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九章 塔桑尼斯之殤(2 / 2)

像200億人口規模的背景,少點損失,那就是百萬人口計的,基數太龐大。

這就是殺伐果斷的意義。

於是不僅有17420萬的人被轉化成生物人,還有數個殖民星上的人被放棄,比如聯邦明珠維利蒂亞。

維利蒂亞人沒有做錯什么,純粹是因為在凱恩看來最不壞的抉擇中,新聯邦沒有力量去跳那個黑坑。

凱恩在跟阿克圖洛斯蒙斯克的對話中這樣說:「我曾說過,身為最高領袖,有時候背黑鍋也是責任的一部分。現在,我來演示,它不止是說說而已。還有,我希望你在未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同時,始終能夠公允的看到自己的作為,哪怕是為了理想,行惡就是行惡。我覺得能這樣想的人,起碼不會迷失。」

為了自己心中的正義,為了自己的理念,凱恩又一次的扮演了一位黑人。後世對這個階段的凱恩的主流評價是:走火入魔。

後世對凱恩在大舞台上活躍有三個階段的評價,

第一階段是蓋世英雄。焦點是薩拉星系的表現。哪怕是在後來更大規模戰役頻頻爆發的背景下,也沒有哪個人,哪支隊伍,比凱恩趙領導的灰胡子做的更好。

第二階段是救世暴君。這個階段的凱恩趙的行為爭議最大。而蓋棺定論是,確實做成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偉業,但手段過於殘暴也是真的。

最後一個階段是納垢神隱者。凱恩趙的大眾形象在這個階段獲得了一次拔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留戀權位。

本來以他上個階段的作為,只要他願意,他的有生之年,科普盧星區的人類文明中,都沒有誰有資格挑戰他的權力寶座。

抹削的太狠了,雖然不是從下到上的革命,但效果卻一點都不比那樣的革命差,整個舊體制的上層全部被抹掉,一句這個層面不存在好人和無辜者就都殺了,而且是死全家。導致相關勢力徹底崩塌,再難興風浪。

在這種背景下,凱恩趙放棄了統治者大權,將之交還給人民,不管是像某些人說的出於對上一階段的重重作為的內疚還是什么,這種行為本身,是值得點個贊的。當時的新聯邦大總統及內閣,也被譽為出身最干凈的一屆。

有人為此形容,絕對的獨裁,誕生了最少貓膩的民選政府,宛如黑暗中孕育的那抹光。

另一個抬升形象的作為,就是第二次大清洗,將包括創始家族漏網之魚,以及陰謀家、野心家,全都卷走。

這是個臟活兒,並且是只有大權在握,並且還主動違法、蠻不講理的方式,才能完成的臟活兒。

這個行為,保障了科普盧星區的人類文明百年內都不會有太過嚴重的內部問題。

而在2500年6月12日,人們還沒有心思評價凱恩趙這個獨裁者,他們這時來自己能否逃過一劫都不太確定。

發生在塔桑尼斯的攻防戰,要較克哈那邊更為慘烈一些。

主要是因為趕來支援的星靈,沒有星座級戰艦群那樣的規模和整齊劃一的陣列機動力和打擊力。

所以,黑洞彈雖然成功黏住了混種,但星靈艦隊的滅殺效率差了不止一籌,這就導致更多的混種完成集群傳送,成功騎臉。

體積跟土星相若的塔桑尼斯,都快被混種完成戴森球式籠罩了。

在大戰中,一度出現了生物人近乎全員打光的局面。

這固然是因為新改造的生物人戰力遜色生物人老鳥,但最主要的還是戰局太過險惡。

為此,凱恩不得不放寬生物人改造規則,那些本來罪不至死的,也被改造了。

用某聰明人的話說:「這種將人看做砝碼的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只要給出具體數字,就可以隨意增減,起初是為了救一火車的人,推一個壞人下鐵軌,使之被軋死,不能作惡,然後是干掉5個激進分子,救一屋子的人,再然後」

凱恩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開了頭,就停不下來。因為已經有十倍於生物人的民眾被瘋狂殺戮的地獄蟲抹殺。

最終超過7000萬生物人死於塔桑尼斯之戰,而死掉的民眾突破10億大關。

各撤離點,光是因為恐慌失控、歇斯底里、試圖不按規矩撤離而被射殺的,就有數十萬之眾。

幾乎所有的撤離點都上演了那邊排隊撤離,這邊不斷有人拉響光榮彈的最後防線戲碼。

更加血腥的是從避難所叫號到撤離點排隊的這一路。

撤離點是經過重點布置的,火力解構完善,防御力量也較足,承壓能力強。畢竟人可以死,但希望破滅,就會崩,所以無論如何折躍門不能毀,這個道理凱恩明白。

但避難所就是臨時的了。從避難所到撤離點,到後來需要敢死隊才能打通。

這個敢死隊的主力是平民。

生物人戰力在抵擋20倍以上數量的地獄蟲集群,戰機從雲層下低空掠過,俯瞰視角就能看到,地獄蟲完全就是海洋,而防浪大堤是一條由光爆組成的火線。

那些光爆,不是o型t850射出的核榴彈,就是生物人拉響了光榮彈。

重火力隨著被地獄蟲的拔除和彈葯無以為繼,都只能進行重點防守了,空中也沒基本沒有了無人機,懸浮機,都被數量數十倍的地獄蟲擊落了。

還有就是混種從太空軌道打下來的觸手光束,雖然因為人類一方的大氣遮擋策略而視野不清晰,但隨著地獄蟲的著陸和非重點區域的掃盪成功,問題已經獲得了有效的緩解。

從城市外圍的遠山觀看,開闊的視野內,百千道熾白光束鑽破雲層,在城市間來回劃動,傾盆大雨都無法剿滅烈焰和爆炸,整座城市都在燃燒,而城市外圍是海嘯般漾動的地獄蟲,其形成的波潮不斷的涌動沖擊,試圖淹沒城市,給人感覺,城市距離徹底毀滅只差最後一點點。

這最後的一線,已經維持了幾個小時,地獄蟲們就是無法更進一步。

其實從著陸概率點的選擇來講,選擇城市著陸的,還要勝過在城市外圍著陸的。

然而著陸城市的地獄蟲,都被人類一方消化掉了,以大量的犧牲為代價。

而城市與外界交界處的消化速率其實更高,只不過城市外圍的區域更為廣闊,大量的地獄蟲不斷集結,從而形成了以撤離點為核心的諸多城市包圍圈。

核武當常規武器用,光榮彈時刻都在拉響,人口不斷的大量減員的大戰役,任何描述都是蒼白無力的,沒有准確的措辭能形容那樣的場景,這就是文明意志之間的較量,只不過較量的雙方都被代表了,都沒能展現出各自的真實水平。

:。: