下,岳丈大人您現在應該立刻做出決斷,堅決擁護陛下,擁護以科學和發展為路線的治國之道。」

申時行道:「我絕不會這么做,我能擁有今日之地位,全憑儒家思想,我若這么做的話,豈不是忘恩負義。」

曹恪道:「岳丈大人,您在當時有得選嗎?如果商人也能夠成為首輔,以您當初家庭,您還會選擇四書五經嗎?」

申時行一怔,竟無法反駁。

曹恪又道:「這官職是小,名聲是大,倘若岳丈大人不立刻做出抉擇,將來也可能會遺臭萬年,另外,內閣一直是支持陛下改革的,若是內閣現在站出來堅決支持陛下,反而能夠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